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兆如果真的兵力不足,自己说不定能穿插到长安城下,说不定还能各个击破赶来的援兵。
  但如果大唐真的内乱已止,裴世矩授首,各地的唐军赶来,会不会缠住自己,让自己葬身京兆?
  李善说得嘴干,现在的局势摆在这儿,能拖一天就拖一天,不然昨日黄昏时分就可以阵前叙话了……
  李靖那个王八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胡骑穿插到京兆北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现在只能拖延时间,等待河东援兵赶到,如果能分化突厥、薛延陀那是最好……不过李善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薛延陀都杀到京兆了,难道夷男会觉得还有缓和关系的可能吗?
  各种各样的念头在李善脑海中闪过,他突然笑着看向夷男,“其实延州步卒南下还有几日,而南下来援的延州骑兵并不多,夷男兄可知为何?”
  不等夷男作答,李善就主动说:“如今延州道行军总管乃是原代州总管李靖,此人与在下有仇……当年顾集镇一战后,在下夺军进击,苍头河畔大捷。”
  “自那之后,李靖日日夜夜想着建功立业,十月初五,此人遣派数千骑兵北上……”
  “社尔兄,你觉得他们去了哪儿?”
  都布可汗冷冷的看着李善,“纵使你李怀仁巧舌如簧,亦当有一战!”
  “哈哈哈,若是没料错,应该是去了定襄。”李善像是没听到似的,向着夷男大笑如此说道。
  李善突然正色道:“夷男兄,些许不快之事,尽可弃之,陛下亦不会怪责。”
  “此战延绵数千里之遥,河北、河东、关内、陇右,大唐元气大伤,只怕难以覆灭突厥,你觉得恢复元气后的大唐,会选择谁作为目标?”
  李善的两句话让夷男脸色微变,这两句话一为柔,一为刚,一为笼络,一为威胁。
  所谓的前事尽可弃之,无非说得就是已经被杀的唐朝使者,李善给出了李渊不会怪责的承诺……虽然是口说无凭。
  而后一句话带着赤裸裸的威胁,如果大唐此战元气大伤,他日攻伐突厥无力,很可能会将复仇的目标放在关键时刻大举南下的薛延陀身上。
  突厥与铁勒诸部之间的关系早就破裂了,不然李渊也不会遣派使者试图册封夷男可汗,到那时候,难道夷男指望突厥伸出援手吗?
  李善抚了把胯下坐骑,最后看向了都布可汗,“当年太极殿上,孤曾言,倒要看看颉利可汗能比其子高明几分!”
  “阿史那·社尔,你且来攻!”
  “倒要看看你这个数度败在孤王手中的突厥可汗,能不能生离唐土!”
  差不多大半个时辰,总领中军的秦琼终于看到李善回来了,松了口气迎了上去,“殿下,如何?”
  李善脸上带着笑容,却翻了个白眼,“难道叔宝兄指望孤三言两语说得他们退兵?”
  “终究还是要开战的。”
  秦琼点点头,这个他有心理准备,“适才斥候回报,已经有突厥斥候越过泾河。”
  “难免的。”李善叹道:“李药师那厮……胡骑必然穿插京兆北部,不过今日在这儿还是得有一战。”
  “越过泾河,就是醴泉县,往东就是云阳县、泾阳县,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秦琼脸色也很是难看。
  这时候范十一疾步赶上来,低声道:“泾河上游十余里处,突厥以羊皮筏子搭建桥梁。”
  李善并不意外,延州骑兵没能大举南下,自己也无计可施,突厥不可能不穿插……而且就武功县、礼泉县的地势,也不适合大规模作战,特别是骑兵。
  自己说了那么多,其实主要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拖延时间,其二是让薛延陀首领夷男心中起疑。
  “准备吧,中军进退行止,皆由叔宝兄令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