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者,数万大军兵临长安城下,逼迫大唐交出魏嗣王李怀仁的头颅。
  想到这儿,都布可汗脸色转为阴霾,这两年他与很多的唐军将领都有过交手,但不得不承认,魏嗣王李怀仁是最出色的一个……即使不论私仇,只论公,也要斩下此人头颅。
  战局越来越向着突厥有利的一方倾倒,常达率唐军步卒且战且退,勉强保持建制,要不是突厥都是轻骑兵,冲击力不够,早就冲散了唐军的阵型,但即使如此,地上也满是唐军士卒的尸首。
  侧面的陇州总管李孟尝麾下也不过三千士卒,其中五六百骑兵,李孟尝亲率骑兵数度冲锋,但都布可汗从正面抽调兵力,试图绕过陇州府兵,逼得李孟尝手忙脚乱。
  就在战局最为危险的时刻,也是夜幕即将降临的当口,数千唐骑援军终于赶到了。
  秦琼率五百骑兵截住了绕过陇州府兵的数百突厥,尉迟恭率近千骑兵从另一侧支援正在崩溃边缘的岐州府兵。
  苏定方并没有动作,而是从怀中取出一支望远镜仔细观望战局,虽然夜幕即将降临,但苏定方运气不错。
  “范十一,你率百骑向西北防线探查。”
  “是。”
  苏定方接过亲卫递来的马槊,高举过顶,斜斜指向了西北方向某处。
  有些可惜,都布可汗在心里盘算着,虽然陇州、岐州近乎空虚,但也证明了一件事,长安得到战报的消息非常迅速……不过这也不意外,虽然两日之内陷凉州,破兰州,入关内,一路杀到京兆附近,当唐军也不傻。
  按照那份情报所述,京兆内的兵力不会超过两万,即使是临时征召,兵力也不会超过四万,而河东抽调兵力回援长安是需要时间的,至于延州道那边自己也有安排,还有机会,等着后续主力赶到之后……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闪现,正准备让侍卫吹响收兵号角的都布可汗眼角跳动不已,一彪千余唐骑突然离开战场,向着山丘这边杀来。
  “一定是李怀仁!”都布可汗好悬脱口而出,即使不是李怀仁,也一定是他的亲信!
  那厮只会玩直取中军这一个招数吗?
  都布可汗咬的牙口生疼,偏偏今日金城关下一站是以突厥为主力,虽然近乎全歼三万唐军,但受损不少,自己只挑选了四千骑兵追击,几乎所有的兵力都放出去了,身边只剩下百余侍卫。
  自己明明没有立起汗旗,这股唐骑为什么非要杀向这儿?
  呃,苏定方其实也看的模模糊糊,只是揣测黑压压的人群正在观望战局,有可能是什么重要人物,试着率骑兵突击,现在的局势是,必须扰乱突厥骑兵的意图,才能让陇州、岐州的府兵从容撤退,而且还要收拾战场。
  但很快,苏定方就确定了,的确是重要人物。
  战阵中,突厥骑兵一日两战,又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唐骑却是养精蓄锐,再加上唐骑本来就在正面冲击搏杀上占据优势,导致苏定方的行军速度很快。
  但这时候,急促的号角声猛然响起,左右正在与陇州、岐州兵力纠缠的几股突厥骑兵脱离战阵,已经向苏定方靠拢了过来。
  苏定方见状大喜过望,这是不打自招啊,立即指挥两员将领率军往两侧略作纠缠,自率两百骑兵提高马速,向着山丘方向疾驰而去。
  都布可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不敢再耽搁了,调转马头下了山丘,准备绕道西北方向,与正面战场的主力汇合。
  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虽然因为夜幕的降临导致都布可汗的撤离并不被所有人看见,但苏定方可以喊啊,而且他差不多能确定被自己咬着尾巴追杀的就是都布可汗。
  狂追途中,不断有突厥骑兵被射落下马,苏定方清晰的看见这些突厥人手持铁矛,这在阿史那一族中是只有王帐兵才有的待遇。
  “阿史那·社尔已死!”
  “阿史那·社尔已死!”
  前方的都布可汗心头大恨,却没有开口辩驳,而是加快马速,只要能与主力汇合,那就安全了。
  但两百骑兵同时的放生高呼却彻底扰乱了战局,解除陇州府兵危机的秦琼与李孟尝当机立断,率近千骑兵向北,另一侧的尉迟恭更是大胆,居然放着正陷入崩溃边缘的岐州府兵不管不顾,率近千唐骑绕行,从侧翼猛攻。
  两个方向的夹击,加上苏定方还在咬着都布可汗尾巴,三千余突厥骑兵虽然没有崩盘,但也陷入了混乱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