第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以后一定会过得很好的,祖母您别担心我。”上一世遇到的三个渣男,早让她熄了结婚成家的念头,尤其眼下又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婚姻更是恐惧,哪敢再妄想?男人的渣,是不分古今的,只有自己有权有势过得舒心畅意才好。这世上的男人,没一个好的,就算有,她也没那个运气遇到。
  那边,正在和仇天仇地兄弟两个商量事情的萧云旌,突然放肆的打了个喷嚏,之后若无其事的对他们二人道:“你们继续让那边的人盯着成宅,任何可疑之人都不要放过。”他怀疑是成振清的政敌搞的鬼,但那之后,再也没有任何线索,那人比他想象中的更沉得住气。许多事改变了,眼下的形式更加复杂,不过到底还在掌握之中。
  或许是昨夜沈老夫人一番拷问灵魂的话,让成启铭无地自容,次日没出现在琼华院这边。一早张妈妈来禀说,成启铭带着成青出门了。“还有大半年才去西疆瀚海,他有的是时间周旋。”沈老夫人正在梳头,路妈妈给她梳了个福髻,戴上玄色的抹额,只要那人不回来烦她,他做什么她都不会管。
  这时候成靖宁过来请安,跟在她身边的水袖抱着一盆蓝色的花,长着几片一指长宽的叶子,中间开着一簇花,散发着浓烈的香气。沈老夫人看着新鲜,说:“这是什么花,以前还没见过。”
  成靖宁行过礼后,抱过水袖怀里的花盆放在桌上,说:“是端午的时候在京郊天香花圃园买回来的洋水仙,今年才从西洋传进来,我见着的时候就买了。过年前后才开,今天正好开了一株,就先送到您这里了。”
  “怪好看的,放着吧。”沈老夫人笑道,白妈妈已把洋水仙放到花厅的案桌上了。老夫人又道:“还有好几个铺子和庄子的账没查完,你留下来帮忙吧。”
  “是!”成靖宁欢喜的应道,沈老夫人这是要她帮着理家了,早些学着对日后有用。她的数学不怎么好,但绝对不是体育老师教的,高考的时候考了一百二十八分,创初中到高中以来的最高纪录,虽然现在忘得差不多了,但最基本的四则运算还记得,应付眼下的账目不在话下。
  花月搬来她的草稿纸和西洋笔墨,成靖宁在沈老夫人的指点之下,学着查账对账,稽核清算,入了门之后,写写画画,算得倒比沈老夫人快些。看得一旁的白妈妈和张妈妈很是惊奇,笑着夸道:“姑娘能写会算,比账房先生还厉害些。”
  沈老夫人怕她马虎大意,说:“你仔细些,别算错了。”
  “我晓得,不会有错。”成靖宁在竹纸上书写运算一番,又翻了一页。账本是醉霄楼的,由于辣菜的缘故,今年在所有铺子中赚得最多,掌柜的可靠,账目没有任何问题。
  查完醉霄楼的账,成靖宁又请求查其他的,沈老夫人将信将疑的接过醉霄楼的账本,一页一页的翻看,出了一道考题考她:“大和尚每人吃四个,小和尚四人吃一个。有大小和尚一百人,共吃了一百个馒头。那么大小和尚各几人?各吃了多少馒头?”
  很简单的数学题,带入方程式很快算出来:“大和尚二十个,小和尚八十个。大和尚吃了八十个馒头,小和尚吃了二十个。不知我算得对不对?”
  沈老夫人点点头,怕她是蒙出来的,又出了一题考道:“一妇人在河边洗碗,路人问她为何洗这么多。妇人道:‘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两人合用一饭碗,三人合用一汤碗,四人合用一菜碗,共用六十五只碗。问家里来了多少客人,饭碗、汤碗、菜碗各多少?’”
  成靖宁写写算算,很快得到答案:“一共来了六十人,饭碗三十个,汤碗二十个,汤碗十五个。”
  都对上了,沈老夫人不再怀疑,“都不错,这几天都过来帮我吧。”
  账本一直查到十二月十五,沈老夫人为了奖励成靖宁帮她的忙,提前封了一百两红包给她。老人家的奖赏,就是这么的直接,不过成靖宁很喜欢,开始计划着开年之后怎么花钱,又腾了三十两银子出来,提前给院中的诸位发红包。
  又过了五日,成永安从松山书院赶回来,四个月不见,人又长高稳重了些,和时而不着调,时而小大人一样的成永皓比起来,他更像大哥。许是感受到来自胞弟的压力,从京郊校场赶回来的成永皓跟着正经了不少。
  年底的侯府热闹了不少,更值得欣慰的是,成启铭没回来碍眼。许是被伤了自尊,他不再去求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开始联络过去的同僚好友,试着让那些人帮成振功和成振声在今上面前求情。
  官场上混的谁不是人精,知道刑部和京兆尹之所以下狠手,是听了今上的话,谁还敢去触霉头?至于成振清,现在外面的人都猜是他残害手足,不孝不敬家中长辈,参他的折子都如雪花堆满今上的龙案,但今上理了吗?还不是照旧重用,准备明年让他主管边关互市和海贸之事。是以,成启铭忙活了近一个月,没一点进展。
  眼下又要过年了,成启铭只好先搁置救儿子的事,去照拂孙子孙女们。他本想联合荀太夫人一起,接成玉宁、成永桓等人到侯府,无奈被沈老夫人拒绝。理由很冠冕堂皇,让人无法决绝:让二房三房搬出侯府,是今上的意思,难道他想抗旨?不尊圣意,是大大的不敬,孝在义前显得那么的卑微,成启铭只好作罢。
  成振声做生意赔了不少钱,原本地段不错的宅子也卖了,十一个人挤在顺义街一座一进的宅子,日子过得着实可怜。成启铭怜悯孙辈,拿钱在兴隆街成振功的宅子附近置了一处三进的房子给三房住,又找工匠将两所宅子打通,算在一块儿过日子。两房的顶梁柱都不在,成启铭暂时当起这个家。
  落魄的二房三房令人唏嘘,和大房的鲜花着锦比起来,更是惨不忍睹。闲着没事干的京城百姓,各种阴谋论着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如何谋害成振功成振声,说母子两个冷酷无情,连成启铭都回不了永宁侯府。
  不过沈老夫人和成振清淡然至极,对外面的议论丝毫不放在心上,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又值年节下,更是热闹。
  忙碌了十几日,成靖宁的荷包和帕子也绣好了,今年大概也不会跟着长辈们出门,令国公府那边是不会去的,如此一来,顾家也不能去了。人不去,但礼却要送到。
  沈老夫人虽不是记仇的性子,但对世子夫人谢氏的嫌弃仍旧耿耿于怀,成靖宁的自尊些也不允许她去国公府。过去是被嫌弃,至于现在却不想说成是炫耀。自从二房三房被驱赶出侯府之后,大房独霸,皇后眼下地位稳固,四皇子赵承业又极有可能成为储君。父亲也受重用,侯府就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嫡女,无论她是何等模样,都是京城中最炽手可热的贵女。
  由于初一一早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夫妻都要进宫,所以大年初一的红包提到今晚发,沈老夫人今年赚得多,发起红包来很是豪迈,乐得整个侯府的下人都合不拢嘴,个个喜笑颜开的上前说着吉祥话。侯府中的主人不多,不过沈老夫人开宴设席,请侯府的有功之人过节,琼华院外的梨风堂也是热闹非凡,映衬着琼华院内的喜庆,这个节过得其乐融融。
  正月初一的安排则是早起先开祠堂祭祖,昨夜烹煮好的祭肉端上供桌,这时候成启正一房人也到了,聚齐之后开始祭拜祖先。荀太夫人最近被气得不行,没过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大事。
  祭祖之后发红包,一圈下来,成靖宁的荷包鼓了不少,再之后阖家坐在一起吃汤圆,之后分成两拨,一拨进宫面圣拜见今上太后皇后,成靖宁则跟着戴老夫人等一起到大觉寺祈福上香。出门时还不到辰时,大人们都喜气洋洋的,早起的男孩儿女孩儿个个疲倦得很,捂着嘴打着哈欠,爬上马车之后,都肩靠肩的补眠。
  大年初一寺庙香客众多,好在大觉寺是皇家寺庙,普通平民进不来,来此地的差不多是京城的权爵之家。成靖宁等人到时,并没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刚回京那段日子成靖宁在大觉寺住过一段时日,对寺庙各处熟得很,跟着戴老夫人等长辈拜过庙里的佛祖菩萨后,拉住一个小沙弥,问了成芙宁的住处。
  跟着沙弥一路走到半山的房舍,此地已远离下面的香火人群,显得清幽静谧,周围种了梅花,这时候正开着,红艳艳的一片,映着白雪煞是好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