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3 / 4)
最后终成了那古贤典故之杂项略收,婶娘送了他十套,还帮他不知道请谁画了四幅同人高的四美图,堪比真人,美的简直真如天仙下凡!也只是他的近亲好友,才能让他请去一观,这一比,他哪里还敢让别人再动笔画美人。
之前他还觉得自己跟画师们画的美人儿不差,可比那四幅美人图一比,立马就比到荒野烂地里去了!
可没想到这书居然给他打下了好些佳名声,特别是父亲知道之后,时时翻动夸赞,竟比他弄出那样游过的人都夸好的园子还高兴,他一时忘形,就把婶娘问他能不能鉴管着,画出各色药材药草书的事给说了出来……
“因孩儿不懂药理,有些药草十分相近难分辨,故还没成。”贾珍大为叫苦,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论是起稿,定稿,开模等,得一遍一遍得反复验对,毕竟这还不比是故事书,而是要给人看的药理书。他再是混蛋,一想到婶娘这般看重他,也不会想让自己一个粗心大意,一不小心就害了人!
贾敬也明白编书绝非易事,岂能是一日一功,“你上些心,多加紧些,多培养些个画师也不要紧,这方面要多少银子我都给你批。”他想到贾政说的海书海图,越发看向儿子,“这本书要是能快些就好,到时候做为贺礼就是极体面的了。”
这书一出来,他定然多多印上个上千本,送给那些人也好好看看,他的儿子,其实也是这么的有出息!
元度写完给父皇的密折之后,天已经擦黑,起身活动了几下筋骨,刚刚走出门外,就看到不少奴仆们手里都拿着东西,不免问着身边的随仆,“这是怎么回事?今日是什么好日不曾?”这里谁也不会知道他的生辰日子,再说这不是今日啊?
随仆马上答道,“这是正好有山西的行商从京里回来,都知道皇后娘娘给仪郡王跟贾家大姑娘选了成亲日子,这些都是他们送来的贺礼。”
……
“他们送贺礼,怎么往我这里送?”赶情不是送给他的呀,他随手从一个奴仆怀里拿了个盒子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大枝保养极好俗称为野山参的乌段须,这东西虽说比不得人参,却也是不错的上等补品了,难得是品相好。
果然是一方大员,若行德政,便有余泽还补。
那个艾世经,真是读腐了书的,还另有想与贾政一较高下之意,只是贾政能办到得,却不能说明他也能办得到!也不是谁都有贾政那样的出事,那样的心智与隐忍,更还有一位懂得经济的内宰相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 薛蟠:……大哥哥,可不是我成心害你。
(前几天辣椒是吃的过瘾了,然后我的菊花就残了……如今是火辣辣得疼啊……坐不住……
第177章 下棋
“怎么这么些人排队?他们都在等什么?”
“你不知道?肯定是头一天来京城的吧。那头是铁槛寺, 是贾家的家庙。前个儿人家贾家的大姑娘嫁给了皇上的四皇子仪郡王,想着与民同乐, 就请大家吃喜饺呢。”
“嘿,这喜饼我倒是听过, 喜饺是什么?”
“啧啧, 那你就俗了吧,喜饼当然不错,可饺子是交子,长长久久,这意头好嘛。”
有个大妈正端了一碗从说话的人身边路过,听着眉开眼笑得道,“就是就是, 大家都健康如意, 长长久久。”就算是这饺子难吃, 像是贾夫人那样的全福人给的, 塞也硬塞到肚子里去,再说人家这饺子味道好极了。
“大娘,瞧您这身打扮, 也不缺这个钱啊?”这是从苏州来的学子。
大妈把碗交给身边的小丫头, “你先捧回家去。”
“嗯。”小丫头小心翼翼得家去了,她才笑着道, “这是夫人的一点心意,原卖十文,这三日卖九文, 你看看那薄皮大馅,全是实肉的,就是汤也特别鲜。”
学子心里好笑,“您也不是像吃不起肉的人啊,再说这不也得花钱?”就便宜个一文钱,也能叫请吗?他老家里请宴,都是大开流水席,随便人家吃喝的。
“就是拿钱也不容易买着,你个傻书生。”开头答话的人斜了他一眼道,“你知道这十文饺铺里的厨子都是哪从来的吗?真味馆!真味馆知道吧!那里不是达官贵族富户有钱人,就自觉点,别去丢自己那脸。”他得意极了,“我上回有闲空儿,早早跟孙儿排队买了两碗,那滋味,可是美极了!我听说,那里面加的调味香料,有些得要百十两银子一斤呢!”
大妈也跟着道,“别说调料,就是冬天里的素馅放的可是芽菜、山珍跟蘑菇呢,我们是梦里才能想得着的东西也才十文钱,你自己拿碗去,还能比着你的碗给你添汤,那汤也比我们熬得好。”
“可不是,据说不是有贾家王家照看着,早有人打他们那老汤底料的主意了。”
“书生,你要是有空儿,也去看看能买着,吃上一碗就知道了。不过也只有这三日才不限量呢,要是没有这喜庆日子,可是卖完三百碗就不卖了。”大妈续道了一会儿,过足了嘴瘾,就想着再买些别的菜割上两斤肉,一家人也蹭蹭喜气,开顿肉荤。
学子心里想着这趟行程却是顺,也不差这一日,不如就去见识一番,也就站在队伍后头,时不时有小孩子也帮着排队,甚至还有一个半大小子来问他,“先生,你要不要帮忙排队,保证帮你占住了位置,只要五文钱。”
“……”学子看着他,正想拒绝,就看到在他前面站着的一个妇人从袖子里掏出了两文钱给另外一个小孩子,“剩下的等我回来再给。” ↑返回顶部↑
之前他还觉得自己跟画师们画的美人儿不差,可比那四幅美人图一比,立马就比到荒野烂地里去了!
可没想到这书居然给他打下了好些佳名声,特别是父亲知道之后,时时翻动夸赞,竟比他弄出那样游过的人都夸好的园子还高兴,他一时忘形,就把婶娘问他能不能鉴管着,画出各色药材药草书的事给说了出来……
“因孩儿不懂药理,有些药草十分相近难分辨,故还没成。”贾珍大为叫苦,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论是起稿,定稿,开模等,得一遍一遍得反复验对,毕竟这还不比是故事书,而是要给人看的药理书。他再是混蛋,一想到婶娘这般看重他,也不会想让自己一个粗心大意,一不小心就害了人!
贾敬也明白编书绝非易事,岂能是一日一功,“你上些心,多加紧些,多培养些个画师也不要紧,这方面要多少银子我都给你批。”他想到贾政说的海书海图,越发看向儿子,“这本书要是能快些就好,到时候做为贺礼就是极体面的了。”
这书一出来,他定然多多印上个上千本,送给那些人也好好看看,他的儿子,其实也是这么的有出息!
元度写完给父皇的密折之后,天已经擦黑,起身活动了几下筋骨,刚刚走出门外,就看到不少奴仆们手里都拿着东西,不免问着身边的随仆,“这是怎么回事?今日是什么好日不曾?”这里谁也不会知道他的生辰日子,再说这不是今日啊?
随仆马上答道,“这是正好有山西的行商从京里回来,都知道皇后娘娘给仪郡王跟贾家大姑娘选了成亲日子,这些都是他们送来的贺礼。”
……
“他们送贺礼,怎么往我这里送?”赶情不是送给他的呀,他随手从一个奴仆怀里拿了个盒子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大枝保养极好俗称为野山参的乌段须,这东西虽说比不得人参,却也是不错的上等补品了,难得是品相好。
果然是一方大员,若行德政,便有余泽还补。
那个艾世经,真是读腐了书的,还另有想与贾政一较高下之意,只是贾政能办到得,却不能说明他也能办得到!也不是谁都有贾政那样的出事,那样的心智与隐忍,更还有一位懂得经济的内宰相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 薛蟠:……大哥哥,可不是我成心害你。
(前几天辣椒是吃的过瘾了,然后我的菊花就残了……如今是火辣辣得疼啊……坐不住……
第177章 下棋
“怎么这么些人排队?他们都在等什么?”
“你不知道?肯定是头一天来京城的吧。那头是铁槛寺, 是贾家的家庙。前个儿人家贾家的大姑娘嫁给了皇上的四皇子仪郡王,想着与民同乐, 就请大家吃喜饺呢。”
“嘿,这喜饼我倒是听过, 喜饺是什么?”
“啧啧, 那你就俗了吧,喜饼当然不错,可饺子是交子,长长久久,这意头好嘛。”
有个大妈正端了一碗从说话的人身边路过,听着眉开眼笑得道,“就是就是, 大家都健康如意, 长长久久。”就算是这饺子难吃, 像是贾夫人那样的全福人给的, 塞也硬塞到肚子里去,再说人家这饺子味道好极了。
“大娘,瞧您这身打扮, 也不缺这个钱啊?”这是从苏州来的学子。
大妈把碗交给身边的小丫头, “你先捧回家去。”
“嗯。”小丫头小心翼翼得家去了,她才笑着道, “这是夫人的一点心意,原卖十文,这三日卖九文, 你看看那薄皮大馅,全是实肉的,就是汤也特别鲜。”
学子心里好笑,“您也不是像吃不起肉的人啊,再说这不也得花钱?”就便宜个一文钱,也能叫请吗?他老家里请宴,都是大开流水席,随便人家吃喝的。
“就是拿钱也不容易买着,你个傻书生。”开头答话的人斜了他一眼道,“你知道这十文饺铺里的厨子都是哪从来的吗?真味馆!真味馆知道吧!那里不是达官贵族富户有钱人,就自觉点,别去丢自己那脸。”他得意极了,“我上回有闲空儿,早早跟孙儿排队买了两碗,那滋味,可是美极了!我听说,那里面加的调味香料,有些得要百十两银子一斤呢!”
大妈也跟着道,“别说调料,就是冬天里的素馅放的可是芽菜、山珍跟蘑菇呢,我们是梦里才能想得着的东西也才十文钱,你自己拿碗去,还能比着你的碗给你添汤,那汤也比我们熬得好。”
“可不是,据说不是有贾家王家照看着,早有人打他们那老汤底料的主意了。”
“书生,你要是有空儿,也去看看能买着,吃上一碗就知道了。不过也只有这三日才不限量呢,要是没有这喜庆日子,可是卖完三百碗就不卖了。”大妈续道了一会儿,过足了嘴瘾,就想着再买些别的菜割上两斤肉,一家人也蹭蹭喜气,开顿肉荤。
学子心里想着这趟行程却是顺,也不差这一日,不如就去见识一番,也就站在队伍后头,时不时有小孩子也帮着排队,甚至还有一个半大小子来问他,“先生,你要不要帮忙排队,保证帮你占住了位置,只要五文钱。”
“……”学子看着他,正想拒绝,就看到在他前面站着的一个妇人从袖子里掏出了两文钱给另外一个小孩子,“剩下的等我回来再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