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天晚上天上没月亮,连星星也被厚厚的云层遮得差不多了,甬道上一片漆黑,四个腿脚好的小太监们提着白灯笼小跑着在前面引路。
  夜黑风高的晚上,前面是白灯笼,屁股下面是白车,车后还跟着一群埋头赶路的白衣人……
  这情景这气氛,拍鬼片都够用了。琳琅心里直发毛,都不敢再盯着前方看,赶紧想法转移注意力。
  想了下,她低头数起福宝的长睫毛来。
  默念着数了一会,等辇子一过长春宫再一转弯,前面也就出现了也赶着去换班的安嫔一行。
  路上的人一多,诡异的气氛立马恢复正常,琳琅也不折腾自己的眼睛了,抱紧儿子,把背往后一靠就开始闭目养神,一直养到下辇子前才睁眼。
  由两个小太监领路,琳琅绕过跪满人的广场,在正殿的左角门前脱了大斗篷,从娇杏手里拿过虎皮手筒戴上,然后才悄声进了正殿。轻车熟路的去自己的位子上跪下了。
  跪了大概半小时吧,守上半夜的德妃等人就轻手轻脚的全起身撤了,留下皇太后带着宫妃和命妇们开始在棺椁前磕头烧纸。
  至于康熙,琳琅进殿前问过小太监了,见万岁爷一路跪到戌时(晚上七点钟)都不起身,裕亲王恭亲王和大臣们赶紧磕头苦劝,“江山社稷要紧,皇上您千万保重龙体啊!”
  万岁爷这才去了保和殿,为太皇太后诵经祈福。
  听完小太监的话,本来还担心康熙伤心过度的琳琅立刻就不担心了。
  也是,万岁爷可是百分百的政治动物,哪怕再伤心也不会真当孝子贤孙把自己搞得病倒的。
  不用担心康熙,也不用担心福宝,琳琅的心情就轻松了,磕完头她一边烧纸,一边就心想:没想到自己一走,这殿里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感觉就像是错过了一个亿。
  其实比起干跪着不动,烧纸这活更轻松一些,既可以烤火,又可以趁机活动一下身子。
  发现烧纸的好处后,琳琅想多动弹几下,为等会一路跪到天亮去攒体力,就放慢了往身前的大火盆里放冥纸的速度,等前一张完全烧完了,她才放下一张。
  最先发现瑜嫔烧得这么仔细的是跪在琳琅两边的宜妃和安嫔,宜妃心眼活,立马就学起来了,最后和琳琅一起比别人多烧了一刻钟。
  至于安嫔,她的反应就慢了。直到把分给她的那三大扎冥纸都烧去了一半,她才恍然放慢了自己放纸的速度。
  慢腾腾的烧完纸,琳琅又回去跪着。
  怕自己打瞌睡,她不时就用抹了姜汁的袖口擦眼角,眼泪汪汪的熬到了天亮。
  一到辰时,宣布休息的礼钟准时被敲响了。
  总算可以上厕所和休息了!钟声一停,琳琅就立刻伸手去撑蒲团,结果,手脚都没力气,腰也硬得发木,她哪里撑得起来。
  不行就不行吧,琳琅也不再尝试,万一扭到哪里就麻烦了,就继续端正的跪着,等红苕和甜杏跑过来搀扶她。
  和昨天一样,她和通贵人一起去了右偏殿,然后进小间先用马桶再吃早饭揉膝盖。
  正当琳琅咬着牙忍痛的时候,单独在左偏殿里休息的皇太后突然拿手按头,嘴里喃喃的说了声“怎么这么晕”,然后人就晕倒在暖榻上。
  屋里伺候的奴才们吓得不行,慌了几十刹才赶紧跑去叫太医和苏麻喇姑。
  离得近,苏麻喇姑先到,她万分焦心的守着榻前,直到值班的太医院的左院判来给皇太后看诊,说太后不碍事,只是太累了一时血不归经,说完又扎针救醒皇太后,才捂着胸口松了口气。
  这时,得到消息的贵妃赶过来了,苏麻喇姑先叫人去通知皇上,然后才和她简单的说了情况。
  贵妃听得也直捂胸口,天呀,皇太后如今可是宫里唯一的老祖宗了,要是她在太皇太后的丧礼上也……宫里真要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提别人,主管宫务的她绝对脱不了干系!
  中和殿里,康熙站在足有一丈高的大佛龛前,一身素服,手拿念珠,边拨弄边专心致志的给皇祖母念经祈福。
  低头并脚候在一旁的梁九功一边静听,一边拿眼角瞥着外面的动静,见徒弟站在角门处比了个十万火急的手势。赶紧退后几步,出去问个究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