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自己当然是不能直接去找皇帝的,所以太子就去找了怀恩,又通过怀恩在皇帝面前的进言,才终于将丘濬调回京城,直接过来当了唐泛的顶头上司。
  老师能够回来,唐泛与潘宾当然十分高兴,在丘濬进京的当天,他们与王鏊,谢迁等人,就亲自出了城外十里去相迎,师生久别重逢,自然分外高兴,当即就把老师迎到订好的饭庄里,为他洗尘接风。
  不像唐大人那样接到任命还在香河县磨磨蹭蹭,大半个月后才上任,丘老先生尽忠职守,头一天晚上大家喝到半夜才散席,第二天他去了吏部报到回来,直接就到都察院来上班了。
  唐泛虽然也有自己的原则,但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比较圆滑识变通的人,对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能够接受并退让,但是丘老先生则不同,他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还性烈如火,刚正耿直,来都察院没几天,便也发现了御史们这股不务正业,专门盯着刘吉不放的作风。
  在他看来,这大明朝弊端多多,有许多事比弹劾刘吉还要紧呢,譬如说皇庄,譬如说西厂,再不济,还有个万安呢,怎么就光弹劾刘吉,别的事情都不用干了?
  丘濬雷厉风行,当即就上奏疏,历数当朝三大弊端,连带将都察院上下骂了一遍,说他们不务正业,成天想着如何钻营,公器私用,将太祖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用来为自己谋利。
  谁愿意被他这么说?尤其丘濬这一骂,把都察院老大左都御史常致远也给骂进去了,一时之间,真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平心而论,唐泛很支持丘濬的观点,因为他这位老师提出来的,都是如今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不过丘濬性子太急了,一口气想要吃撑胖子,难免就会得罪许多人。
  但这样做对自己不好,不代表这样做不对。
  如今这种世道,正是因为缺乏像丘濬这样的人挺身而出,唐泛虽然比丘濬更知进退识时务,可这并不妨碍他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这个时候,恰逢万贵妃的弟弟,也就是重新当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万通五十大寿,他大发请柬,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收到了邀请,丘濬,唐泛等人,自然也在其列。
  作者有话要说:
  预告下,寿宴上要热闹了,然后很快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案子,与汪公公千里喜相逢~
  写到刘棉花同志的时候就很想笑,这人不算好人,但是有种喜感……刘棉花这外号也是真的,人家就是脸皮超级厚,哈哈哈→_→
  小剧场:
  唐瑜:毛毛,我打算开个铺子,你觉得做什么营生好?
  唐泛:包子?饺子?春卷?馄饨?姐,城北那家馄饨可好吃了。
  唐瑜:……
  隋州:姐姐要是开了卖吃的铺子,那以后我的重要性还怎体现?
  唐瑜:好吧,为了我弟的终身大事,那我还是卖胭脂水粉好了。
  【第七卷:威宁海子案】
  第86章
  万贵妃数十年恩宠未衰,这是一个奇迹。
  她年轻时或许饶有姿色,但如今年逾五十,再国色天香,也掩不住眼角的皱纹,而且因为年纪渐大,身形略有发福,与早年的窈窕不可同日而语。
  但偏偏是这样的女人,数十年如一日俘获了皇帝的心。
  皇帝或许没有因为她而停下宠幸后宫女人的脚步,在太子曝光于人前之后,皇帝更是如同放开了限制,儿子一个接一个地生,但这并不妨碍万贵妃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他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年纪越大,皇帝对万贵妃就越发言听计从,这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
  但是这段放在宫廷里也许难能可贵的传奇,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可以利用的资本。
  譬如万贵妃的弟弟万通。
  万通上次因为跟南城帮勾结,差点害得朝廷大臣的儿女也被人贩子拐走了,事情闹得太大,连万贵妃也保不住他,皇帝一怒之下也把他职位给撤了,让他回家反省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