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待会儿就说是孩儿是临时有事回来……”
  “什么事呢?”朱氏大为摇头,“三更半夜回庄,人困马乏,若不是大事,何至于此?”
  李宅的前院不一定,但后院中多有随十一娘多年的侍女、仆妇,李善凌晨回家,这时候十一娘应该已经知道了,说不定已经赶过来了。
  李善一时语塞,自己只想着对口工,但十一娘年纪虽然不大,但自小聪慧,那些理由还真不一定瞒得过去。
  朱氏皱着眉头看着儿子,起身出门召来个侍女,片刻后端着一碗绿豆粥进来,这时候崔十一娘也来了,身后跟着的是周氏和小蛮。
  “阿家。”崔十一娘行了一礼,询问的看向李善,“郎君?”
  赶了一夜的路,恰逢酷夏,即使是夜间也颇为闷热,李善接过绿豆粥几口下肚,精神才略为一震,笑着说:“一场误会而已。”
  朱氏点点头,“的确是误会,以为是庄子出了事,阿郎才会连夜赶回来。”
  周氏和小蛮也在,崔十一娘不好问的太细,只应了声后吩咐周氏、小蛮去打水来服侍李善洗漱。
  这么热的天,李善又满心焦急,尘土蒙面,甚至现在身上还穿戴着铠甲。
  “你先回去歇息,稍后再与你细说。”李善洗漱干净后低声说:“放心吧,没出什么事。”
  李善启程去仁智宫之前曾经暗中与其说起部分准备……崔十一娘知道的并不多,但至少能肯定仁智宫那边是可能有危险的,现在李善这么说,她也稍稍安心了些。
  等崔十一娘她们离开之后,朱氏才轻声道:“心静了么?”
  这些年来,不管碰到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意外,朱氏总能看到一个镇定自若的儿子,而今夜却让她大为意外,但同时也觉得欣慰。
  李善深吸了口气微微点头,笑着说:“孩儿总告捷自己,每逢大事有静气,不料此番大为失态。”
  “吾儿以往每逢大事,均有静气,此番为家人所虑。”朱氏倒是看的挺明白的,“昨日朱玮登门传信,七月十五之前离京,往岐州避一避。”
  “七月十五之前?”李善眼神闪烁,呢喃道:“岐州?”
  “避一避?”
  “避什么?”
  朱氏知道儿子不是在问自己,沉默着不吭声。
  李善不由自主的起身,在不大的屋子里来回踱步,“东宫要起兵吗?”
  “不可能啊……裴弘大不会那么蠢!”
  “陛下将裴寂、冯立、郑善果等东宫一脉都带走了,无非就是希翼太子举兵,才能明正言辞的易储,暗中必有布置,就算太子看不穿,但裴世矩肯定看得穿!”
  “更何况罗艺还在仁智宫呢,罗阳、罗寿以及天节军那些将校肯举兵随太子叛乱吗?”
  “说不通,说不通……”
  李善拿起毛巾在已经冷下来的水里搓了把,用力的敷在脸上,久久没有放下,首先可以断定的是,一定是针对仁智宫,不然尔朱焕不会特地提及岐州的,从岐州能迅速北上,泾州的钱九陇、原州的张士贵都是自己的旧部,再北上是实际执掌灵州军的张仲坚。
  但太子真的是要对仁智宫动手吗?
  是要用杨文干吗?
  李善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杨文干如果拼死一搏,是有可能对仁智宫造成威胁的……但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因为杨文干根本没有把握干掉李渊、李世民,只要这两个人有一个活下来,李建成就没有任何胜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