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群孩子哦的一声,纷纷去捡。
  王铜锁晚一步对夏语澹道:“这个叫地皮菜,可以吃的。”
  夏语澹决定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也很兴奋的跟着大家一起捡,捡,捡,捡……突然手撑到一个冰冰滑滑会蠕动的东西,“啊!”的一声,吓的尖叫起来。
  被吸引来的男孩子们,非常镇定,迅捷的围扑过来,随手抄起石头,碰碰碰的一通追着狂砸。然后王铜锁捡起那条东西,狂呼的道:“哦,我们有肉吃了!”
  原来是一条小一米长的水蛇。
  其余的小孩没有怕的,都高兴的看着那条砸烂了脑袋的死蛇眼睛放光。
  王铜锁是孩子王,当即发令,指挥着每个人,洗菜的洗菜,垒火坑的垒火坑,捡柴的捡柴,对着一个稍小一点男孩子的问道:“洪竹青,你带盐了吗?”
  洪竹青没有了笑容,小小声的道:“没,没……,想带的,只是……我娘把盐藏起来了,我没有找到。”
  “狗屁!你娘每回都把盐藏起来了,你每回都找不到!”王铜锁骂的洪竹青都后退了一步。
  夏语澹看着两个小男孩要为一块盐吵起来了,连忙劝架道:“我有,我这里有!”
  庄户人家,晨起而出,日落而归,有时候在地里就是一天,出门的时候把做饭的简易工具都背上,带盐是习惯。夏语澹身上有个荷包,里面就有盐和糖,是刘三桩给她挂着玩的。夏语澹忙把荷包交出来,打死的蛇自己没有出力,刚才王铜锁也没有指挥自己做事,把盐拿出来,也不算吃白食了。
  夏语澹的盐块有一个拇指大,王铜锁接了哼哼对着王竹青道:“没有次次都便宜你的,下次怎么也是轮到你家出盐了。”说完就掏出一把用布缠着刀柄的刀片,转到溪边处理蛇去了,蛇胆挖出来收好,很自然的用草包好藏在自己身上。
  夏语澹蹲在地上看他动作。王铜锁解释道:“这条蛇最后是我砸中的,这颗蛇胆本来就该归我的。”
  夏语澹知道每一家人都有备点草药的习惯,蛇胆是一味药,不仅蛇胆是药,地上长的每一样东西,相生相克,都能成为药,庄户人家生点小病小痛的,都根据经验和阅历自己找点草药解决的,再不行才看大夫的。夏语澹知道规矩,只点头看着死蛇问道:“怎么做?”
  “先蛇肉烤熟了,再用蛇骨头熬地衣菜汤喝。放心吧,我烤过很多次了,有盐就好了,很好吃的。”王铜锁拍着小胸脯打包票。
  蛇剥皮把盐抹上处理好,火生起来,树枝架插着,吱吱烤着飘起肉香。熟了之后把蛇肉剔出来,拌上野葱,蛇皮和骨头架熬出油脂和地衣菜炖着,真的只放盐就很鲜美了。
  没有像样的容器,盛着蛇肉的,就是带出来的陶罐的盖子;筷子就是随处可见的树枝,你不讲究用手抓也可以。菜汤就是一个陶罐没有分装了。八个孩子围成一个圈,把盖子上的肉分成八等,自己夹眼前的部分,陶罐就直接抱着,依次喝一口传下去,直到喝光了为止。
  生命既然换了一个载体重新延续,夏语澹想,总不能辜负了老天爷这样的深情厚谊。
  吃完了不饱不饿的一顿,大家又顺着田埂往回走。有佃户远远看见了这群孩子,扯着嗓门子对一个方向大喊:“刘头儿……刘头儿,小东家看见了,小东家找到了!”
  听到这个声音的人,就接着往后传话,很快,一张红黑脸的刘三桩和好几个佃户都跑了过来。
  夏语澹看着几个玩伴见到刘三桩都怯怯的样子,先开口道:“刘大叔,是我跟着他们出去玩的……”
  有家里的大人看见自己的孩子正要拧着他们的耳朵教训带坏了小东家,夏语澹一格挡在前面,仗义的道:“不准打他们,是我要和他们一起玩的。”
  小小的年纪,坚定的像老鹰护小鸡般的,把玩伴们护在后面。到底是东家在说话,大人们就不敢上去,眼看着刘三桩。
  刘三桩摆摆手,这事就过了。夏语澹跟在刘三桩的后面回家,回头摇手一脸快乐的大声和伙伴们道:“以后再一起玩呀。我以后要他们一起玩。”
  后半句话,放轻的音量,是陈述的语气和刘三桩说的。
  比起很多佃户,贫穷的庄户住着用泥和石子混合搭建的茅屋草舍,夏语澹现在的住所是这一带最好的,比周围几个村长里长家的都好。外观白墙黛瓦五大间正屋,高扩宽广,里面再是一层木结构,地面铺着青石板,围着一个半亩大的院子,最难得的事,院中还有一口水井。
  刘三桩原是乔家的家生子,本来就专司田庄,配的是乔家的灶上丫鬟,生有三子一女。大儿子年十五,一直跟着老爹伺弄庄稼,二儿子十二岁,缺嘴,就是有点兔唇,不是特别的严重,但到底仪容有损,主子跟前是没多大前途了,也只能养在身边。小儿子十岁,八岁的时候就选入了府里伺候,现在跟着乔氏的三子夏诀,小女儿欢姐儿八岁。
  刘婶儿看着丈夫和姑娘回来了,连忙问事。
  刘三桩简要的说道:“跟着几个娃子到那头山后面去了,赶快摆饭吧,不用等老大老二了,姑娘走了一路,也玩累了,一定饿坏了。”为了找夏语澹,大家也是到现在都没有吃饭。
  刘婶儿看着夏语澹,不知道她会不会明白的劝诫道:“姑娘是姑娘,怎么可以和佃户的孩子们厮混在一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