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顿了顿,苏定方看向曲四郎,“不许留情。”
  王君昊、刘黑儿垂头丧气的出去,正巧朱玮和凌敬进来,听了这事儿也是脸色阴沉,现在谁都不知道裴世矩会在什么时候动手,虽然说李渊去仁智宫避暑理应不会动手,但在这之前呢?
  凌敬将李善拉到一边,低声道:“昨晚殿下还住在金城坊,张琮、李客师夜间都不敢歇息,你倒是放松的很!”
  早上吃的比较饱的李善打了个嗝,赞同的点点头……的确啊,后天就要启程了,如果裴世矩挑在这时候动手,说不定还真有机会呢。
  那边朱玮也无所谓凌敬、李善在一旁说话,他现在也心里有数了,其实朱氏除了细节之外也没瞒着他……朱玮其实也赞成,两边下注,总是件好事。
  片刻之后,朱玮勃然变色,“绝不行,二十亲卫随行,一旦有变,几无还手之力!”
  第一千零九十章 出发前(下)
  书房里,李善觉得有些无奈,这个弯怎么还绕不过去了呢?!
  朱玮喋喋不休的说着,嘴巴比较笨的苏定方也偶尔帮帮腔,倒是凌敬一言不发,却用一种莫测的眼神在打量着李善。
  李善心里有些打鼓,他准备除了肯定随驾的苏定方,以及身为北衙禁军将校的侯洪涛之外,只带上王君昊和二十个亲卫,将曲四郎、齐老三、刘黑儿等统领和其他亲卫都留在庄子里。
  做出这样的安排,李善自然是有自己打算的,但没想到遭到朱玮强烈反对……这也就罢了,朱玮的反对意见也是说得通的,但似乎凌敬那老头儿有些疑心。
  李善在心里琢磨,对于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凌敬知道的不多,但也不算少,至少他是知道齐王、封伦之间有着秘密来往的。
  仁智宫即将会发生什么,李善现在也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他是根据杜淹、封伦、杨文干、荣九思、齐王、赵元楷这条线与历史上杨文干事件做出的模糊推测。
  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身为亲王的齐王必定是受益者,而身为宰辅的封伦必定是主谋者……坊州刺史杨文干八成是个执行者。
  问题就在于李善没有办法,也不可能,更不愿意将一切向凌敬坦诚相告……怎么说?
  说齐王有可能要造反?
  说身为天策府司马,被秦王依为臂膀的封伦与齐王勾结?
  李善手里没有任何证据,拿什么来证明自己说的这些?
  关键不在于凌敬怎么看,而是李世民怎么看。
  那边的朱玮还在说呢,已经从山东、代州说到了关内,用朱玮的话来说就是,你李怀仁心里没点逼数啊,哪次出京不是搅得天翻地覆,就连去年去陇州种地,都弄得……
  这下子李善忍不住了,气急败坏的反驳……去年关中大乱,这个锅也要我来背?
  你这是不讲道理啊!
  突厥南下,梁师都肆虐,这种事和在陇州种地的我有个屁关系?!
  抱歉,这个锅我不背!
  其实李善嘴上力道十足,心里却是虚的……十之七八,这次出京还真得又要出幺蛾子了,而且和以前一样,自己还是被动的。
  凌敬也忍不住笑了,打断道:“怀仁究竟是如何想的?”
  李善解释道:“主要是留下人手护佑庄子……你说裴弘大会不会在这期间对庄子下手?”
  凌敬微微蹙眉,“大事未定,裴世矩理应不会妄动。”
  朱玮还在场,凌敬说的比较委婉,之前就讨论过了,李渊出京避暑这段时间,东宫应该是不会出手的。
  在太子没有稳操胜券的前提下,裴世矩不太可能对日月潭下手,难道他不怕女儿以及两个孙子死于非命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