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4)
宋怀颜笑道:“怎么,嫌少呀?那就再多抄十遍吧。”
“别别别!”小胖墩吓坏了,“先生,就二十遍吧!不多不少刚刚好,和我家养的鸡鸭一样数目,好记。”
听到王小胖的话,在座的孩子们都哄堂大笑起来,就连宋怀颜也忍俊不禁。
半年前离开皇宫后,她跟着红烛回到了红烛的老家,江南的一个乡村小镇。
红烛家里只有她一个哥哥和嫂子,父母早些时候都去世了。她对她兄嫂以及村子里的其他人称宋怀颜是她在宫里当差时的姐妹,地位要高她一些,知书达理,出宫后无家可归。
宋怀颜在离开京城前得到了一笔不菲的盘缠,来自叶绮遥。到达江南后,她身上的银两还剩下很多,就在村里买了一座宅子,又修了一个书堂,由她当老师。
村里人一听教书的女先生是宫里的人,收费又很白菜价,所以都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过来读书,想让自己的儿女也跟着开开眼。
“先生!那个‘君子’又来了!”坐在窗外的刘小二忽然喊了起来,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宋怀颜抿了抿嘴,抬眼望去,只见书堂外的柳树下站着一个身材颀长的男子,白衣翩翩,面如冠玉,俊秀儒雅,正朝她这边微笑。
四目相对,她的脸上不自觉地染上两朵红云,赶忙把头偏了过去。
小胖墩新奇地看着宋怀颜脸红的样子,叫起来:“哇!先生脸红了!先生脸红了!”
他这么一说,书堂里的其他男孩子也跟着起哄。
宋怀颜气笑地瞪了他一眼,转身对一个女孩子道:“小婷,带着大家再背会儿诗,我先出去一下。”
名叫小婷的女生乖巧地回答:“好,先生!”
可谁料宋怀颜刚走到江泊铭的面前,身后就又传来了书堂整齐的读书声,念的却不再是之前的那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听到孩子们读的内容,宋怀颜一个跄踉,险些平地摔跤。
——好在有江泊铭伸手扶住了她。
“怎么这么不小心?”江泊铭眼波如春水,唇角笑意融融,正盯着她看。
宋怀颜发窘道:“我……”
“哇先生跌进了‘君子’的怀里呢!”
“先生先生!你就是窈窕淑女吧”
“哇——”
听到身后响起的孩子们的起哄声,宋怀颜脸都红到耳根子里了,她急忙想要挣开江泊铭的手,可奈何怎么弄就是甩不开,江泊铭紧紧地抓着她不放手。
她气恼地抬头瞪向江泊铭,没想到对方正无比淡定从容地看着她,眼底的笑意愈发明显。
宋怀颜避开与江泊铭的直接对视,道:“你……你还不赶快把手放开?”
江泊铭笑着问道:“他们为什么叫我‘君子’?”
宋怀颜解释道:“上次教他们的诗里正好有‘君子之风’这个词,刚说完意思,你就来了,他们觉得你挺贴合他们心里君子的形象的,之后就一直用这个代称你。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江泊铭挑眉道:“那先生你觉得在下符合吗?”
宋怀颜道:“你再不放手,别说君子了,我可要喊你登徒子了!” ↑返回顶部↑
“别别别!”小胖墩吓坏了,“先生,就二十遍吧!不多不少刚刚好,和我家养的鸡鸭一样数目,好记。”
听到王小胖的话,在座的孩子们都哄堂大笑起来,就连宋怀颜也忍俊不禁。
半年前离开皇宫后,她跟着红烛回到了红烛的老家,江南的一个乡村小镇。
红烛家里只有她一个哥哥和嫂子,父母早些时候都去世了。她对她兄嫂以及村子里的其他人称宋怀颜是她在宫里当差时的姐妹,地位要高她一些,知书达理,出宫后无家可归。
宋怀颜在离开京城前得到了一笔不菲的盘缠,来自叶绮遥。到达江南后,她身上的银两还剩下很多,就在村里买了一座宅子,又修了一个书堂,由她当老师。
村里人一听教书的女先生是宫里的人,收费又很白菜价,所以都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过来读书,想让自己的儿女也跟着开开眼。
“先生!那个‘君子’又来了!”坐在窗外的刘小二忽然喊了起来,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宋怀颜抿了抿嘴,抬眼望去,只见书堂外的柳树下站着一个身材颀长的男子,白衣翩翩,面如冠玉,俊秀儒雅,正朝她这边微笑。
四目相对,她的脸上不自觉地染上两朵红云,赶忙把头偏了过去。
小胖墩新奇地看着宋怀颜脸红的样子,叫起来:“哇!先生脸红了!先生脸红了!”
他这么一说,书堂里的其他男孩子也跟着起哄。
宋怀颜气笑地瞪了他一眼,转身对一个女孩子道:“小婷,带着大家再背会儿诗,我先出去一下。”
名叫小婷的女生乖巧地回答:“好,先生!”
可谁料宋怀颜刚走到江泊铭的面前,身后就又传来了书堂整齐的读书声,念的却不再是之前的那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听到孩子们读的内容,宋怀颜一个跄踉,险些平地摔跤。
——好在有江泊铭伸手扶住了她。
“怎么这么不小心?”江泊铭眼波如春水,唇角笑意融融,正盯着她看。
宋怀颜发窘道:“我……”
“哇先生跌进了‘君子’的怀里呢!”
“先生先生!你就是窈窕淑女吧”
“哇——”
听到身后响起的孩子们的起哄声,宋怀颜脸都红到耳根子里了,她急忙想要挣开江泊铭的手,可奈何怎么弄就是甩不开,江泊铭紧紧地抓着她不放手。
她气恼地抬头瞪向江泊铭,没想到对方正无比淡定从容地看着她,眼底的笑意愈发明显。
宋怀颜避开与江泊铭的直接对视,道:“你……你还不赶快把手放开?”
江泊铭笑着问道:“他们为什么叫我‘君子’?”
宋怀颜解释道:“上次教他们的诗里正好有‘君子之风’这个词,刚说完意思,你就来了,他们觉得你挺贴合他们心里君子的形象的,之后就一直用这个代称你。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江泊铭挑眉道:“那先生你觉得在下符合吗?”
宋怀颜道:“你再不放手,别说君子了,我可要喊你登徒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