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 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只是屋顶的瓦掀了,小娘子让家里的郎君们,”郑大娘子看周祈的穿着,又赶忙改了口,“让家里的奴仆们自己修补就是了。我家隔壁的王二就卖青灰、砖瓦。”
  周祈想了想,我自己应该能做得来……吧?
  吃过朝食,读了会儿书,谢庸把前几日买的两卷字帖拿出来修补。
  这字帖说是王右军真迹,但据谢庸看,是仿的,然即便是仿的,也写得极好,故而虽残破了,谢庸还是花不少钱买了来。
  这是个水磨工夫的活儿,谢庸自做了官,干得就少了。好在当初在县学修过不少破烂书册,在书院帮先生修过古籍,也算有“童子功”傍身的。
  谢庸把纸张、刷子、镊子、剪刀、尺子之类都摆好,展开那字帖看,琢磨怎么修补。他其实颇喜欢这样的活计,虽需用心,却不怎么用动脑,就这么一点一点地磨着,一寸寸地补着,脑子里可以无拘无束地乱想,也可以干脆什么都不想,与吹箫弹琴的时候相仿。
  大约琢磨好了,谢庸去厨房打修补帖子用的细糨糊。
  刚出屋门,就见唐伯从西跨院走来:“大郎,你快去看看吧,周将军上房了!”
  谢庸:“……”
  “快点啊。”唐伯催他。
  谢庸走到自家西跨院,抬头看见周祈正在她屋顶上揭瓦呢。
  周祈与他打招呼:“早啊,谢少卿。”
  她蹲在屋顶上探着头往下看的样子,让谢庸想起屋脊“鸱吻”——那种传说中爱东张西望、可以辟邪灭火的神兽。
  谢庸眼角微翘:“这一大早儿的,周将军兴致真好。”
  “嘿,那是!三天不上房揭个瓦,浑身难受!”
  谢庸:“……”
  周祈弯着眉眼对他得意一笑。
  谢庸到底是正经人,问她:“请不到圬工吗?”
  “都修紫云台去了。等我练好了,也去给圣人修紫云台去。”
  谢庸点头,转身负着手走了。周祈哼着小调儿,接着揭碎瓦片子。
  谁想不大会儿工夫,谢少卿竟然来了自家的院子。
  周祈扬眉,嘴欠地招惹他:“莫非谢少卿是来帮忙的?”
  看周祈那不着调的样儿,谢庸道:“下来!”
  呦!听这口气,该以为来的不是大理寺少卿,而是工部侍郎,又或是将作少监呢。周祈突然有点弄不清虚实了,也许谢少卿这拿笔弹琴的手真能干得这粗活儿?
  周祈下来:“得嘞!我给你打下手,和灰泥。”
  谢家院子里,唐伯催着罗启:“赶紧去给周将军帮忙去,哪能让她一个小娘子干那粗重活儿。”
  罗启答应着,放下手里棍棒便走。
  霍英也要跟上,却被唐伯拉住:“你做什么去?”
  “去给周将军帮忙啊。”
  唐伯一脸的“你怎么不懂呢”:“大郎已经去帮忙了,若不是还要和泥拌沙什么的,阿启也不该去。你想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