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稀客来访(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何勇思索了一会儿,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叔父的意思是说,张科这个人为了治下的百姓,是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的。
  比如说,他来求见叔父,其实就是为了手底下的五千军不要枉死在战场上。”
  说着,何勇却又忍不住摇头:“可是,我又有些不明白。”
  赵元道:“不明白为什么在朝堂上的时候,他不知道韬光养晦的道理?
  而到了苇河县以后,他就开始明白这个道理了?”
  何勇豁然道:“不错,就是叔父所言。”
  “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不经历一些事情的话,那是不会成长的。
  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人。”
  赵元端起茶来,才发现茶杯已经空了。
  何勇赶紧站起来,为赵元斟茶。
  赵元这才继续说道:“我之前就看过张科的介绍,他是主动上表皇帝,来苇河县为官的。
  而不是继续在咸阳修史书。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他在咸阳城的时候,可能想过韬光养晦。
  可是经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对咸阳城的官场早就已经失望透顶。
  只想着再地方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呢?”
  苏晓惊讶的看着赵元,这个人……到底是什么脑袋?
  何勇沉吟了片刻,目中露出那种亮光,就像是遇到了难题的学生,冥思苦想之后。
  却始终没有思路,最后却在老师的点拨下,得到了答案一样。
  赵元饮了一口茶,淡淡笑道:“张科本身的出生就不低,他是新政元年的二甲进士出生。
  这样的人,如果留任朝廷,熬上二三十年,那就稳稳的可以站稳三公九卿的地位。
  到地方上来,虽然不可以参与朝政中间,但是熬上十多年资历,不出意外的,就可以走到郡守这一个级别上下的官职。
  那在地方上来看,也是封疆大吏。”
  赵元微微摇头叹息道:“说白了,朝廷的政令很多都是非常好的。
  可是在地方上实施起来的,却会有很大的问题。
  而如果地方郡守认真做事情的话,一个郡就可以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之内得到大治。
  那个时候,如果他想回到朝廷中枢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只不过……”
  赵元摇头笑道:“人到了那个时候,还会不会贪慕朝廷上的权势富贵,就已经很不好说了。”
  何勇看着叔父的言谈举止,又听着叔父的话,很是认真的记了下来。
  这些,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