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痛(2 / 4)
崔玉贵在前头领路,进了明间正殿内后,一路过了两道镂空落地垂花罩,直走到太后与皇上的面前才停下了步子,头也未曾抬过便跪下回话道,“回太后、万岁爷的话,三格格到了。”
载潋跟在崔玉贵身后,瞧瞧抬起头去瞧了瞧前头,见太后此时正正襟危坐在一把乌木七屏卷书扶手椅上,皇上也正坐在太后身边,太后身上披着一件姜黄色的兰花团寿纹斗篷,而皇上则穿着一件极为简单的藏蓝色圆领袍,他手中握着块籽玉雕龙坠,不断在手中摩挲,他目光低垂,若有所思。
殿内极为安静,载潋跟着崔玉贵一起跪了,她轻轻叩头,甚至能听见耳边戴着的一串红珊瑚珠落在砖上的叮咚声,载潋定了定自己的心神,缓缓开口问安,“奴才参见太后,参见皇上,恭请太后皇上圣躬安康。”
皇上半晌都不说话,太后见皇上迟迟都不肯开口,才率先开口道,“你抬起头来。”载潋没有起身,仍旧跪在地上,只是缓缓将头抬起来,却又不敢去直视眼前的太后和皇上。
殿内的氛围格外压抑,令载潋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她仍跪在原地,只听太后道了句,“把人领上来。”而后便听到殿外一阵嘈杂,一个人被绳子五花大绑着押进殿来,他由四五个侍卫按在地上,硬生生跪倒在载潋的身边。
太后抬手示意了李莲英,李莲英便上前去将塞在那人嘴里的布团扔了,载潋听见身边的人开始剧烈地喘息,就像是被憋闷了许久,他等不得自己将气喘匀了,便嘶吼着哭诉道,“格格啊!您可是害惨了奴才!奴才是为您做事,如今东窗事发了,您可不能弃奴才于不顾啊!”
载潋听了他的声音,便知道跪在自己身边的是自己府上的阿晋,她仍旧跪在太后与皇上的面前,连看都不看身边的阿晋一眼,只垂着眼睛对太后与皇上道,“太后、皇上,这个人是奴才府上的阿晋,他一直为奴才做事,现在他既然已经招了,奴才所做的一切也已经败露,奴才认罪,只等太后与皇上发落。”
太后端坐在高高在上的宝座之中,俯视着跪在自己脚下的载潋,竟被载潋这一番话惊到了,她不敢相信,向来最在意皇上对自己看法的载潋,今天竟会毫无反抗地认下并非自己所犯下的罪责。她仔细地看了看跪在下面的载潋,竟不敢认她就是载潋,原先的载潋,因为皇上对她的误会,可以冒着大雨跪在养心殿外求见,可如今怎么会毫无挣扎地就将罪责揽下了呢?
太后甚至在想,她为了让载潋认罪所准备的那些手段,还没有用,就已经没有必要了。她想,自己在后宫与前朝沉浮了许多年,竟也是第一次见到载潋这样的人,愿意一声不吭地替自己扛下罪名。
“太后,”太后还没有开口说话,太后身边侍立着的庆王府四格格便开口道,“奴才从前进宫,总瞧见这个奴才在宫中来往,原先只以为他是为了伺候三格格车马,却没想到他竟用如此卑鄙险诈的手段谋害珍嫔腹中皇嗣,实在该杀!”
阿晋一听四格格的话,立时慌乱起来,他双手被绑在身后,却仍旧跪着向前挪了两步,拼命磕头哭求道,“太后!奴才是受人指使,奴才是身不由己的啊!奴才卑微,入府做人奴才,怎敢不听人指使呢?!”
载潋跪在阿晋身旁,听他如此说,忽怕极了他会胡乱攀咬自己的兄长们,本已决心承担下所有罪名的她突然转头怒目瞪着阿晋,厉声道,“你虽入醇王府当差,可你是我的奴才,只听我一人指使,和旁人都没有关系!在太后皇上面前,你若敢随意攀咬我府上兄长,就是欺君死罪,你想清楚后果!”
阿晋扭头,却不敢用正眼去瞧载潋,他心虚至极地略思考了片刻,便又立刻转向太后与皇上磕头,连连哭求,“皇太后皇上明鉴,奴才入醇王府当差,本是马房小厮,后被七爷调到三格格跟前儿,专门伺候三格格的车马,从此后只伺候三格格一人!此次奴才犯下这滔天的罪行,也是听三格格一人指使,与醇王爷无关!还请皇太后皇上看在奴才也是受人指使,身不由己的份儿上,饶奴才不死吧!奴才愿当牛做马回报皇太后皇上的不杀之恩,以赎清自己的罪过!”
太后听罢阿晋的话,只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阿晋便也立刻安静了。载潋知道阿晋是受太后指使,今日自然有恃无恐,可他要在众人面前将戏演足了,尤其要在皇上面前将戏演足了,他们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他阿晋是受她载潋的指使去谋害皇嗣的。
载潋心里明白得透彻,知道阿晋受太后授意,是要死命咬定自己的,在太后的权威之下,自己渺小如蝼蚁,何尝有力量能为自己辨明清白呢?更何况若自己一人受苦,就能避免皇上与太后势同水火、母子反目,她更愿意牺牲本就无能保护自己的自己。
可载潋却不能阻止悲伤吞没自己,她的悲伤是为了自己,却更是为了皇上和皇上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载潋跪在原地,不曾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可此刻却止不住地哭泣,她哭得伤心,便重重为太后与皇上磕头,不让他们看着自己流泪。
载湉此刻才终于抬起眼来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载潋,他见她身上所穿的那件藕荷色缎绣折枝藤萝纹的衬衣的背后褶皱不堪,像是被人用力拉扯过,耳朵上戴着的东珠玛瑙耳环只剩了一边。他看着载潋的肩膀在隐隐颤抖,便知道她在低着头哭泣,可他却不知载潋到底为何要哭,究竟是因为罪行被人揭发后的忏悔与害怕,还是因为无辜蒙冤的委屈心酸。他忽然紧紧攥住了手里的雕龙玉坠子,目光如炬地望着载潋,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不相信这一切是载潋做的。
太后此刻才端坐在宝座中俯视众人,开口厉声道,“谋害皇嗣是死罪,不得轻放更不得饶恕!这个奴才是受人指使,其背后指使谋划之人更要受到严惩!我绝不手软,也绝不法外开恩,不然宫中众人该人皆以为我是心慈手软、耳聋眼瞎之辈,任由这等包藏祸心、犯上作乱的贼人们祸乱宫闱与朝政!”
皇后站在载湉身边,听到太后如此狠心决绝,一时心惊肉跳,她怕极了载潋会因皇嗣之事丧命,她同样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载潋做出来的,便不顾太后盛怒,只略擦了擦眼角边流出来的泪,便陡然跪倒在太后与皇上的面前,颤抖着声音开口求情道,“皇额娘,儿臣求您!一定要将此事查清再做定论啊!潋儿是醇贤亲王膝下独女,她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她怎么会加害皇上的皇嗣呢!皇额娘定要三思啊!”
太后怒目瞪了瞪跪在自己面前的皇后,她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质疑自己精心策划好的这场大戏的人竟会是皇后——她自己嫡亲的侄女儿。
而太后却没有说话,她只淡淡笑了笑,她知道反驳皇后根本不必自己亲自出面,自会有人替自己去说,便挥手示意了站在后面的瑾嫔,瑾嫔诺诺颔首,走到太后与皇上的面前后,才规规矩矩跪倒道,“奴才可以证明,奴才确实数次在景仁宫见过那个醇王府的阿晋,今日来送药的人也是他,他还冒充了太医院派遣来的小太监。”
“是他不假,可你怎么知道他一定是受载潋指使呢?今日载潋根本就不在宫中!”皇后直起了身子来,回头怒气冲冲地质问身后的瑾嫔,瑾嫔忙转向了皇后颔首,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今儿个三格格得太后赏戏,晌午是进宫了的,何况原先三格格在景仁宫住着给妹妹就伴儿的时候,那个奴才就一直跟随,他要在景仁宫的药里动手脚,也并非这一日内的事情。”
皇后被瑾嫔说得无话可说,她手里没有能证明载潋清白的证据,更不敢再一味与盛怒之下的太后作对,可她却又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与自己一同长大的载潋会是心狠手辣、阴险狡诈、谋害皇嗣之人。
载潋听到皇后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才将头抬起来,此时她已经流了满脸的泪,连走前为了不在御前失礼而擦的一点脂粉也全都花了,她胡乱地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泪,跪着挪到皇后的面前,泪光中她仿佛看见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喜子姐姐对自己笑,模样和她入宫前一样。
载潋缓缓地笑着,重重地为皇后叩了一头,哽咽着道,“奴才叩谢皇后娘娘恩情,可奴才要让娘娘失望了...奴才做出这样阴险恶毒之事,指使阿晋谋害珍嫔腹中皇嗣,是奴才罪无可赦。奴才无颜再见皇后娘娘,只求一死以赎罪孽...将来奴才在天上,会一心保佑娘娘福泽康健。”
皇后听到载潋的话,情绪崩溃痛哭,她紧紧抱住载潋的头,拍打着载潋的后背,放声哭泣道,“潋儿,你在胡说些什么!皇上是不会让你死的...皇上是不会的...皇上!臣妾求您,就算看在醇贤亲王的份儿上,饶过载潋这一回吧!”皇后转身放开了载潋,向前挪了两步后,跪在载湉脚边痛哭流涕。
荣寿公主见状,忙上前去跪倒在皇后的身边扶皇后起来,她心里最清楚真相如何,知道皇后这样闹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唯一的下场就是惹怒了太后,到最后连她自己都连累,便强忍着眼里的泪,将皇后扶起来,扶到了殿门口吩咐人道,“皇后累了,送皇后回钟粹宫歇着,谁都不得去打扰皇后。”
崔玉贵挥手招来一队小太监,将皇后送出了景仁宫,随着皇后的哭声越来越远,大殿里又坠回到令人害怕的寂静当中。
太后经皇后一闹,盛怒之下又被火上浇油,她气极了皇后的妇人之仁,她出手打压珍嫔,除了因为珍嫔帮助皇上扶植势力以外,也为了在后宫之中树立她皇后的威信,可皇后却来打乱自己的计划,她不禁又恼又气,怒骂道,“好,既然皇后头一个不信,那我就让你们剩下的人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返回顶部↑
载潋跟在崔玉贵身后,瞧瞧抬起头去瞧了瞧前头,见太后此时正正襟危坐在一把乌木七屏卷书扶手椅上,皇上也正坐在太后身边,太后身上披着一件姜黄色的兰花团寿纹斗篷,而皇上则穿着一件极为简单的藏蓝色圆领袍,他手中握着块籽玉雕龙坠,不断在手中摩挲,他目光低垂,若有所思。
殿内极为安静,载潋跟着崔玉贵一起跪了,她轻轻叩头,甚至能听见耳边戴着的一串红珊瑚珠落在砖上的叮咚声,载潋定了定自己的心神,缓缓开口问安,“奴才参见太后,参见皇上,恭请太后皇上圣躬安康。”
皇上半晌都不说话,太后见皇上迟迟都不肯开口,才率先开口道,“你抬起头来。”载潋没有起身,仍旧跪在地上,只是缓缓将头抬起来,却又不敢去直视眼前的太后和皇上。
殿内的氛围格外压抑,令载潋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她仍跪在原地,只听太后道了句,“把人领上来。”而后便听到殿外一阵嘈杂,一个人被绳子五花大绑着押进殿来,他由四五个侍卫按在地上,硬生生跪倒在载潋的身边。
太后抬手示意了李莲英,李莲英便上前去将塞在那人嘴里的布团扔了,载潋听见身边的人开始剧烈地喘息,就像是被憋闷了许久,他等不得自己将气喘匀了,便嘶吼着哭诉道,“格格啊!您可是害惨了奴才!奴才是为您做事,如今东窗事发了,您可不能弃奴才于不顾啊!”
载潋听了他的声音,便知道跪在自己身边的是自己府上的阿晋,她仍旧跪在太后与皇上的面前,连看都不看身边的阿晋一眼,只垂着眼睛对太后与皇上道,“太后、皇上,这个人是奴才府上的阿晋,他一直为奴才做事,现在他既然已经招了,奴才所做的一切也已经败露,奴才认罪,只等太后与皇上发落。”
太后端坐在高高在上的宝座之中,俯视着跪在自己脚下的载潋,竟被载潋这一番话惊到了,她不敢相信,向来最在意皇上对自己看法的载潋,今天竟会毫无反抗地认下并非自己所犯下的罪责。她仔细地看了看跪在下面的载潋,竟不敢认她就是载潋,原先的载潋,因为皇上对她的误会,可以冒着大雨跪在养心殿外求见,可如今怎么会毫无挣扎地就将罪责揽下了呢?
太后甚至在想,她为了让载潋认罪所准备的那些手段,还没有用,就已经没有必要了。她想,自己在后宫与前朝沉浮了许多年,竟也是第一次见到载潋这样的人,愿意一声不吭地替自己扛下罪名。
“太后,”太后还没有开口说话,太后身边侍立着的庆王府四格格便开口道,“奴才从前进宫,总瞧见这个奴才在宫中来往,原先只以为他是为了伺候三格格车马,却没想到他竟用如此卑鄙险诈的手段谋害珍嫔腹中皇嗣,实在该杀!”
阿晋一听四格格的话,立时慌乱起来,他双手被绑在身后,却仍旧跪着向前挪了两步,拼命磕头哭求道,“太后!奴才是受人指使,奴才是身不由己的啊!奴才卑微,入府做人奴才,怎敢不听人指使呢?!”
载潋跪在阿晋身旁,听他如此说,忽怕极了他会胡乱攀咬自己的兄长们,本已决心承担下所有罪名的她突然转头怒目瞪着阿晋,厉声道,“你虽入醇王府当差,可你是我的奴才,只听我一人指使,和旁人都没有关系!在太后皇上面前,你若敢随意攀咬我府上兄长,就是欺君死罪,你想清楚后果!”
阿晋扭头,却不敢用正眼去瞧载潋,他心虚至极地略思考了片刻,便又立刻转向太后与皇上磕头,连连哭求,“皇太后皇上明鉴,奴才入醇王府当差,本是马房小厮,后被七爷调到三格格跟前儿,专门伺候三格格的车马,从此后只伺候三格格一人!此次奴才犯下这滔天的罪行,也是听三格格一人指使,与醇王爷无关!还请皇太后皇上看在奴才也是受人指使,身不由己的份儿上,饶奴才不死吧!奴才愿当牛做马回报皇太后皇上的不杀之恩,以赎清自己的罪过!”
太后听罢阿晋的话,只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阿晋便也立刻安静了。载潋知道阿晋是受太后指使,今日自然有恃无恐,可他要在众人面前将戏演足了,尤其要在皇上面前将戏演足了,他们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他阿晋是受她载潋的指使去谋害皇嗣的。
载潋心里明白得透彻,知道阿晋受太后授意,是要死命咬定自己的,在太后的权威之下,自己渺小如蝼蚁,何尝有力量能为自己辨明清白呢?更何况若自己一人受苦,就能避免皇上与太后势同水火、母子反目,她更愿意牺牲本就无能保护自己的自己。
可载潋却不能阻止悲伤吞没自己,她的悲伤是为了自己,却更是为了皇上和皇上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载潋跪在原地,不曾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可此刻却止不住地哭泣,她哭得伤心,便重重为太后与皇上磕头,不让他们看着自己流泪。
载湉此刻才终于抬起眼来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载潋,他见她身上所穿的那件藕荷色缎绣折枝藤萝纹的衬衣的背后褶皱不堪,像是被人用力拉扯过,耳朵上戴着的东珠玛瑙耳环只剩了一边。他看着载潋的肩膀在隐隐颤抖,便知道她在低着头哭泣,可他却不知载潋到底为何要哭,究竟是因为罪行被人揭发后的忏悔与害怕,还是因为无辜蒙冤的委屈心酸。他忽然紧紧攥住了手里的雕龙玉坠子,目光如炬地望着载潋,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不相信这一切是载潋做的。
太后此刻才端坐在宝座中俯视众人,开口厉声道,“谋害皇嗣是死罪,不得轻放更不得饶恕!这个奴才是受人指使,其背后指使谋划之人更要受到严惩!我绝不手软,也绝不法外开恩,不然宫中众人该人皆以为我是心慈手软、耳聋眼瞎之辈,任由这等包藏祸心、犯上作乱的贼人们祸乱宫闱与朝政!”
皇后站在载湉身边,听到太后如此狠心决绝,一时心惊肉跳,她怕极了载潋会因皇嗣之事丧命,她同样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载潋做出来的,便不顾太后盛怒,只略擦了擦眼角边流出来的泪,便陡然跪倒在太后与皇上的面前,颤抖着声音开口求情道,“皇额娘,儿臣求您!一定要将此事查清再做定论啊!潋儿是醇贤亲王膝下独女,她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她怎么会加害皇上的皇嗣呢!皇额娘定要三思啊!”
太后怒目瞪了瞪跪在自己面前的皇后,她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质疑自己精心策划好的这场大戏的人竟会是皇后——她自己嫡亲的侄女儿。
而太后却没有说话,她只淡淡笑了笑,她知道反驳皇后根本不必自己亲自出面,自会有人替自己去说,便挥手示意了站在后面的瑾嫔,瑾嫔诺诺颔首,走到太后与皇上的面前后,才规规矩矩跪倒道,“奴才可以证明,奴才确实数次在景仁宫见过那个醇王府的阿晋,今日来送药的人也是他,他还冒充了太医院派遣来的小太监。”
“是他不假,可你怎么知道他一定是受载潋指使呢?今日载潋根本就不在宫中!”皇后直起了身子来,回头怒气冲冲地质问身后的瑾嫔,瑾嫔忙转向了皇后颔首,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今儿个三格格得太后赏戏,晌午是进宫了的,何况原先三格格在景仁宫住着给妹妹就伴儿的时候,那个奴才就一直跟随,他要在景仁宫的药里动手脚,也并非这一日内的事情。”
皇后被瑾嫔说得无话可说,她手里没有能证明载潋清白的证据,更不敢再一味与盛怒之下的太后作对,可她却又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与自己一同长大的载潋会是心狠手辣、阴险狡诈、谋害皇嗣之人。
载潋听到皇后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才将头抬起来,此时她已经流了满脸的泪,连走前为了不在御前失礼而擦的一点脂粉也全都花了,她胡乱地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泪,跪着挪到皇后的面前,泪光中她仿佛看见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喜子姐姐对自己笑,模样和她入宫前一样。
载潋缓缓地笑着,重重地为皇后叩了一头,哽咽着道,“奴才叩谢皇后娘娘恩情,可奴才要让娘娘失望了...奴才做出这样阴险恶毒之事,指使阿晋谋害珍嫔腹中皇嗣,是奴才罪无可赦。奴才无颜再见皇后娘娘,只求一死以赎罪孽...将来奴才在天上,会一心保佑娘娘福泽康健。”
皇后听到载潋的话,情绪崩溃痛哭,她紧紧抱住载潋的头,拍打着载潋的后背,放声哭泣道,“潋儿,你在胡说些什么!皇上是不会让你死的...皇上是不会的...皇上!臣妾求您,就算看在醇贤亲王的份儿上,饶过载潋这一回吧!”皇后转身放开了载潋,向前挪了两步后,跪在载湉脚边痛哭流涕。
荣寿公主见状,忙上前去跪倒在皇后的身边扶皇后起来,她心里最清楚真相如何,知道皇后这样闹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唯一的下场就是惹怒了太后,到最后连她自己都连累,便强忍着眼里的泪,将皇后扶起来,扶到了殿门口吩咐人道,“皇后累了,送皇后回钟粹宫歇着,谁都不得去打扰皇后。”
崔玉贵挥手招来一队小太监,将皇后送出了景仁宫,随着皇后的哭声越来越远,大殿里又坠回到令人害怕的寂静当中。
太后经皇后一闹,盛怒之下又被火上浇油,她气极了皇后的妇人之仁,她出手打压珍嫔,除了因为珍嫔帮助皇上扶植势力以外,也为了在后宫之中树立她皇后的威信,可皇后却来打乱自己的计划,她不禁又恼又气,怒骂道,“好,既然皇后头一个不信,那我就让你们剩下的人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