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PCBA软件(上)(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授权费用,个人使用,或者教学使用,免费!
  公司商用的话,逻辑上就需要付费了。但就是付费,价格也不高,199美元而已。
  这样一来,就迅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不论国内还是国外。
  中美贸易几轮谈判,核心问题一直是知识产权。尤其是国有企业,科研机构。至少需要有块遮羞布。
  现在好了,我们的软件全是正版,没啥好查的,不存在盗版安装的问题。
  这对于不懂技术的领导来說,尤其重要。
  有免费的正版不用,为啥要花大价钱,妳是什么居心?小心被人告一状。
  国内的一些工业软件供应商,失败就失败在这里。
  与国外产品竞争,别的功能没有对方强,但是软件加密和防护,做得比国外厂商还要好。
  如此做法,软件能推广开来,就是怪事了。
  其次是价格,商用授权199美元,合人民币也才两千不到,跟价格上万的计算机硬件相比,可以承受。
  一个单位有二三十台电脑,买个几套版权,装装门面,还是能做得到的。
  尤其冰城的大多数新兴电子企业,都与工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管能不能用得上,lina软件就这样流行了起来。
  ————————
  国内如此,国外市场情况也是类似。
  个人免费,公司付费的模式,并不少见。后世很多工具软件就是这种分发方式。
  但这种模式,现在并不普遍,因为它面临两个障碍。
  第一个,没有网络环境的情况下,软件的发售必须通过线下实体商店。
  让实体商店卖免费软件显然不可能。
  但随着网络的出现,用户可以自行下载。
  第二个,价格。
  例如压缩软件,几十美元,妳愿意付就付,不付,我也懒得找妳麻烦。
  linapcba是第一家把工业类软件的价格,拉低到工具类的产品,而且个人使用,干脆不要钱。所以它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甚至上了行业新闻媒体。
  通过口口相传,以类似病毒传播的方式在发烧友间扩散。
  protel等pc工业软件,被打蒙了。
  这不是杀价,直接就是砍头。
  直接减少一个零的价格战,他们无论如何是玩不起的。更不要提软件任意复制,个人免费的模式。
  背靠开源软件基金大树的百图公司,在pc软件市场竞争时,很有种大人打小孩的既视感。
  protel等公司,程序开发团队不过几十人的规模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