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又把太后的话跟仟夕瑶说了,本来想要她生完再去的,结果菩萨这般托梦怪罪,实在是不敢拖延了,生怕对孩子不好,其实说来说去,太后这般作为也是为了孩子好,好在护国寺离京都不远,一来一回不过两天功夫,皇帝斟酌了半天,想着仟夕瑶的预产期也有好几天,总归不是这两天就生,早去早回就好。
  太后要去,作为太后侄女的淑妃也自然要跟随伺候,皇帝第二天就让人准备,虽然不放心仟夕瑶,但是他已经叮嘱过皇后,一定要好好盯着,其实皇帝心里还是十分信任皇后的,两个人夫妻多年,如果真是不喜,也不会到现在,说白了,皇后就是太过死板,但是品性却不坏。
  皇帝一早就出发了,走之前看了又看,想着不过两日就回来,咬牙走了。
  等着皇帝走后,仟夕瑶被皇后接管了,没错,前脚把皇帝送走,后脚皇后就把自己许多行礼都搬到了龙溪殿,还让人拿了新床放在仟夕瑶的床旁边,说是晚上要一起睡,总归一句话,就是要守着她,要不是仟夕瑶极力的反对,连上个茅厕都要派人跟着了,囧。
  只是不知道是皇后太过用力过猛,还是住在新地方心里不舒服,陪着仟夕瑶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风寒了。
  先是咳嗽,再后来就是发烧,这哪里还敢在龙溪殿呆着,生怕传染仟夕瑶,马上就收拾行李回了凤栖宫,谁都知道孕妇染了风寒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就这样皇后来的气势汹汹,走的时候却是风吹残花一般,迅速的撤退了。
  仟夕瑶虽然很同情皇后得病,但是她走了之后简直要唱歌了,天知道让一国之母睡在身旁,还是那张凝重的扑克脸,她自己都难受死了,一是觉得受不起这样的待遇,毕竟会觉得太过隆重,二是消受不起来,心里很不安。
  等着皇后走了,仟夕瑶又能跟母亲唐氏一起吃饭了,之前皇后都不让人陪着,让人去打听,知道皇后吃了药之后就出了汗,这会儿已经好很多了,心里如释负重,高高兴兴的多吃了一碗饭,结果乐极生悲,晚上睡到半夜,仟夕瑶突然间就觉得两腿间湿漉漉的,宫缩不断,她知道,恐怕要生了。
  仟夕瑶这个悲催,摸着肚子想,孩子你就不能等着你爹回来在冒头?现在这么着急出来是怎么回事?
  啊啊,好疼,不能再想了。
  护国寺本来就是皇家供养,大到佛像,小到凳子,都是奢华至极,特别是太后信佛,更是这里的常客,一年总要来一次,所以香火非常的旺盛。
  护国寺的主持是一个长的胖乎乎的六旬男子,花白胡须,白眉,看着颇有几分出家人的清雅,对着太后说话,既不过分献媚,又主动的恰到好处,不过一会儿就让太后很是喜欢,又捐赠了十两黄金。
  皇帝本来对信佛这种是可有可无,可是想到宫中的珍妃和未出世的孩子,还是真心的拜了拜菩萨。
  护国寺的斋饭很出名,豆腐滑嫩,芹菜百合很清脆,都很入口,太后都多吃了小半碗的饭,只不过皇帝却是毫无胃口的样子,他总觉得很是不安,就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样。
  之前吃饭的时候淑妃一直给皇帝布菜,太后只当没有看见,等着皇帝要沐浴,淑妃也过来伺候,皇帝见淑妃温顺柔和的眉眼,却是怎么看怎么想起的都是在宫中的仟夕瑶,他这会儿哪里还有心思对着别的女子……,更何况是佛门圣地,直接把人打发走了。
  这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皇帝就做了噩梦,梦到仟夕瑶似乎难产了,一片血肉模糊,皇帝一身汗的醒来,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难受。
  ☆、第六十三章
  外面风声呼呼,雨声细细,空气弥漫着湿润的味道,令人头晕脑胀,皇帝倚靠在墙上扶额半天,最后还是下了床,天空刚刚破晓,已经凌晨了,却是不见一丝光亮,雨滴顺着窗棂飘了进来,打在脸上湿湿的,犹如哭了一般。
  皇帝用手指点了点脸上的雨滴,心中越发的不安。
  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皇帝回头,只见穿着一身轻薄绡纱的窄袖裙的女子拿着一盏宫灯走了过来,橘红色的灯光将女子不够倾城,却依然不失娟秀的脸,映衬的越发眉眼温柔,似水柔情,皇帝皱了皱眉眉头,女子有些局促的说道,“陛下醒了?天色还早呢。”
  皇帝眉头越发紧皱,说道,“淑妃,是谁让你来的?”
  原来这外间值夜的不是别人,正是淑妃娘娘,她见皇帝语气中带着少见的怒意,她本就对皇帝敬畏,这会儿见了露出几分慌乱的神色来,赶忙说道,“臣妾侍奉陛下多年,一直都没好好的尽过心,这才擅作主张要给陛下守夜,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皇帝想说点什么,只是看着淑妃不安的神色,抿着嘴忍住。
  淑妃见皇帝没有发怒,渐渐的恢复了镇定,说道,“陛下这般心神不定,是不是在担心珍妃妹妹?”
  皇帝见淑妃说起珍妃,脑子里突然想起那片猩红的血色,只觉得心头又隐隐升起一股不安,如同这寂静的夜色中,暗藏着令人不知的危险一般。
  淑妃见皇帝目中露出少见的担忧,柔声说道,“珍妃妹妹这会儿正是临盆之际,别说是陛下,就是臣妾也颇为忧心,要不……”淑妃看了眼皇帝,带着几分斟酌说道,“要不臣妾早上就走,先去看看珍妃妹妹的情形?”早上还有法事,皇帝还要陪着太后,直到下午才能启程回京,等着到了京都是月上树梢十分了,如果淑妃先回去,护国寺和京都不过半天的路程,下午就能先到宫里。
  只是淑妃回去又能如何?皇帝心中明白,这是淑妃一份心意,又见淑妃说的情真意切,他的目光中少了些愠意,平和了许多,连带着语气带着几分柔和,说道,“难为淑妃也为珍妃心忧,天色晚了,你自回去歇着吧,至于值夜还是让别人来。”皇帝渐渐的消了怒意,又见淑妃一脸温婉淑德,心中略微心怜,她倒是对他一片痴心,只是他虽知道淑妃佳人之心,平日却对女色不上心,更何况这会儿满心的忧愁都是对着另一个女子?
  淑妃听了也不反驳,满目不舍的看了眼皇帝,柔顺的说道,“臣妾遵旨。”说完就退了出去
  等着淑妃走后,皇帝又站在窗棂口半天,好一会儿才眼眸深沉,喊道,“来人。”
  门外宫人听了赶忙走了进来,问道,“陛下何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