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反派丞相天天觊觎朕的美貌 第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官员,倒是头一遭。
  楚宁看了眼神情自若的丞相大人,吩咐禁军将人带了上来。
  击鼓的是刑部的侍郎。
  只是眼下穿了百姓常服,身上受了杖刑,都是斑驳的血痕。
  敲登闻鼓前先受二十杖刑,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规矩。
  楚宁问他,“你说你有冤屈,有何冤屈?”
  侍郎垂首答:“回陛下,臣原司刑部侍郎一职,不说多清慎明着,却也恪勤匪懈,不敢忘陛下隆恩。可上月二十五日,吏部无故就下了臣的革职公文,将臣贬至庆阳任一七品的中县令。”
  他抬起头,面色激愤道:“陛下,臣着实冤枉啊!臣要质问吏部的尚书大人,臣究竟犯了何错?竟要连贬数级!”
  这事办的蹊跷,蹊跷到都不像沈时寒的手笔。
  楚宁扫了眼底下立着的朝臣,“吏部尚书何在?”
  吏部尚书手持芴板出列:“臣在。”
  楚宁沉下脸,问道:“吏部下发革职公文时为何不在其中标注是何缘由?”
  “陛下息怒,这………”吏部尚书欲言又止,道:“臣原先的公文写了缘由,后来呈至中书省审批,下达的公文便是让臣将缘由抹去,只言结果便是。”
  中书省……
  这是直指丞相沈时寒了。
  第74章 心虚的楚宁
  楚宁朝他看过去,他这才飘飘然出了列,恭声道:“回陛下。刑部侍郎周照之子数年前于崇明坊强抢民女,那女子性情刚烈,当即跳了护城河,淹水而亡。此事当时传给了大理寺受审,然周照仗着自己官高一品,偷换了犯人,将其子远送西南。此等蒙蔽圣听,滥用职权之人,如何还能担任吏部侍郎一职?”
  周照闻言脸色已然煞白,这是多少年前的案子了,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还想着这次趁着平西羌之乱,给他长子求个军功回都城来。
  然而,到底是要狡辩一番,“丞相大人贵人事忘,当时这案子已然了了,强抢民女的从来不是犬子,不过是底下人仗势欺人,逞着吏部的名号在外面耀武扬威。当时臣便已派人将那作乱之人擒住,交与了大理寺。此事人证物证俱在,大理寺卿亦可作证。”
  大理寺卿当即从朝列中出来,也不敢确切作证,只战战兢兢道:“回陛下,时隔久远,臣已记不大清了。但……大理寺一向公正廉明,想必不会有冤假错案发生,陛下明鉴。”
  各个都说得头头是道,楚宁侧目,又看向了沈时寒,“丞相以为呢?”
  沈时寒抬眸看她,淡淡道:“臣以为大理寺卿错了。”
  他微一抬手,朝列中立马有大臣躬身出列,手里呈着一份公文。
  沈时寒接着道:“周大人可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诚然,那女子的亲人皆被你用重金堵了口,为周元良顶罪的小厮也已死无对证。可这大理寺的供纸却做不得假。”
  内侍总管从大臣手里接过公文呈给了楚宁。
  她翻开,里头状纸上画押一栏填的名字是周元良。
  白纸黑字,做不得假,更何况还按了手印。
  楚宁面色当即沉了下来,一扬手,将公文直接甩了出去,正砸在底下跪着的周照额上,砸得他身形微抖,额角生疼。
  里头的状纸散了出来,他颤着手过去拿,待看清时,整个人便瘫了下去。
  沈时寒背着双手,冷声道:“周元良初进大理寺时,吓得万事不知,自己就画了押认了罪。后来周大人抹去罪证的时候怕是忘了这遭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