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逆袭日常 第1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了几次黑塔,两个多月就过去了,很快就到了七四年一月。
  临近春节的时候,叶开终于抽出空可以休探亲假了。
  施愫愫要去见公婆了,得人邮了那么些好东西,这次去见人,施家这边当然要给她隆重准备起来。
  罗大哥和关大姐早两个月前就留了不少好东西,所以这会儿家里倒没手忙脚乱的,只一样样拣着合适的给包装起来。
  就是在这个时候,施常青收到了燕城他老娘和大哥的来信。
  说是施常青大哥的小儿子赶在年前结婚,让施常青抽时间回去参加婚礼。
  其实回去参加婚礼只是一个说法,真正的目的是让他这个叔叔随礼,还不能是小份儿的。
  从去年三月带施彦铭回燕城看腿回来,施常青已经对那边的亲人冷了心肠。
  知道那边没人关心在意,回来后他连个报平安的信都没写,只在老娘生日的时候寄了二十块钱回去。
  也真是如此,那边此后再没只言片语过来。
  施常青就当以后就这样,他只对老娘进自己该进的孝,别的再不用和那边有交集了。
  所以对这样一封索要随礼的信,他对自己所谓的亲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第91章
  施家兄弟姐妹五人, 施常青老三,上面有兄姐, 下面有弟妹,最是爹不疼娘不爱的。
  五三年国家号招支边开发最北九原省,那会儿施常青在燕城电厂做调度,可是让人羡慕的坐办公室的好工作。
  那会儿刚建国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多少厂子都在招人,施常青又是高中毕业,虽他和施常志都是一样的招工进厂,却很快被提拔上去, 升上了手里有些权限的调度员。
  施常志初中都没毕业却不是家里不给供,施有贵虽不看重二儿子, 大面上还是差不离的。
  只是施常志打小就学不进, 初中没念完就再不肯念书,那会儿还没建国, 到处兵荒马乱的,施有贵就给他送到了布庄里当学徒。
  建国后毛纺厂招工,也算对口, 施常志招工进了毛纺厂。
  虽叫常志, 施常志这人却胸无大志, 属于安于现状的人,兄弟俩同样都是四九年底招工进厂,施常青一路往上走,他却一直原地踏步, 在运料工的岗位上半步都没挪动。
  建国前施有贵一直给人管着铺子,有钱人家有多重视儿子们读书, 他都看在眼里,也琢磨出来,要想子孙显达就得读书。
  所以儿子们只要肯念书,他是都准备供到高中毕业。
  大儿子读不进,二儿子肯读他却瞧不大中,施有贵就更重视起小儿子来。
  所以五二年施常伟高中毕业,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时,施有贵也没催,反由着他在家闲呆了一年。
  施有贵在工作上还是有几分运道的,建国后他所在百货铺子的老板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这么几家铺子,把手里的这些铺子营生都上交了国家,直接并入了国营百货公司。
  他们这帮老人也都原地留用,他就成了百货公司的仓库保管,这可是个顶叫人眼热的工作了。
  因为这么个工作,施有贵是有些人面的,所以小儿子施常伟一时找不到对路的工作,他也没咋急,私下发动人脉四处打听着,想着花点功夫总能叫他寻摸出个好工作来。
  可惜世事无常,五三年开了年没多久,一天喝了大酒后施有贵忽然就晕了,也是轻忽了,等送去医院已经晚了,一个礼拜的功夫人就瘫床上动不了,说话不利索,脑子也反应迟钝,医院说是脑梗后遗症,往后就这样了。
  赵三妹就招集子女商量接施有贵班儿的事儿。
  按理这没什么好商量的,两个女儿施常霞和施常琴都嫁了,且这会儿家业都是给儿子的,工作的事儿和她们无关,施常志和施常青都有工作,这个工作给施常伟接班就行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