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3 / 4)
载潋漱过了口,在身上又披了件漳绒的坎肩,刚要开口问静心载洵上哪儿去了,便瞧见马车前头的帘子被人掀开了,载洵笑盈盈着探进个头来,道,“妹妹睡醒了?外头天要凉了,咱再过一个时辰,也就到天津府了。”
载潋听罢后惊喜不已,她本以为路上的时间会无趣难耐,没想到只是睡了一觉,就快要到了。载潋在马车里闷得难受,便慢慢挪到了载洵身边,陪他一块在马车前头坐着。
载潋见外头驾马的竟是阿升,不禁惊奇道,“阿升?你怎么也跟着来了,七哥又遣你跟着我们了?”阿升回头向载潋一笑,道,“格格,昨儿夜深了,您没瞧见奴才也正常!奴才现在是格格的人,自然是跟着格格啊!七爷早就遣奴才过来了,叫奴才跟着格格,伺候格格车马的,您怎么不记得了呀?”
载潋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将载涛遣了阿升过来的事情忘了,于是便不好意思地笑道,“许是我进了宝华殿后…过了太久,经历的事儿一多,我就记不住了。”阿升怕载潋又想起伤心事来,忙引开话题道,“六爷,您还别说,七爷挑的马是好!这跑起来真有劲儿,路上也省不少功夫呢!”
载洵也忙接着阿升的话笑道,“那是自然,我弟弟打小儿就喜欢马,他小时候没跟着我们一块儿长大,回府的时候,五哥送他的礼物就是匹宝马!”
载潋坐在载洵身边安静地听着,恍惚间又想起许多小时候的事来,她叹了口气笑道,“六哥,你说起这些,我还真怀念。”载洵将手搭在载潋肩上,拍了拍她的肩头道,“妹妹,从前经历那些不好的事儿,以后就都忘了,只要哥哥们在,你就不用长大。”
载潋只听了载洵这样一句话,便感觉眼眶泛热,她也不希望自己又掉眼泪,便笑着扯开了话题道,“哥哥!我从前没来过天津,也没听阿玛提过,我府上在这儿还有套别院,我们到了,该去找谁呢?”
载洵得意洋洋地笑了一声,将手搭在自己拱起的膝盖上,道,“咱阿玛原先去检阅北洋水师的时候,有个上了年纪的管带受了伤,李中堂想给他些银子,让他回家颐养天年去,他却不肯,说还想再为水师效力几年,可李中堂也不愿意,说他上了年纪还受了伤,水师不能养闲人…咱阿玛看他忠心,又可怜他妻子早亡,儿子还小,若赶他回原籍,恐怕只有饿死,便收了他们父子二人在身边,又请人给他治了伤。后来他跟着阿玛回京城,路上马车失控,阿玛险些遇了险,还是他冲上马车救了阿玛,说来也是咱们的恩人了!可后来他说受不住京城里的规矩,阿玛便让他到天津府来,帮忙看着府院。”
载潋听罢后更感激这个未曾谋面之人对阿玛的救命之恩,更感念阿玛的心性善良,自阿玛去后她才真正理解了许多阿玛生前的良苦用心,又像这件阿玛曾做过的善事,她也是在阿玛去后才得以知晓。
“六哥是怎么知道的,我为何从来都不知晓?”载潋愈发好奇地发问,载洵却笑道,“咱们那时候都还小呢,我也是近来听五哥和额娘讲的,毕竟我要带着你来天津了,他们总该告诉我了。”
“他叫什么名字?”载潋好奇地又问,载洵回忆了片刻后道,“嗯…我记得五哥叫他…顺叔!”
“顺叔…”载潋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此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这个人了,想见这个阿玛的救命恩人,想见这个曾在皇上如今日夜牵挂的北洋水师效力过的人。
载洵见载潋若有所思,想起走前额娘叮嘱过的几句话,便想此刻说给载潋听,他望着前头的路途,淡淡开口道,“妹妹,额娘有几句话嘱咐了我,我想…总该告诉你,我们此番是悄无声息来天津的,并没打着王府的名义,天津也不似京城里,外头人多眼杂,全都不认识我们,我们千万别拿了王府里的规矩出来,别叫外头的人知道了才好。”
载潋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载洵不放心,又道,“额娘让我们来天津,是为你能好好养伤,不受外人打扰,可若是闹得外头都知道了,难保不会有什么事儿,我不是要约束你,是额娘的苦心,你我别辜负了才好。”
载潋用力点头,道,“哥哥放心,我会听你的。”
========
马车缓缓驶进天津府外关口时,载潋瞧见城楼外站着个白发苍苍却精神挺拔的老人,那人盯着载潋与载洵许久,直到马车驶近了,那老人的目光不曾离开一瞬,载潋方想叫载洵,却见那老人忽地跪倒拜倒,“奴才岳忱顺恭迎少爷格格!”
载洵本没瞧见那人,却忽然被铿锵有力的声音吓到了,转头看了半晌,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忙跳下车扶老人站起来,连连道,“您就是顺叔?晚辈载洵失礼了,您快快起来,不必向我晚辈二人行礼。”
老人从地上缓缓站起身来,看见载洵如今身材高壮,眼眶立时泛红,连连道,“载洵少爷如今这样大了…我走前,少爷还是个孩子呢!”载洵以笑回应,发觉老人转头又看了看载潋,他顿了片刻后,便忙替载潋向老人解释道,“顺叔,我妹妹她身上有伤,行动不便,失礼之处您多包涵。”
载潋见到眼前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禁淡笑,她挪着身子从马车上下来,浅浅福了身道,“晚辈载潋给顺叔请安,从前长辈对我阿玛的救命之恩,晚辈今日才知…心中感激不尽。”
老人听罢后连连摇头,道,“格格不必再提了,本是王爷对我恩重如山…如今王爷仙逝已快五年了,我每每想起没能见到王爷最后一面,都痛心疾首。”载洵与载潋二人听至此处都心情沉重,最终仍是载洵上前来打破了沉默道,“顺叔,我与妹妹二人都累了,您也快领我们进城吧。”
天津城内多有各国租界,建筑风格各异,与京城中完全不同,入城后不久,顺叔便领着载洵与载潋二人在一栋坐北朝南的小洋楼前停下,外有青砖围墙,又有朱红拱门,载潋抬起头去仔细打量围墙后露出半截的建筑来,见它上下一共两层,建筑本身颇有西洋的风格,可房檐却又铺盖传统的灰瓦,庭院内也尽是传统的亭台楼阁等建筑,院内又有鱼池与假山,也种植各类稀奇花草与盆景,与王府内十分相似。
载潋正欲随着载洵与顺叔走进院去,却忽然听身后鼓声大响,将她吓得不浅,瑛隐忙上前来扶住了载潋,载潋回头才瞧见对面的院门恢弘阔气,门外立一面大鼓,正有一汉人女子身穿一身白衣在外击鼓。
载潋满头雾水地指了指对面,顺叔便叹了声气道,“格格,对面就是天津府衙门,这个姑娘已经来了好几日了,天天在此击鼓鸣冤,说自己有冤要诉,此冤与北洋水师有关。现在国家正值危难,朝廷与日起战,北洋水师本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她一介布衣百姓,又是女子,这个时候来府衙外聒闹,哭诉北洋水师之冤,自不被衙门所理会。”
载潋听得紧蹙眉头,此刻又听见远处击鼓的女子正声声高喊,“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载潋想到此时的战局,正是最让皇上寝食难安之事,若这个女子不是真的有冤要诉,又怎么在现在这样尖锐的时刻独自来衙门前击鼓呢?现在北洋水师的情况最牵动皇上的心,若这个女子真的知道北洋水师内情,却因布衣身份而无从上奏,于皇上和朝廷而言,又将是多么大的遗憾损失呢?
“怎么就能认定她是来聒闹,而不是真的有冤要诉呢?!”载潋说罢便往对面的府衙门外走,却被静心冲上来一把拦住了,静心急促道,“格格!您忘了刚才六爷嘱咐您什么了吗,万万不可在天津府内惹出事端来!”
载潋想起方才载洵的嘱托,也明白一切都是额娘的意思,可她忍不住想要去问个究竟,因为她牵挂着前方的战事,也知道皇上此时最牵挂的,正是此时与日交战的北洋水师。
“可是!”载潋一时语塞,她不知该要说些什么,静心却又立时说道,“格格!您是答应了福晋来安心养伤的,你不能辜负了福晋的用心啊!”
载潋瞬间怔住,她望着对面的汉人女子被府衙内走出的衙役们赶走了,又看着衙役们清散了围观的百姓,她的心忍不住狠狠地疼,她无比希望能为皇上再多分担些什么,也许能为皇上知道一些他无法亲自得知的消息,载潋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她又反问自己,不是说好了要将从前的一切都忘了吗,不是只为了好好养伤而来吗,为什么拜他所赐的伤仍旧没好,仍又忍不住想为他再多分担一些了呢? ↑返回顶部↑
载潋听罢后惊喜不已,她本以为路上的时间会无趣难耐,没想到只是睡了一觉,就快要到了。载潋在马车里闷得难受,便慢慢挪到了载洵身边,陪他一块在马车前头坐着。
载潋见外头驾马的竟是阿升,不禁惊奇道,“阿升?你怎么也跟着来了,七哥又遣你跟着我们了?”阿升回头向载潋一笑,道,“格格,昨儿夜深了,您没瞧见奴才也正常!奴才现在是格格的人,自然是跟着格格啊!七爷早就遣奴才过来了,叫奴才跟着格格,伺候格格车马的,您怎么不记得了呀?”
载潋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将载涛遣了阿升过来的事情忘了,于是便不好意思地笑道,“许是我进了宝华殿后…过了太久,经历的事儿一多,我就记不住了。”阿升怕载潋又想起伤心事来,忙引开话题道,“六爷,您还别说,七爷挑的马是好!这跑起来真有劲儿,路上也省不少功夫呢!”
载洵也忙接着阿升的话笑道,“那是自然,我弟弟打小儿就喜欢马,他小时候没跟着我们一块儿长大,回府的时候,五哥送他的礼物就是匹宝马!”
载潋坐在载洵身边安静地听着,恍惚间又想起许多小时候的事来,她叹了口气笑道,“六哥,你说起这些,我还真怀念。”载洵将手搭在载潋肩上,拍了拍她的肩头道,“妹妹,从前经历那些不好的事儿,以后就都忘了,只要哥哥们在,你就不用长大。”
载潋只听了载洵这样一句话,便感觉眼眶泛热,她也不希望自己又掉眼泪,便笑着扯开了话题道,“哥哥!我从前没来过天津,也没听阿玛提过,我府上在这儿还有套别院,我们到了,该去找谁呢?”
载洵得意洋洋地笑了一声,将手搭在自己拱起的膝盖上,道,“咱阿玛原先去检阅北洋水师的时候,有个上了年纪的管带受了伤,李中堂想给他些银子,让他回家颐养天年去,他却不肯,说还想再为水师效力几年,可李中堂也不愿意,说他上了年纪还受了伤,水师不能养闲人…咱阿玛看他忠心,又可怜他妻子早亡,儿子还小,若赶他回原籍,恐怕只有饿死,便收了他们父子二人在身边,又请人给他治了伤。后来他跟着阿玛回京城,路上马车失控,阿玛险些遇了险,还是他冲上马车救了阿玛,说来也是咱们的恩人了!可后来他说受不住京城里的规矩,阿玛便让他到天津府来,帮忙看着府院。”
载潋听罢后更感激这个未曾谋面之人对阿玛的救命之恩,更感念阿玛的心性善良,自阿玛去后她才真正理解了许多阿玛生前的良苦用心,又像这件阿玛曾做过的善事,她也是在阿玛去后才得以知晓。
“六哥是怎么知道的,我为何从来都不知晓?”载潋愈发好奇地发问,载洵却笑道,“咱们那时候都还小呢,我也是近来听五哥和额娘讲的,毕竟我要带着你来天津了,他们总该告诉我了。”
“他叫什么名字?”载潋好奇地又问,载洵回忆了片刻后道,“嗯…我记得五哥叫他…顺叔!”
“顺叔…”载潋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此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这个人了,想见这个阿玛的救命恩人,想见这个曾在皇上如今日夜牵挂的北洋水师效力过的人。
载洵见载潋若有所思,想起走前额娘叮嘱过的几句话,便想此刻说给载潋听,他望着前头的路途,淡淡开口道,“妹妹,额娘有几句话嘱咐了我,我想…总该告诉你,我们此番是悄无声息来天津的,并没打着王府的名义,天津也不似京城里,外头人多眼杂,全都不认识我们,我们千万别拿了王府里的规矩出来,别叫外头的人知道了才好。”
载潋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载洵不放心,又道,“额娘让我们来天津,是为你能好好养伤,不受外人打扰,可若是闹得外头都知道了,难保不会有什么事儿,我不是要约束你,是额娘的苦心,你我别辜负了才好。”
载潋用力点头,道,“哥哥放心,我会听你的。”
========
马车缓缓驶进天津府外关口时,载潋瞧见城楼外站着个白发苍苍却精神挺拔的老人,那人盯着载潋与载洵许久,直到马车驶近了,那老人的目光不曾离开一瞬,载潋方想叫载洵,却见那老人忽地跪倒拜倒,“奴才岳忱顺恭迎少爷格格!”
载洵本没瞧见那人,却忽然被铿锵有力的声音吓到了,转头看了半晌,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忙跳下车扶老人站起来,连连道,“您就是顺叔?晚辈载洵失礼了,您快快起来,不必向我晚辈二人行礼。”
老人从地上缓缓站起身来,看见载洵如今身材高壮,眼眶立时泛红,连连道,“载洵少爷如今这样大了…我走前,少爷还是个孩子呢!”载洵以笑回应,发觉老人转头又看了看载潋,他顿了片刻后,便忙替载潋向老人解释道,“顺叔,我妹妹她身上有伤,行动不便,失礼之处您多包涵。”
载潋见到眼前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禁淡笑,她挪着身子从马车上下来,浅浅福了身道,“晚辈载潋给顺叔请安,从前长辈对我阿玛的救命之恩,晚辈今日才知…心中感激不尽。”
老人听罢后连连摇头,道,“格格不必再提了,本是王爷对我恩重如山…如今王爷仙逝已快五年了,我每每想起没能见到王爷最后一面,都痛心疾首。”载洵与载潋二人听至此处都心情沉重,最终仍是载洵上前来打破了沉默道,“顺叔,我与妹妹二人都累了,您也快领我们进城吧。”
天津城内多有各国租界,建筑风格各异,与京城中完全不同,入城后不久,顺叔便领着载洵与载潋二人在一栋坐北朝南的小洋楼前停下,外有青砖围墙,又有朱红拱门,载潋抬起头去仔细打量围墙后露出半截的建筑来,见它上下一共两层,建筑本身颇有西洋的风格,可房檐却又铺盖传统的灰瓦,庭院内也尽是传统的亭台楼阁等建筑,院内又有鱼池与假山,也种植各类稀奇花草与盆景,与王府内十分相似。
载潋正欲随着载洵与顺叔走进院去,却忽然听身后鼓声大响,将她吓得不浅,瑛隐忙上前来扶住了载潋,载潋回头才瞧见对面的院门恢弘阔气,门外立一面大鼓,正有一汉人女子身穿一身白衣在外击鼓。
载潋满头雾水地指了指对面,顺叔便叹了声气道,“格格,对面就是天津府衙门,这个姑娘已经来了好几日了,天天在此击鼓鸣冤,说自己有冤要诉,此冤与北洋水师有关。现在国家正值危难,朝廷与日起战,北洋水师本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她一介布衣百姓,又是女子,这个时候来府衙外聒闹,哭诉北洋水师之冤,自不被衙门所理会。”
载潋听得紧蹙眉头,此刻又听见远处击鼓的女子正声声高喊,“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载潋想到此时的战局,正是最让皇上寝食难安之事,若这个女子不是真的有冤要诉,又怎么在现在这样尖锐的时刻独自来衙门前击鼓呢?现在北洋水师的情况最牵动皇上的心,若这个女子真的知道北洋水师内情,却因布衣身份而无从上奏,于皇上和朝廷而言,又将是多么大的遗憾损失呢?
“怎么就能认定她是来聒闹,而不是真的有冤要诉呢?!”载潋说罢便往对面的府衙门外走,却被静心冲上来一把拦住了,静心急促道,“格格!您忘了刚才六爷嘱咐您什么了吗,万万不可在天津府内惹出事端来!”
载潋想起方才载洵的嘱托,也明白一切都是额娘的意思,可她忍不住想要去问个究竟,因为她牵挂着前方的战事,也知道皇上此时最牵挂的,正是此时与日交战的北洋水师。
“可是!”载潋一时语塞,她不知该要说些什么,静心却又立时说道,“格格!您是答应了福晋来安心养伤的,你不能辜负了福晋的用心啊!”
载潋瞬间怔住,她望着对面的汉人女子被府衙内走出的衙役们赶走了,又看着衙役们清散了围观的百姓,她的心忍不住狠狠地疼,她无比希望能为皇上再多分担些什么,也许能为皇上知道一些他无法亲自得知的消息,载潋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她又反问自己,不是说好了要将从前的一切都忘了吗,不是只为了好好养伤而来吗,为什么拜他所赐的伤仍旧没好,仍又忍不住想为他再多分担一些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