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64节(3 / 4)
李世民当然希望裴世矩滚蛋,但不能是被逼走的,一旦裴世矩陷入绝望,那样的代价,李世民未必付不起,李善也未必付不起……但却一定会惹出一场本没有必要的大风波,使得夺嫡再生变数。
平阳公主自然听不懂这句“任其择之”,却盯着李世民发问:“若是突厥大举南侵,一旦有变,裴世矩在京,难道不怕生变吗?”
安静了会儿之后,柴绍开口了,“若是有变,秦王再度领兵上阵,太子更加不敢妄动。”
平阳公主一怔,这才发现自己考虑不周,一旦李世民领兵,那就是龙归大海,太子什么都不敢做……除非李世民败北而且身死突厥马蹄之下,否则会师轻轻一击,东宫势力必然土崩瓦解。
这时候,李善突然起身,同时拉起了平阳公主,“三姐,先回吧。”
“你……”
“先回吧。”李善推着平阳公主的肩膀,低声道:“放心吧。”
平阳公主不得已离开,还回头瞪了眼李世民,“怀仁若有差池,只管寻你的不是。”
看着胞姐离开的背影,李世民也是无语,一旁的李善冲着柴绍挤眉弄眼,“三姐夫往日辛苦了。”
“平阳一向恭谨有礼。”柴绍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谁都不信的话。
李善嘿嘿道:“那明日请陛下,或他日请秦王殿下亲询三姐,可否赐霍国公姬妾十名。”
“李怀仁!”柴绍怒目而视,“你是在陛下那儿受的气!”
李世民抽抽嘴角,“父亲只怕不敢……怀仁别指望孤……孤更是不敢。”
“殿下怎能如此?!”李善正色道:“当年在下由岭南启程北上,途中尽听闻,大唐秦王殿下,胆略无双……”
“罢了,罢了!”李世民摆手道:“大业十二年,父亲攻魏刀儿,陷入阵中,孤率军进击,却难以破阵,三姐催促步卒赶至,方能解围,战后三姐不顾父亲相劝,责二十杖。”
“大业十二年?”李善在心里默算了下,“那时殿下才十六岁呢,三姐也太不讲道理了。”
柴绍、李世民都递去一个了然的眼神,现在的平阳公主已经收敛很多了,当年不讲道理的时候多了去。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选将
刚刚开始正式议事,李世民就再一次在心里感慨,都说李善情义无双,的确如此,因为身边亲卫折损,满庄挂白,至今仍然深恨李靖,扬言此生不忘……即使他与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其他人都交好,甚至是至交好友。
李世民也心里有数,李靖与李善此生都难以携手,这是一种政治默契,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靖表现出来的大都是态度,而李善表达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情绪。
好像相似,实则大有区别。
杨文干谋逆尘埃落定之后,李善先后为魏征、李乾佑、薛万彻求情后,而今天他又以委婉的口吻为冯立求情……李世民知道,其实李善与冯立之间,不像与魏征那样交情深厚,不像与李乾佑那样是通家之好,也不像与薛万彻那样曾经并肩血战,冯立仅仅是去年在李善麾下为部将而已。
李善欣赏冯立的才能,更欣赏冯立在泾州大捷中两度援手段志玄,虽然没有说出口,却显然是不希望冯立被直接卷入即将而来的最后夺嫡之战,所以才特地请调冯立转入灵州军中。
李世民自无不可,这也是针对东宫的……没了薛万彻,没了冯立,李高迁被罢职,罗艺被驱逐出京,不信裴世矩还有啥咒念!
此外,同时补入灵州军的还有去年参与泾州、原州、灵州几场战事的将领,康国公史大奈、姑臧郡公段志玄都是旧将,另外右武卫将军侯君集也会入灵州军。
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洛阳那边已经抽调将领兵力北上了,领兵者是屈突通,长安这边倒是不太缺人手,虽然尉迟恭要补入延州军,但还有秦琼、程咬金、黄君汉、王君廓、丘行恭等大将,中下层的将校就更多了。
“对了,代国公李药师前几日上书,请调泌水县公转入延州道。”李世民轻声道:“任城王弟还来信抱怨呢。”
“泌水县公?”李善呆了呆才反应过来,不由得噗嗤笑道:“李药师啊李药师!”
李世民也忍不住笑了,“顾集镇外,泾州大战,再到灵州大捷,生擒梁师都……”
所谓的泌水县公就是张宝相,如今此人因为李善的几度褒奖,在长安名气不小,被称为“福将”。 ↑返回顶部↑
平阳公主自然听不懂这句“任其择之”,却盯着李世民发问:“若是突厥大举南侵,一旦有变,裴世矩在京,难道不怕生变吗?”
安静了会儿之后,柴绍开口了,“若是有变,秦王再度领兵上阵,太子更加不敢妄动。”
平阳公主一怔,这才发现自己考虑不周,一旦李世民领兵,那就是龙归大海,太子什么都不敢做……除非李世民败北而且身死突厥马蹄之下,否则会师轻轻一击,东宫势力必然土崩瓦解。
这时候,李善突然起身,同时拉起了平阳公主,“三姐,先回吧。”
“你……”
“先回吧。”李善推着平阳公主的肩膀,低声道:“放心吧。”
平阳公主不得已离开,还回头瞪了眼李世民,“怀仁若有差池,只管寻你的不是。”
看着胞姐离开的背影,李世民也是无语,一旁的李善冲着柴绍挤眉弄眼,“三姐夫往日辛苦了。”
“平阳一向恭谨有礼。”柴绍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谁都不信的话。
李善嘿嘿道:“那明日请陛下,或他日请秦王殿下亲询三姐,可否赐霍国公姬妾十名。”
“李怀仁!”柴绍怒目而视,“你是在陛下那儿受的气!”
李世民抽抽嘴角,“父亲只怕不敢……怀仁别指望孤……孤更是不敢。”
“殿下怎能如此?!”李善正色道:“当年在下由岭南启程北上,途中尽听闻,大唐秦王殿下,胆略无双……”
“罢了,罢了!”李世民摆手道:“大业十二年,父亲攻魏刀儿,陷入阵中,孤率军进击,却难以破阵,三姐催促步卒赶至,方能解围,战后三姐不顾父亲相劝,责二十杖。”
“大业十二年?”李善在心里默算了下,“那时殿下才十六岁呢,三姐也太不讲道理了。”
柴绍、李世民都递去一个了然的眼神,现在的平阳公主已经收敛很多了,当年不讲道理的时候多了去。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选将
刚刚开始正式议事,李世民就再一次在心里感慨,都说李善情义无双,的确如此,因为身边亲卫折损,满庄挂白,至今仍然深恨李靖,扬言此生不忘……即使他与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其他人都交好,甚至是至交好友。
李世民也心里有数,李靖与李善此生都难以携手,这是一种政治默契,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靖表现出来的大都是态度,而李善表达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情绪。
好像相似,实则大有区别。
杨文干谋逆尘埃落定之后,李善先后为魏征、李乾佑、薛万彻求情后,而今天他又以委婉的口吻为冯立求情……李世民知道,其实李善与冯立之间,不像与魏征那样交情深厚,不像与李乾佑那样是通家之好,也不像与薛万彻那样曾经并肩血战,冯立仅仅是去年在李善麾下为部将而已。
李善欣赏冯立的才能,更欣赏冯立在泾州大捷中两度援手段志玄,虽然没有说出口,却显然是不希望冯立被直接卷入即将而来的最后夺嫡之战,所以才特地请调冯立转入灵州军中。
李世民自无不可,这也是针对东宫的……没了薛万彻,没了冯立,李高迁被罢职,罗艺被驱逐出京,不信裴世矩还有啥咒念!
此外,同时补入灵州军的还有去年参与泾州、原州、灵州几场战事的将领,康国公史大奈、姑臧郡公段志玄都是旧将,另外右武卫将军侯君集也会入灵州军。
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洛阳那边已经抽调将领兵力北上了,领兵者是屈突通,长安这边倒是不太缺人手,虽然尉迟恭要补入延州军,但还有秦琼、程咬金、黄君汉、王君廓、丘行恭等大将,中下层的将校就更多了。
“对了,代国公李药师前几日上书,请调泌水县公转入延州道。”李世民轻声道:“任城王弟还来信抱怨呢。”
“泌水县公?”李善呆了呆才反应过来,不由得噗嗤笑道:“李药师啊李药师!”
李世民也忍不住笑了,“顾集镇外,泾州大战,再到灵州大捷,生擒梁师都……”
所谓的泌水县公就是张宝相,如今此人因为李善的几度褒奖,在长安名气不小,被称为“福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