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何教授回来说,不少人都赞扬她的高风亮节,目前在圈内她的名头已是众人皆知,经几个专家教授推荐,有几位香海富商正有意与她联系,商谈修复家中收藏文物的事。
  有钱赚当然好了,还能顺便练练手艺,不过多的活她也接不来,必竟最近要忙的事太多。
  林芝让何教授帮着自己看了香海富商要修复的几件东西,最后接了两件的工。
  这两件东西价值不是特别高,辛苦费只收了不到五万,何教授说等她名气打出去,就会有人慕名而来,到时候价格就由她订了。
  如果胡招天能把另一把杯给她修复,林芝决定分文不取,只求卖个人情。
  能长期大量地从eb牧业拿到低于市场价的牛肉,差价就不知道有多少,这种小人情卖得还是挺值的!
  “如果我有那本书,可舍不得这样平白送人。”胡招天竖起大拇指,对林芝格外钦佩。
  “我拿着也没什么用,不如送给更懂它的人。”
  听说朱松已经成功制出了吴公牋,如今正在以吴公牋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
  因为答应过把林芝定为传承人,朱松专家已经打过几个电话,让林芝把自己个人资料传真过去,方便下一步的申请。
  林芝并不在意填不填自己的名字,可朱松专家却不依不饶,锲而不舍做电话轰炸,最后实在挨不过,只能配合。
  “龙泉把杯你真有信心做好修复?”跟林芝聊了一会儿后,胡招天转入正题。
  虽然那个节目大部分重点都放在林芝赠出造纸八方这件事上,但拍卖的部分也有不少。
  林芝修复的苏涌诗集能被蔡润明老先生拍下,佐证了她手艺不差的事实。
  胡招天确实喜欢那对龙泉把杯,后来也找过几个修复专家看过,却都不能保证能修复得跟另一只把杯一样那么完整。
  胡招天找到的修复专家,手艺自然是没话说,可除了手艺,想要修复完美,材料也是必不可缺的。
  连他们都觉得头疼的事儿,林芝却口口声声做出保证能修复成一模一样,倒叫胡招天觉得她是不是有些自吹的成份了。
  林芝手脚麻利,说着话的工夫,面就和好了。
  菜做多了,林芝也能凭着手感抓出精准份量的调味料,如果胡招天没站在边上,她可能还得强迫症一下,拿秤出来称量,现在就只用指尖一下下地拈,给羊肉大葱馅调味。
  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后,听到胡招天问话,林芝转头。
  看到他眼中不信,林芝洗洗手,摸出手机。
  “其实您看中的那只把杯是我做的修复,这是修复前和修复中的照片。”
  胡招天划动照片看了两眼,发现居然真是自己收藏在家那对的其中一只,讶异看向林芝,“是你?可这对把杯的来源……有些不正啊!”
  听林芝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番,胡招天脸色渐渐凝重。
  “是这样?”胡招天想了想又说:“前两天去黑街,我在七宝斋好像见着送货的人。当时我正在旁边看货,马老板知道我想找原先给把杯做过修复的师傅,便替我问他……”
  “那人怎么说的?”林芝赶紧追问。
  “他说是他手下联系的人,修完一只人就跑了,从老家来京省也是为了找这位修复师。还说要是人找到了,就叫我把杯子搁七宝斋,他会拿去叫人修复了再送来。”
  听胡招天说完,林芝低头想了想,背心忽地有些凉飕飕。
  如果送货的是土夫子那一伙的,那他嘴中所说的手下,不就是小胡子赵强?
  所以东西不是赵强后头转的手,他们本就是一块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