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善迟疑了下,“运送军械去坊州,一直是舅父主持的吗?”
  李善印象中,好像是两个东宫将领去仁智宫举告太子谋反的。
  “不错。”尔朱焕道:“但是从今年初开始,补充了一个副手,此人乃东宫属官,领了校尉,名为桥公山。”
  李善眼神闪烁,“那一切照旧,启程前向太子举告……运送军械给杨文干不是小事,毕竟如今陛下就在坊州,东宫本就摇摇欲坠,若太子没有即刻起兵的打算,那就决计不许。”
  顿了顿,李善主动为尔朱焕剖析道:“若太子即刻使桥公山停手,封伦谋算自然落空……但若是封伦逃过此劫,他日秦王难免会认为舅父叛变。”
  尔朱焕深吸了口气,“就如此吧。”
  李善呆了呆,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做出了选择。
  尔朱焕笑道:“他日秦王入主东宫,有怀仁在,当不会被以依附东宫论罪,更何况封伦暗通秦王,此事未必不会泄露风声……”
  就算秦王那边发现不了什么端倪,尔朱焕也能举告嘛,还能混点功劳呢。
  李善起身行了一礼,“必护佑舅父大人。”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准备
  让朱玮安排尔朱焕离开后,李善陪着母亲在东山寺用了午饭才下山,朱氏一直在向儿子叙述着十多年乃至二十年前的那些陈年往事。
  大名鼎鼎的尔朱荣死后,长子为孝文帝伏杀,留下了个遗腹子,后被尔朱荣幼子尔朱文略收留,后事发,尔朱文略、尔朱文畅以及后宫中的尔朱英娥均被杀,尔朱一族几乎被斩尽杀绝。
  而这个遗腹子也就是尔朱焕兄妹的祖父也没能逃过这一劫,只留下一个幼童被家臣带走藏于乡间,二十年前,受人举告,官府搜出了尔朱一族留下的印章,不得已再次逃亡。
  也就是那一次,以朱玮、朱四叔等人的父辈带着尔朱焕从中原逃入关内,而朱氏却被送往了岭南。
  再之后,尔朱焕先托庇尔朱端一脉,后托庇于太原留守李渊,而朱氏南下试图托庇于尔朱仲远一脉,最终碰到了一个风度翩翩好卖相的渣男。
  虽然与兄长相离二十载,但兄妹情深,朱氏虽然唯恐儿子有些许损伤,但也免不了担心唯一的兄长。
  “母亲放心吧。”李善扶着朱氏走出东山寺,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山间小路缓步下山,“舅父已经在岭南那边处置齐备,只说是前隋灭南陈,一统南北,母亲与舅父乃是堂兄妹。”
  朱氏还是忧心忡忡,“但这等事……秦王会怪责吗?”
  再不通权谋,朱氏也知道这个道理,说起来儿子算是在东宫安插了人手,秦王会容忍吗?
  更要命的是,尔朱焕正好是秦王布置在东宫的棋子,李善的插手,意味着这枚棋子脱离了秦王的掌控,李世民能容忍吗?
  “这个……”李善咧咧嘴,心想去年出征前自己才将马周这个暗子合盘托出,如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估摸着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暗中还有其他的布置?
  “母亲放心,大不了,孩儿去向秦王解释。”
  李善心想,以尔朱焕是自己表舅这个理由找上门……然后自己发现不对劲,但是来不及告知仁智宫,于是让尔朱焕向太子举告……秦王会不会信?
  哎,就算信,估摸着心里也扎了根刺。
  李善也觉得挺委屈的,谁能想得到尔朱焕就是杨文干事件中举告太子的那个人呢,谁想得到尔朱焕居然是秦王的人呢。
  不管这一次是秦王得利,还是太子、齐王,但李善至少要保证尔朱焕的性命……如果让尔朱焕去仁智宫,可以肯定是有去无回啊。
  历史上的杨文干事件,杜淹、王珪、韦挺……一个太原王氏而且还名望隆于海内的名臣,两个京兆名门子弟,全都被流放岭南了,一个尔朱焕难道还能逃得一命?
  反正李善也不准备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再大动干戈了,只要保持谨慎,安稳度日并不难……他并没有忘记这些年,尔朱焕一次一次通过朱玮传递来的那些信息,也没有忘记,尔朱焕今日是冒险入庄来见。
  既然尔朱焕将李善视作亲人,那李善又怎么会将尔朱焕视为外人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