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佳人 第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婉嫔笑容明艳:“妹妹是聪明人。”
  那明艳的笑容只那么一瞬就淡去,淡到几不可寻,但仍不失和气:“所以这人在宫里,还是得有个靠山。要么是皇上,要么是太后,妹妹说呢?”
  顾清霜呼吸微凝,与婉嫔对视一息,又落下来:“姐姐所言有理。”
  “随意与妹妹说说话罢了。”婉嫔目光挪开,状似随意地瞧瞧殿中三两结伴的嫔妃们,手中团扇轻摇,“荣妃娘娘宫里榴花开得正好,妹妹若得空,明日我们便去同赏。若不得空,便就罢了。”
  言罢又瞧一瞧她,浅浅颔首:“不扰妹妹了。”
  顾清霜暂不作答复,只起身恭送。待婉嫔走远,她脸上便冷了,落座回去,阿诗紧张上前:“娘子……”
  “莫慌。”顾清霜深吸气,又抿了口酒,“且让我想一想。”
  又过了约莫一刻,圣驾才至。外头的问安声一起,里头的太后与长公主们自也知道他来了,便结伴往外殿来。
  太后身影出现时,皇帝刚巧行至席前,便立住脚定住身,端正一揖:“母后安好。”
  太后满面的和蔼,目光扫过敏妃时神情也并无变化,道了声:“坐吧。”又瞧了眼殿中仍自下拜施礼的一众嫔妃,“都坐吧。”
  燕语莺声,齐齐道谢。众嫔妃落座回去,太后含笑看着敏妃:“也有近一个月没见过敏妃了。”
  满座嫔妃无不屏息,敏妃入宫才不足一个月,听太后这样讲,只怕她是入宫觐见以后就没再来过颐宁宫。
  诚然顾清霜也只在最初同太后见过一面,可之后总也是隔三差五到颐宁宫门口磕头的。太后懒得见她这样的小嫔妃,总归不能算是她的过错。
  敏妃一时的心虚,定住神,楚楚可怜的目光就投向了皇帝。顾清霜只紧盯着他,见他似要出言袒护,便先一步离席,疾走两步福下身去:“太后娘娘容禀。”
  皇帝的话自然顿住,满殿的目光都投到她身上。
  顾清霜神情自若:“敏妃娘娘与臣妾从前都是修佛之人,此番得以先后入宫侍君,便都想着仍该行些善事,为后宫祈福积德。敏妃娘娘入宫当日,说起此事就一拍即合,决意一道抄写《华严经》,新年时奉至佛前为宜。臣妾心浮气躁,每日抄写两日便罢了。却未曾想敏妃娘娘这般心诚,一时竟连礼数也有了疏漏。臣妾与敏妃娘娘同住一宫,合该提醒一二才是,如此这般,是臣妾的不是。”
  满座死寂。
  一时之间,众人神情各不相同。太后的目光凌凌划在她面上,敏妃咬牙不语,荣妃黛眉挑起,岚妃仍是漠不关心,晴妃只是看好戏的模样。
  侧旁的席上,婉嫔冷淡地靠向椅背。
  她就知道,这个顾氏没那么好拿捏,到底是尚仪局出来的人,宫里的利弊轻重她一算就知道。
  俄而听得太后一声轻笑:“你倒伶牙俐齿。”说罢气息长缓,不再看她,“今日正逢佳节,哀家不与你计较。”
  “明日一早,你自己到宫正司领罚吧。”
  第23章 明修暗度
  顾清霜薄唇抿了一下, 不作辩解,只应了一声“诺”。
  见太后不再理会她,她就兀自起了身, 坐回自己席上去。之后的整场宴席,自是无人会与她多说话了, 虽然进宫这些时日相熟的宫嫔也有几位, 但相较于与她的那点子情分,大家总归更畏惧太后一些。
  宴席在戌时三刻才散,太后显露疲乏,最先在众人的齐声恭送下离了正殿,到寝殿安歇。不过多时, 皇帝便也走了。他没有理会满宫嫔妃的争相殷勤,好几位宫嫔在宴席上的献曲献舞都成了白费工夫。皇帝自去了紫宸殿,也没说要翻任何一人的牌子。
  是以余下的人又小坐了约莫半刻,就在一片寂寥之中三三两两地结伴散了。
  顾清霜行至颐宁宫正门口时, 敏妃正登上步辇。两人原可不碰照面, 只消各走各的便是, 一道清凌女音却恰在这时传来:“不愧是旧相识。清才人今晚之举, 倒是真够义气。”
  笑音之中,三分嘲讽, 两分幸灾乐祸。顾清霜回首望去,原是明嫔。
  满宫嫔妃没有几个不恨敏妃,多半却都藏着掩着, 人前人后总要做出一派大度, 明嫔却是少有的可将那份敌意挂在脸上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