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实话,有前车之鉴,顾云瑶毫不惊讶她会这么做,毕竟她曾是两只眼睛都快长在表哥以及纪凉州身上的人。
  如今家塾里面除了少爷们那边,就她还有梅姐儿两个女学生了,先生本来很器重她,五年前才教她识文认字的时候,发现她的资质很好,顾云瑶再怎么伪装,也逃不过阅文无数,识人也无数的杜老先生杜名远,发现她根本就是假装自己不会写字。
  如今说到她就唉声叹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情势。
  并不是她不想学,而是先生介怀她们都是女学生,不肯教一些更复杂的东西。譬如八股文章的作法。
  顾云瑶也知道她没必要学,可课程实在无聊,且叫杜先生帮忙打听那样事时,杜老先生竟然不愿相帮。
  顾云瑶求了好几次都无果,便不找他了。此刻听到桃枝还在说:“如今杜老先生去了老太太那里告状,二爷今日若是下朝归家了,也能听到同样的话。”
  她看到顾云瑶一点不担心的样子,就是着急:“姐儿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若是二爷怪罪下来可怎么好?”
  顾云瑶听了垂下眼,悠悠地叹了口气,反正四下无人,她也打开了话匣子:“先生什么时候肯帮我,我什么时候就好好去进学。”
  了不起,桃枝见她居然敢威胁先生,抿抿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同时她也不知道姐儿到底想叫先生帮什么忙。
  四下里确实是静,只有偶尔锦鲤出水面,张嘴吐泡泡的声音,以及四面轻纱拂过小亭四根柱壁摩挲出来的声响。顾云瑶说的声音不大,但在极静的周围听得清晰无比,有人没忍住在附近轻轻笑出了声。
  还是个男人的声音。
  第71章
  大概是觉得笑她们很不礼貌吧, 稍稍笑过以后, 那个笑声就此打住。
  桃枝心里咯噔一声,这声音听也未听过,不是很熟悉, 绝非出自大房的两位少爷, 且他们两个人如今正在家塾里进学。莫非是哪个不懂事的家仆在偷听她们说话?
  她偏头看向顾云瑶,顾云瑶还兜着手里的吃食在喂鱼,看起来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桃枝直接喝了对方一声:“哪里来的不懂事的,二小姐在这里喂鱼,也不知道要避开一下!”
  对方大概也觉得这么偷听不太好, 下一刻, 从十步远的假山后面转出一个青年, 身穿一件靛蓝色的团纹长衣,腰束着一条月白色绣有腾云祥纹的宽腰带, 佩饰倒也是好风雅, 腰间挂了一个雕刻成貔貅形状的玉佩,这貔貅的末梢缀了一个红珊瑚小珠子,蓝色的穗子便从红珊瑚小珠子上面垂了下来。
  昨夜才下过雨的, 假山后面一片青草湿泥地,他应该在那边偷听了很久,脚上的一双锦靴已经沾了一些泥。
  青年大步走出来,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高束起来, 用小银冠箍住。
  面容似笑非笑的, 几分文人的风雅气度, 硬是被他脸上挂着的笑容勾绘成一副痞气风流的情状。
  他嘴角深深嵌了笑意,目若朗星,一番风流神采叫桃枝看了都觉得有些害臊。
  “在下杜齐修,不知小姐芳名。”
  说着便向凉亭里面的顾云瑶作了一个揖。
  至此,顾云瑶才抬起脸,转身望向他,同时把手里兜着的所有鱼食全部抛到了小池塘边上。
  杜齐修这个名字她实在太有印象了,不仅有印象,甚至她早在几年之前就很期待能见到这个人。
  因为这个人在十几年后,与哥哥顾峥参加了同一届会试,两个人同为文官。
  杜齐修是杜老先生杜名远老来得子的孩子,到了年近四十才有的他,家中排行最小。在以科举为主力选官的大孟朝里,每一届殿试都会角逐出一名状元出来,身为状元这种事本身已经不稀奇了,真正让不少文人心生向往,甚至是心生嫉妒的存在,是连中三元这种事。所谓三元,就是在乡试的统考里第一名的解元,会试科考里的第一名会元,殿试得皇帝钦点,得众大臣欣赏的第一名状元。
  连中三元者,可能几百年期间都难以出一例。偏偏被顾峥拿到了。解元会元以及状元及第。至于第二名榜眼,则是落在杜齐修的身上。
  顾云瑶以往很多次从顾峥的口里听说杜齐修这个人的名字,于是牢牢记住了,不过他们两个人分属不同的官职部门。顾峥先是到了六部之首的吏部,杜齐修则进了兵部,虽然是能捞到油水的武选司,以后往上攀爬的风险也很大——有时候武官里面抽不出人来了,也会派个把文官,比如兵部尚书或者侍郎出去做将领,指挥打仗。
  顾云瑶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位未来炙手可热的榜眼大人,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居然长得……如此轻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