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干脆还是骑自己的小电驴吧,慢是慢点,安全,反正她是去县里,也不远。
  从罗村去楼县这条路跟两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原本的土路变成宽敞的柏油路。
  原本很少有人经过,现在车来车往,骑自行车的、电动车的、大货车,都有。
  因为人流量大,也不用担心会有人过来劫道,真有敢劫道的,刚拦住一个人,很快就会有其他的人过来,还没等他们跑呢,警察就过来了。
  楼县现在警察出警全部配备电动车,比之前的自行车快多了,源头直供,采购价格还便宜。
  道路两边是这两年植树节一直坚持种的树苗,第一年种下的树苗大多成活,这时候有了绿荫的雏形。
  估计要不了几年,这里就会成为林荫大道。
  她去楼县是为了找孙星,给县里的女同志们捐卫生巾。
  她们的卫生巾工厂也已经运行很长时间了,生产线成熟,工人熟练度高,还增加了新的生产线。
  妇女节的时候,她在国外,厂里也没人能管这事,就只是按照她之前说的,厂里的女同志每人发了一箱卫生巾。
  她想赶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给县里的女同志们,尤其是贫困农村的女同志们都发一箱。
  这事得孙星帮着来协调,因为很多农村太过偏僻,普通人甚至没办法知道那些农村都在哪里。
  没有路牌,没有公路,没有公交车,那些农村就像是被世界遗忘了一样。
  只有靠着像罗建设和罗玉书这样的基层干部,把村子和镇甚至是县连接起来。
  “呀,捐款啊……”
  “不是捐款,是捐卫生巾。”
  “哦哦,一样的,一样的,反正就是捐献嘛,你等会儿,咱们县有一百三十九个村子,至于有多少女同志,这个就不知道了,咱们这的数据都是早几年统计的了。”
  现在的数据统计跟后来不一样,也没有身份证这种东西,只能靠人工记录。
  上一次登记每个村子的人口,还是将近十年前呢。
  “这个没事,卡车拉着东西挨个村子发过去,没了再回来拉。”
  孙星挠挠头,为难的说:“光卡车可能还不太行,有些地方卡车过不去,还得带上电动车。”
  要说这电动车如今可是他们县里干部们工作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了,县里山地多,这电动车用起来可比自行车省事的多。
  轿车没办法去的地方,电动车也能过去,又不像摩托车那样难学,就算是上了岁数的老同志也能骑。
  “都行都行。”
  “那我去安排,这样,四月二十八,咱们从马家沟开始,一路往西去。”
  孙星安排的路线是最合理的路线,也是最省事的,不会走太多的弯路。
  安排完路线,孙星才想起来:“你不会也要去吧?”
  “对呀,我也去,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最近工厂里,她最闲,罗小田都天天上学呢。
  “怎么,你不想我去?”
  “对啊。”孙星坦坦荡荡,直接说不想让她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