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嘴上不说,可一旦心中生出了这个想法,裴继安再看向沈念禾的时候,眼神里头就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要说是直勾勾地盯着,又还有两分克制,然则因有那克制包裹着,却又更显得温柔炙热,如同冰雪覆盖的山顶温泉水一般,冰寒之中另有热流,只要上头的冰再薄一点,就要喷薄而出。
  ***
  裴继安行事果断,他早就有了主意,也不等明日,当即就去找郭保吉。
  今日圩田、堤坝同时动工,虽然只是开个头而已,可郭保吉一来,所有仪式都要配上,人也要都召齐了听训。
  外头工地不比小公厅,人多且散,聚拢起来并不容易,一时上上下下都十分忙碌。
  正等着请风水先生看的时辰,郭保吉趁着这一点空隙,找了儿子同自己安排过来的几名亲信来给自己介绍小公厅当中的情况。
  他才捧着花名册看了没几页,本打算认真想想如何狠抓点卯考勤之事,那打算尚未成型,就听得外头报说裴继安来了。
  郭保吉当即把花名册放下,叫人让裴继安进来。
  他在军营里头习惯了纪律严明,手下个个都令行禁止,从未听说过上官来巡查时,下头个个哈欠连天,咳嗽四起,眼睛都睁不开,站得东歪西倒的。
  哪怕是面子样也要做足了吧?
  自己在时尚且这样,自己不在时又当如何?岂不是更为难看?
  如若他把纪律严格抓得起来,叫下头人人按时按量行事,每日早点卯前半个时辰到,中午趁着天亮,多做半个时辰,把事情挪到早间来做。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间从来都是人最清醒的时候,此时做事,想来能事半功倍,说不得还能叫进度快上数倍呢!
  左右也就忍这一个多月,如若做得快,还能更早完工,应当问题不大——以往的人哪个不是寅时甚至丑时末就起来打桩习武的?
  郭保吉先入为主,看到裴继安的时候,忍不住就踌躇满志起来,因旁边站着的一个是自己心腹,一个是自己儿子,俱是不用避让的,便直接道:“继安来得正好,我有个想法……”
  把自己想要提早点卯时间,设立巡岗人,中午减少半个时辰休息,晚上太阳落山才能走,每人每日按时按量完成算数进度等等,一一说了。
  又道:“虽是有些辛苦,可我自己私下算过,其实应当是没问题的,熬过这一两个月,将来能不能得大功,全看此一举了!叫他们忍一忍,拼一把,多少好事就在将来!”
  他口中说着,脸上都微微酡红起来。
  裴继安闻其言,察其行,实在颇有些感慨。
  对于郭保吉这个江南西路监司官来说,宣州三县圩田乃是百千年都难遇的大工程,既是碰上了,恨不得整个江南西路上上下下都呕心沥血,哪怕倒贴也得把这一处做好,一旦做好了,自然朝廷褒奖、官途恒通,名利双收之外,说不得还能名垂千古。
  然则对于下头人来说,这不过是个寻常差遣而已,比起日常的要更难更辛苦,虽然也许会有不错的回报,可那雨露均沾的好处并不十分丰厚,丰厚的又只能照拂极少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得的少,给的多,自然不可能做得到同他一般。
  想要人给你卖十分命,大方的人至少要给十二分的好处,遇得不大方的,多少也有个七八分,可论及此时,怕是两三分都未必有,谁都不是傻子,谁要理你。
  郭保吉自己拿着如此俸禄,又看着就在眼前的好处,就总觉得其余人应当同自己似的,如若做不到,就要发恼。
  当真被他折腾起来,怕是进度都要被拖慢。
  第235章 围魏救赵
  郭保吉并不是彭莽,他屡有功勋,出身大族,算得上是青云直上,在外还颇得名声,自负之余,无论行事也好、为人也罢,都有既定的框架在。
  他眼下只想盯着小公厅做出一番事情来,既然已经把目光投向点卯之事,想要叫其立即改弦易辙,并无可能。
  裴继安想了想,也不去解释,更不去劝说,只道:“此事自然重要,只是眼下另有两桩急的。”
  他面色十分凝重,道:“今日圩田、堤坝俱已动工,此时民伕尚只有千余人,小公厅中还能支应,可要按着原本计划,自明日起,便要多至三千人,复又明日,增至六千人,本要该商请建平县腾挪房舍三百间,另佐粮米,然则……”
  裴继安话一出口,甚至不用多做解释,郭保吉已经在心里把他没有说完的内容给补齐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