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796节(2 / 4)
殷或似乎知道他们在苦恼什么,扭头和周满道:“现在你们医署在做的成药就不错,我听钱先生说,你们刚送出去的药赚回来的钱可不少,尤其是那叫青霉素的药物。”
白善就好奇的问:“账是平的吗?收支如何?”
周满道:“如果是以这几个月的收支来看,收入且在支出之上,但以全年来看,收入不抵支出,而且还有青州城的医署呢,因为田大夫他们都在北海县,所以对外的成药订单都是我们这边做的。”
收入自然也都走的北海县医署的账目。
殷或还在皱眉,白善已经看着周满的脸色问,“你想看病收钱了?”
周满又点头,却又摇头。
旁听的白二郎忍不住问,“这是收还是不收啊?不过之前没收,现在收的话,会不会被扔石头?”
白善点头,也看着周满。
“医署最主要的还是面对穷人,”周满道:“在创建之处便是属于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目的就是让本来看不起病的病人来治病,暂时还是不收费,就算将来收费,太医署也应该是根据药材来收费,比如一些药材是固定免费的,一些药材可以半免费,还有一些则是照着原价收费。”
周满挥手叹气道:“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且不知将来是什么情况呢。”
白善沉思道:“成药的收益很关键……”
他目光幽深,“就看明年秋后了。”
殷或好奇的问:“秋后什么?”
白善:“秋后粮食的收成。”
殷或不太明白这和医署有什么关系,正要再问,郑氏惊呼一声,大家立即扭头看去,就见她和小钱氏手扶着手,脚和裤腿都被冲上来的浪花给拍湿了,但小钱氏的右手还捏着一只大螃蟹,郑氏在一旁惊叫,伸着手想去帮忙抓又一脸害怕的样子。
第3093章 渔村后路
周满愣了一下立即道:“这时候的螃蟹好吃吗?”
白善已经快步跑上去,解了披风丢给丫头,连忙上前拉了俩人,“母亲,大嫂,这时候不能受寒,你们快回车上去暖脚。”
周满这才回神,连连点头,“对,不能受寒。”
白二郎的目光也从螃蟹上移开,但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海蟹比河蟹大好多呀,今年中秋我们好似没有吃螃蟹。”
周满和明达都怀孕了,他们为了建造码头到处拉拢人才,也早忘了吃喝,要不是这会儿看见,他们哪里想得起海蟹和河蟹竟然还不一样。
殷或见他左张右望,便道:“这儿没有渔民,还是让护卫去问话吧,我们先回别院。”
白二郎的别院早就建好了,不过他们也没让工匠回京,而是拉到另一个地方去建造纸坊了。
别院距离码头不是很远,赶马车的话一刻钟左右就能到,因为现在四野空旷,所以站在码头上可以远远看见他们的别院。
而别院在高一些的地方,起伏向上,远远看着似乎是在一个半山坡上,可以眺望海面,工匠还给他们修建了观景楼,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有三层,却是这附近最高的楼,所以一览无遗。
别院建好有一个来月了,但他们没来住过,此时倒是方便了大家。
他们今天上午到的时候下人已经进去收拾和准备,白善扶着郑氏和小钱氏上车,让丫鬟将她们的鞋袜去了,拿披风将脚包上,转身则去接周满。
回到别院,周满便让西饼去熬驱寒汤,“多放点姜和红糖,辣辣的,驱寒效果特别好。”
西饼应下。
周满就去看郑氏和小钱氏,俩人已经换了衣服,脸色还是红润的,虽然后面感觉到冷,但一上马车便脱掉了湿的鞋袜包上披风,所以并没有受寒。 ↑返回顶部↑
白善就好奇的问:“账是平的吗?收支如何?”
周满道:“如果是以这几个月的收支来看,收入且在支出之上,但以全年来看,收入不抵支出,而且还有青州城的医署呢,因为田大夫他们都在北海县,所以对外的成药订单都是我们这边做的。”
收入自然也都走的北海县医署的账目。
殷或还在皱眉,白善已经看着周满的脸色问,“你想看病收钱了?”
周满又点头,却又摇头。
旁听的白二郎忍不住问,“这是收还是不收啊?不过之前没收,现在收的话,会不会被扔石头?”
白善点头,也看着周满。
“医署最主要的还是面对穷人,”周满道:“在创建之处便是属于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目的就是让本来看不起病的病人来治病,暂时还是不收费,就算将来收费,太医署也应该是根据药材来收费,比如一些药材是固定免费的,一些药材可以半免费,还有一些则是照着原价收费。”
周满挥手叹气道:“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且不知将来是什么情况呢。”
白善沉思道:“成药的收益很关键……”
他目光幽深,“就看明年秋后了。”
殷或好奇的问:“秋后什么?”
白善:“秋后粮食的收成。”
殷或不太明白这和医署有什么关系,正要再问,郑氏惊呼一声,大家立即扭头看去,就见她和小钱氏手扶着手,脚和裤腿都被冲上来的浪花给拍湿了,但小钱氏的右手还捏着一只大螃蟹,郑氏在一旁惊叫,伸着手想去帮忙抓又一脸害怕的样子。
第3093章 渔村后路
周满愣了一下立即道:“这时候的螃蟹好吃吗?”
白善已经快步跑上去,解了披风丢给丫头,连忙上前拉了俩人,“母亲,大嫂,这时候不能受寒,你们快回车上去暖脚。”
周满这才回神,连连点头,“对,不能受寒。”
白二郎的目光也从螃蟹上移开,但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海蟹比河蟹大好多呀,今年中秋我们好似没有吃螃蟹。”
周满和明达都怀孕了,他们为了建造码头到处拉拢人才,也早忘了吃喝,要不是这会儿看见,他们哪里想得起海蟹和河蟹竟然还不一样。
殷或见他左张右望,便道:“这儿没有渔民,还是让护卫去问话吧,我们先回别院。”
白二郎的别院早就建好了,不过他们也没让工匠回京,而是拉到另一个地方去建造纸坊了。
别院距离码头不是很远,赶马车的话一刻钟左右就能到,因为现在四野空旷,所以站在码头上可以远远看见他们的别院。
而别院在高一些的地方,起伏向上,远远看着似乎是在一个半山坡上,可以眺望海面,工匠还给他们修建了观景楼,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有三层,却是这附近最高的楼,所以一览无遗。
别院建好有一个来月了,但他们没来住过,此时倒是方便了大家。
他们今天上午到的时候下人已经进去收拾和准备,白善扶着郑氏和小钱氏上车,让丫鬟将她们的鞋袜去了,拿披风将脚包上,转身则去接周满。
回到别院,周满便让西饼去熬驱寒汤,“多放点姜和红糖,辣辣的,驱寒效果特别好。”
西饼应下。
周满就去看郑氏和小钱氏,俩人已经换了衣服,脸色还是红润的,虽然后面感觉到冷,但一上马车便脱掉了湿的鞋袜包上披风,所以并没有受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