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边说边暗中掐了几下大腿,哭的呜呜咽咽的,何庆芳不再叫老太太,嘴里改称姨母,想着打亲棋牌唤起张氏怜惜。停顿了一下抽了抽气,何庆芳没听到张氏的动静,又继续说下去。
  “儿媳心里一直愧疚的很,早就想着要给老爷纳姨娘,好好养个哥儿,也让姨母您早点抱上二房的长孙。只是觉得那起子丫鬟奴才实在上不得台面,当不得二房长孙的亲娘,因此一直估摸着要在儿媳亲戚中寻一个出身好又能生养的。看到老太太赏下的人,儿媳一时激动没秉了老太太就自己处理了实在是不该。”
  何庆芳脸上早哭的糊了妆,一脸狼狈,膝行着往前挪到张氏脚下,抱住张氏的大腿又止不住滚下泪来。
  “现下儿媳已经找好了娘家表妹,给您看过了就摆酒正式给老爷纳过来。以后表妹生了儿子儿媳一定当他亲生的,好好教养疼爱,与表妹一起伺候好老爷,再不让姨母操心的。”
  看着何庆芳趴在腿上哭得可怜,张氏叹了口气,示意伺候的丫鬟将她拉起来。
  “庆芳且起来吧,知道错了如今好好改了就是。你那表妹明儿带过来我看看,是个好的就挑好日子抬进府里来。人进来以后你可不能再拈酸吃醋的,好好姐妹同心,让我早点抱上二房的长孙才是正经。”
  何庆芳看张氏态度软化了,又赶紧赌咒发誓以后待好好待表妹,让她早点给二老爷养下儿子。又剖析辩白之前把丫鬟撵走的事,只说一心为二房着想,不能让个奴才秧子生下二老爷长子。
  张氏瞧着何庆芳的狼狈相,眼睛也哭得红肿,不由得也心软。招身边伺候的人给何庆芳洗脸,重新梳头上妆,等她打扮好了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才叫她回去。
  等何庆芳走了,张氏身边的桂嬷嬷又招小丫鬟把廊上的狮子犬抱过来,让张氏逗一逗,好松快松快。
  张氏一边挠了挠乖巧的狮子犬,一边漫不经心的跟桂嬷嬷说话。
  “你说老二家的是真心悔改了么?她表妹进来以后能相安无事的过日子?”
  桂嬷嬷平日里没少暗地收何庆芳孝敬的钱物,因此看到机会就想帮何庆芳说两句好话,因道,“瞧二夫人今日的样子,哭的老奴都觉得心酸,必是悔改了的。”
  张氏听完只哼了一声,没继续说下去。
  横竖她只有两个儿媳,作为后宅辈分最高说话分量最重的人,她也不能把自己独起来,对儿媳必要捧一个,远一个。
  而对李氏,她已经把管家权放给了她,虽然这十几年来李氏各方面做的也不错,但是她还是不能再对李氏信重。李氏的身份本就是继室,林喻琪今后还要在她手里过日子,如果她平日再表现的对李氏倚重,说不得李氏的心就要养大,府里下人看人下碟的更要让林喻琪不好过。
  张氏怜惜林喻琪从小失母,又自幼长在她身边,与她亲近贴心,恨不得时时处处的都为他操心打算。
  但是李氏明面上又做的都挑不出毛病来,张氏找不到理由亲自打压李氏,只能与侯爷一起对李氏养的那几个孩子少用些心。况且张氏年纪也渐长,需要在府里有个说得上话的帮手。
  既然肯定不能亲近李氏,那么两个儿媳只剩下何庆芳一个选择了。哪怕何庆芳是个蠢人,她也要抬上去,为她撑腰,对何庆芳表现的更看重。
  何况二夫人何庆芳平日也挺讨张氏喜欢,还是她的亲戚,虽然行事略有些张狂,但是本来张氏也不需要一个太聪明做事滴水不漏的媳妇,不好掌控。
  张氏想得明白,只有在何庆芳与李氏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两人互为忌惮,这样她们平日要做什么就多要寻求自己的支持,自己也就能超脱事外掌控府里大局。
  且说回去的路上李氏没有看到何庆芳一起出来,就知道何庆芳忍不住了。她接到府里的那个表妹,恐怕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
  看来何庆芳自己也知道,在府里抱紧张氏的大腿才有好日子过,不能和她拧着来了。
  李氏想到二房进了姨娘,何庆芳到时候多闹心,就解气,再让她平时那么骄横跋扈,仗着二老爷和张氏的纵容就给自己使绊子。
  何庆芳那个表妹又年轻长的又不错,二老爷也是个厚道人,必定会善待她。而何庆芳平时最恨有人比她风光,连她作为侯府夫人都不放在眼里,这下有人在二房她的地盘戳她的心窝子,何庆芳能忍住才怪。
  可见这人的福运是有定数的,不可能事事十全十美,李氏想着,就是何庆芳上一世也没得着好。虽然何庆芳和世子妃金惜燕联手把自己扳倒,送进了尼姑庵里,但是张氏转手又把管家权给了金惜燕,何庆芳最后什么也没捞到,白忙一场,还得继续在金惜燕的手下过日子。
  前世时张氏看出李氏一直盯着世子林喻琪,百般的打压她,更是让陈良侯纳了好几个姨娘,以转移她的心思。甚至后来世子妃入门前,张氏直接把管家权给何庆芳一半,和李氏一起管家。
  那时候何庆芳多风光啊,处处都要踩她一脚,甚至暗地里扶持陈良侯一个生了庶子的姨娘,成日给陈良侯吹枕头风,让陈良侯对自己生的几个儿子连那个庶子都不如,平白闹出多少事给她添堵。如今风水轮流转,这辈子何庆芳也讨不着好,让她尝尝姨娘枕头风的厉害。
  果然没几天,李氏就听说二房新纳了一个姨娘,要在园子里摆酒宴客。
  李氏利用掌管中馈的优势,把个简单的家宴办的体体面面,表面上给足了二房面子。
  虽说是只图一乐的家宴,但是李氏也把在京都能请来的亲戚们都邀请过来了,光女宾就在屏风隔开的另一侧,坐了好几桌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