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2 / 4)
淑妃就是见不得容晞过得比她好。
从前的容氏女只是个贱婢,如今凭何要越到她的头上来?
她低首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周荇,面色愈阴地道:“本宫要你,不管用什么法子,都不要让太子妃将肚里的孩子平安生下来。否则,你合该知道后果。”
第63章 容容的小室(一更)
汴京已入了伏日,天愈发炎热。
好在慕淮的寝殿之前被匠人特意设计过,这地界冬暖夏凉, 华贵的重檐上亦有引水的装置。
每至日头最盛的午时,便有两三小太监将石井中的清凉泉水引至重檐顶端, 冰寒的井水沿着檐沟倾然而落,且围着宫殿形成了一道人工的水帘,亦为殿中驱着热气。
虽说容晞因着有孕, 太医叮嘱她万万不可靠近冰处, 亦不可吃凉羹一类的吃食,但殿内也置有掐丝珐琅做的冰鉴,旁边还放着镂金华绢所制的七轮扇。
宫女转动着七轮扇的手柄,亦可为殿中输送着凉风。
容晞事先命人往冰鉴里置了夏日新鲜的杨梅、葡萄和樱桃。
她吃不了冰的鲜果,这些原是给慕娆备下的。
几日前她曾邀慕娆来过东宫, 可慕娆昨夜却派人往宫里递了信, 信上说她身子抱恙,今日便不过来了。
容晞却也没命宫人将那些鲜果从冰鉴里拿出来, 毕竟盛夏蔬果易腐, 放在冰鉴里也易于存放。
慕娆没吃成的鲜果也不能浪费, 容晞想着等慕淮回来后,便让他替慕娆将那些都给吃了。
上次男人许了她可着自己的心意布置这寝殿,次日一早慕淮便递了侍从令牌,让他们出宫去寻大匠。
容晞并不想奢靡铺张, 便没让慕淮唤那些侍从出宫, 只单单命人去库房择了些被闲置的摆件。
慕淮问过她缘由, 容晞没有将话讲的过明。
她知道当今圣上的身子已是病入膏肓, 虽说庄帝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太医的医术也高超,他现下还能维持正常的起居生活。
可早晚,她和慕淮都要离开东宫这处,去新的宫殿住。
如今就算按她的心意布置,这处也住不了多久。
慕淮听完她的解释,只淡淡回了句:“随你之意。”
容晞只在殿中择了处不用的小室,命宫人布置了一番,待肚里的孩子落地后,总要有个地方放它的小床,她有个自己的地界,平时逗弄孩子也能方便许多。
库房里都是些名贵瓷器做的器皿,容晞便命太监去内造局抬回了一个缠枝花卉纹的丈高书架,亦寻来了宽敞的檀木书案,也像模像样的在上面摆上了笔架和文房四宝等常用之物。
女儿家的书案自是与男子的不同,上面的瓷瓶中还摆着刚折的紫萼和玉兰,就连漆纹烛台之上都用工笔描画着棠梨和蔷薇。
这小室的地界虽不算大,但设计却是别致。
容晞的书案后恰巧便是一个拱月型的漏窗,窗外正对着参天且枝叶疏横的古柏,不远处便是东宫开满了菡萏的碧潭。
这几日容晞每每小憩后,便会坐在书案前看些杂书,身后不时有清新的荷风吹拂入室,这时再烹些淡茶,满室都是茶香。
这样平静的日子不禁让容晞回想起在容家的生活,那时她也如现在这般,有着属于自己的书房。
容炳很娇惯她,虽说容府地界不大,但她的闺房却是三室两耳房,且带前院和后院的。
闺房内亦不大,但胜在住着舒心,就算她如汴京闺秀一样,过着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也能自得其乐。 ↑返回顶部↑
从前的容氏女只是个贱婢,如今凭何要越到她的头上来?
她低首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周荇,面色愈阴地道:“本宫要你,不管用什么法子,都不要让太子妃将肚里的孩子平安生下来。否则,你合该知道后果。”
第63章 容容的小室(一更)
汴京已入了伏日,天愈发炎热。
好在慕淮的寝殿之前被匠人特意设计过,这地界冬暖夏凉, 华贵的重檐上亦有引水的装置。
每至日头最盛的午时,便有两三小太监将石井中的清凉泉水引至重檐顶端, 冰寒的井水沿着檐沟倾然而落,且围着宫殿形成了一道人工的水帘,亦为殿中驱着热气。
虽说容晞因着有孕, 太医叮嘱她万万不可靠近冰处, 亦不可吃凉羹一类的吃食,但殿内也置有掐丝珐琅做的冰鉴,旁边还放着镂金华绢所制的七轮扇。
宫女转动着七轮扇的手柄,亦可为殿中输送着凉风。
容晞事先命人往冰鉴里置了夏日新鲜的杨梅、葡萄和樱桃。
她吃不了冰的鲜果,这些原是给慕娆备下的。
几日前她曾邀慕娆来过东宫, 可慕娆昨夜却派人往宫里递了信, 信上说她身子抱恙,今日便不过来了。
容晞却也没命宫人将那些鲜果从冰鉴里拿出来, 毕竟盛夏蔬果易腐, 放在冰鉴里也易于存放。
慕娆没吃成的鲜果也不能浪费, 容晞想着等慕淮回来后,便让他替慕娆将那些都给吃了。
上次男人许了她可着自己的心意布置这寝殿,次日一早慕淮便递了侍从令牌,让他们出宫去寻大匠。
容晞并不想奢靡铺张, 便没让慕淮唤那些侍从出宫, 只单单命人去库房择了些被闲置的摆件。
慕淮问过她缘由, 容晞没有将话讲的过明。
她知道当今圣上的身子已是病入膏肓, 虽说庄帝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太医的医术也高超,他现下还能维持正常的起居生活。
可早晚,她和慕淮都要离开东宫这处,去新的宫殿住。
如今就算按她的心意布置,这处也住不了多久。
慕淮听完她的解释,只淡淡回了句:“随你之意。”
容晞只在殿中择了处不用的小室,命宫人布置了一番,待肚里的孩子落地后,总要有个地方放它的小床,她有个自己的地界,平时逗弄孩子也能方便许多。
库房里都是些名贵瓷器做的器皿,容晞便命太监去内造局抬回了一个缠枝花卉纹的丈高书架,亦寻来了宽敞的檀木书案,也像模像样的在上面摆上了笔架和文房四宝等常用之物。
女儿家的书案自是与男子的不同,上面的瓷瓶中还摆着刚折的紫萼和玉兰,就连漆纹烛台之上都用工笔描画着棠梨和蔷薇。
这小室的地界虽不算大,但设计却是别致。
容晞的书案后恰巧便是一个拱月型的漏窗,窗外正对着参天且枝叶疏横的古柏,不远处便是东宫开满了菡萏的碧潭。
这几日容晞每每小憩后,便会坐在书案前看些杂书,身后不时有清新的荷风吹拂入室,这时再烹些淡茶,满室都是茶香。
这样平静的日子不禁让容晞回想起在容家的生活,那时她也如现在这般,有着属于自己的书房。
容炳很娇惯她,虽说容府地界不大,但她的闺房却是三室两耳房,且带前院和后院的。
闺房内亦不大,但胜在住着舒心,就算她如汴京闺秀一样,过着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也能自得其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