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7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道理,朱氏是想不到的,是凌敬登门,和李善一起,一五一十剖析给朱氏听的。
  李善一边随口安慰着母亲,一边在心里想着今日舅舅说的那些话。
  尔朱焕已然下了决心,自己就找个机会遁走,隐居江南,只要将尔朱姓氏改掉,应该是安全的。
  尔朱焕和李善心里都有数,用齐王与封伦暗中勾结为理由糊弄过去只是暂时的,背叛虽然不是尔朱焕的本意,甚至是李善力挽狂澜的关键,但在秦王那边,污点是永远洗不干净的。
  李善对这个方案既不赞同,也没有反对,但提出等太子败北之后。
  李善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从仁智宫回长安也不过就七八天,但这七八天内,李善还是挺忙的。
  刚开始忙着备战突厥,虽然李善不能领兵,但将校调配以及兵力布置,以及代洲、灵州两地的很多事情,李渊、李世民都要参考李善的意见。
  这么忙碌,还要抽空去指导下阎立本的画技,还抽出时间去见了一次舅父尔朱焕。
  不过李善略为有些意外,没想到三舅尔朱义琛并不知道舅舅尔朱焕为秦王一脉这件事。
  关于尔朱义琛,朝中如今也没有具体的安排,说起来三舅也挺倒霉的,启程之后刚到长安,仁智宫就兵变了,之后北衙禁军、十二卫以及灵州道、延州道、代洲都发生了变动,但三舅啥好处都没捞到。
  这其中李善也是使了些手段的,比如薛万彻、冯立为代表的东宫将校陆陆续续被李善、李世民送出了长安。
  李渊对此是持支持态度的,就是他亲自将罗艺赶到陇右道的。
  其实尔朱义琛也想过外放,就像冯立那样外放灵州或者延洲,李善是肯定帮的上忙的,而且还是说话很有分量的,当然了,也有其外放避祸的意思。
  而且尔朱义琛虽然是东宫一脉,但与太子的渊源不深,关系不算近,自身还是李善的旧部,按道理来说通过这层关系外放应该不难,他是代州诸将中不多的既参与雁门大捷也参与了顾集镇大捷的将领,另两个是苏定方与刘世让。
  但李善没有答应,甚至他寻找机会与尔朱焕见一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尔朱义琛如何安置。
  其实李善没有答应,并不是出自他的本意,反而是尔朱焕的要求。
  为什么?
  在罗艺被驱逐,李高迁被免职,冯立、薛万彻被外放的情况下,在军中本无威望的太子实际上手中没几个派的上用场的将领,仅有的几个……史万宝战死河北,任瑰亡于灵州,随之葬送的还有李建成好不容易聚拢来的军中将校。
  在这种情况下,在代州屡立功勋,曾经在崞县一战中立下大功得李渊赞誉,而且因为与秦王心腹张公瑾发生矛盾,被代国公李药师赶回来的尔朱义琛很可能会得到太子的重用。
  说白了,就是很可能会被裴世矩盯上,成为东宫异动的关键人物。
  但偏偏尔朱义琛本人又不是李建成的嫡系,很可能成为工具人而不是主要的谋划者。
  最关键的是,有尔朱焕这个秦王安插进来的棋子,而且尔朱焕又得到了李建成的全盘信任……可以说,如果东宫想要有什么谋划,不可能逃得出李善的眼睛。
  一旦发现局势不妙,李善即使不能提前动手,也有足够的后手来解决……最直接的,让尔朱焕暗中劝说三舅倒戈就行了,尔朱焕很确定的告诉外甥,他有足够的把握。
  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李善没发现有什么大的错漏,当然了,很多事情是要临时才能做出决定的,万一漏出了狐狸尾巴……自己也肯定是被逼无奈,李世民也应该不会穷追不舍。
  什么狐狸尾巴?
  万一自己与尔朱焕、尔朱义琛之间的亲戚关系被发现了,李世民肯定会浮想联翩,正是尔朱焕向太子举告,而李善也很可能是因此而急奔仁智宫。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肯定会顺着这条线想到玄武门守将常何……因为李世民已经迁居出宫,所以常何并没有被踢走。
  常何倒是其次,李世民真正想到的应该是常何身边的马周,如马周、尔朱焕、尔朱义琛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