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苏皇后的往事(3 / 4)
折腾了几年之后,宫里的嫔妃们便有些如履薄冰起来。
苏皇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知道“寒素”这个名字的。
因为求子无果,苏皇后如宫里其他嫔妃一样心忧不已,甚至她比其他嫔妃压力还来得更大一些,毕竟,她是中宫皇后。
因为宫中始终无人有孕,那几年后宫多了不少新晋嫔妃,每每看到那些比之自己娇嫩的女子,苏皇后便总会感觉到威胁。
苏皇后不只一次祈求上苍赐她麟儿,但许是在她的福运已经在亲事上用尽,哪怕她那段时间****拜佛,到底也没能达成所愿。
无奈之下的苏皇后只能安慰自己,好在别的嫔妃同样没能孕育皇嗣。
就在这时,宫里一个存在感极低的美人却突然有孕了。
这个消息对苏皇后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只是作为皇后,这时候的她却不仅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不悦,还得打起精神让人仔细照顾着这个美人的起居。
那时候的赵天南正值壮年,他想要的是能名正言顺继续他江山的嫡子,那美人他也只宠幸过一两次,甚至连她的容貌都想不起来,哪怕这时的他确实希望有个儿子,但对这样一个女人孕育出的子嗣,却也没有苏皇后想象中的那般看重。
这让苏皇后松了口气。
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苏皇后不仅着人仔细侍候那位美人的起居,还时不时的亲自去看望,可谓是贤惠到了极点。
随着那位美人的肚子越来越大,好几太医都诊断这一胎必一举得男,苏皇后也曾经打过主意,她要不要在这位美人将孩子生下来之后抱到自己膝下抚养。
经过这好几年的求子,苏皇后对自己能否为皇家孕育皇嗣并不那么自信。
只是,让苏皇后没想到的是,那位美人却在临盆前一个月不知怎的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养好了病却又在寝殿里摔了一跤,直接导致早产。
也许是因为在娘胎里受了这许多的折腾,那位美人虽然确实诞下了皇子,但那皇子却是个体弱多病的,若不是有好几位医术高明的太医一起施救,恐怕这位皇子根本就活不到满月。
苏皇后自然不会想抚养一位体弱多病的皇子,也就打消了原先的念头。
眼见已经有嫔妃诞下了龙子,苏皇后表面上为皇家血脉能得以延续而开怀,心里却不知有多苦闷。
正因为这份苦闷,苏皇后才摒弃宫人独自在宫后苑的一个偏僻角落里生闷气。
许是她所处的位置太偏,两名已经有了些年纪的宫人经过时并没有发现她,却是自顾自的讨论起宫里新添的那位皇子来。
苏皇后听到那两人感叹着皇上子嗣的艰难,然后其中一人突然道:“若是那位皇后还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所不同。”
苏皇后听了暗自纳闷,“那位皇后”是什么意思?
她本想听听看那两人会不会说得更清楚的,但另外一名宫人却是将说这话的宫人的嘴死死捂了,又好一番斥责之后,才拉着那说错话的宫人离开。
苏皇后本也不是个富于心计之人,若是寻常她最多疑惑一阵,也就将这件事放开了,偏只这次,对宫人那句“那位皇后”她却是异常的在意起来。
只是,任苏皇后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时间长了也就只能放下不提。
这之后不久,苏皇后又一次去乾清宫给皇上送补汤时,正巧碰上了礼部与宗人府的人。
因为新生的皇子要上玉牒以及宗人府的宗室名册,礼部及宗人府的官员特意誊抄了样本前来请示皇上。
礼部那位大人年纪已十分老迈,在给苏皇后行礼时不慎将手中的册子掉落在地上,那册子便就这样翻了开来。
苏皇后只扫了一眼,却在看到“寒素”这个名字时愣住了。
若只是一个名字倒也罢了,但偏偏,这个名字却是落在属于皇后的位置的,甚至于,苏皇后还发现就是她自己的名字,都只能列于这个寒素之后。
因为这个惊人的发现,苏皇后甚至没能将手中的汤盅端稳,白瓷汤盅猛然砸在地上变得粉碎,苏皇后辛苦了一上午熬出来的还冒着热气的补汤便也这样给毁了。 ↑返回顶部↑
苏皇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知道“寒素”这个名字的。
因为求子无果,苏皇后如宫里其他嫔妃一样心忧不已,甚至她比其他嫔妃压力还来得更大一些,毕竟,她是中宫皇后。
因为宫中始终无人有孕,那几年后宫多了不少新晋嫔妃,每每看到那些比之自己娇嫩的女子,苏皇后便总会感觉到威胁。
苏皇后不只一次祈求上苍赐她麟儿,但许是在她的福运已经在亲事上用尽,哪怕她那段时间****拜佛,到底也没能达成所愿。
无奈之下的苏皇后只能安慰自己,好在别的嫔妃同样没能孕育皇嗣。
就在这时,宫里一个存在感极低的美人却突然有孕了。
这个消息对苏皇后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只是作为皇后,这时候的她却不仅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不悦,还得打起精神让人仔细照顾着这个美人的起居。
那时候的赵天南正值壮年,他想要的是能名正言顺继续他江山的嫡子,那美人他也只宠幸过一两次,甚至连她的容貌都想不起来,哪怕这时的他确实希望有个儿子,但对这样一个女人孕育出的子嗣,却也没有苏皇后想象中的那般看重。
这让苏皇后松了口气。
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苏皇后不仅着人仔细侍候那位美人的起居,还时不时的亲自去看望,可谓是贤惠到了极点。
随着那位美人的肚子越来越大,好几太医都诊断这一胎必一举得男,苏皇后也曾经打过主意,她要不要在这位美人将孩子生下来之后抱到自己膝下抚养。
经过这好几年的求子,苏皇后对自己能否为皇家孕育皇嗣并不那么自信。
只是,让苏皇后没想到的是,那位美人却在临盆前一个月不知怎的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养好了病却又在寝殿里摔了一跤,直接导致早产。
也许是因为在娘胎里受了这许多的折腾,那位美人虽然确实诞下了皇子,但那皇子却是个体弱多病的,若不是有好几位医术高明的太医一起施救,恐怕这位皇子根本就活不到满月。
苏皇后自然不会想抚养一位体弱多病的皇子,也就打消了原先的念头。
眼见已经有嫔妃诞下了龙子,苏皇后表面上为皇家血脉能得以延续而开怀,心里却不知有多苦闷。
正因为这份苦闷,苏皇后才摒弃宫人独自在宫后苑的一个偏僻角落里生闷气。
许是她所处的位置太偏,两名已经有了些年纪的宫人经过时并没有发现她,却是自顾自的讨论起宫里新添的那位皇子来。
苏皇后听到那两人感叹着皇上子嗣的艰难,然后其中一人突然道:“若是那位皇后还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所不同。”
苏皇后听了暗自纳闷,“那位皇后”是什么意思?
她本想听听看那两人会不会说得更清楚的,但另外一名宫人却是将说这话的宫人的嘴死死捂了,又好一番斥责之后,才拉着那说错话的宫人离开。
苏皇后本也不是个富于心计之人,若是寻常她最多疑惑一阵,也就将这件事放开了,偏只这次,对宫人那句“那位皇后”她却是异常的在意起来。
只是,任苏皇后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时间长了也就只能放下不提。
这之后不久,苏皇后又一次去乾清宫给皇上送补汤时,正巧碰上了礼部与宗人府的人。
因为新生的皇子要上玉牒以及宗人府的宗室名册,礼部及宗人府的官员特意誊抄了样本前来请示皇上。
礼部那位大人年纪已十分老迈,在给苏皇后行礼时不慎将手中的册子掉落在地上,那册子便就这样翻了开来。
苏皇后只扫了一眼,却在看到“寒素”这个名字时愣住了。
若只是一个名字倒也罢了,但偏偏,这个名字却是落在属于皇后的位置的,甚至于,苏皇后还发现就是她自己的名字,都只能列于这个寒素之后。
因为这个惊人的发现,苏皇后甚至没能将手中的汤盅端稳,白瓷汤盅猛然砸在地上变得粉碎,苏皇后辛苦了一上午熬出来的还冒着热气的补汤便也这样给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