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燕燕 第303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学倒是清一色的男校,不是女学生少,而是几乎没有,这大概也跟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关。
  教会女中当时收女学生讲的是教导女人爱世人、爱善良、爱美好等等的美德,当然是拿圣经去教,说白了这并不是一个学知识的学校,而是学习如何做一个美好的女人的学校,这才吸引了众多家庭把女孩子送过去上学。
  入学后要学习的包括英语、宗教、写作、文学、音乐、艺术、绘画、舞蹈等课程也从另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日本因为比教会晚了一步,开的学校有些少,但女子中学和女子大学说的也是教导出更有教养的女人。当然在这里学的就是日语了,也有英语课,但没有特别开设的宗教课,改成了日本教育,以便令在这里上学的中国学生都能爱上日本。
  新浪潮鼓吹男女平等和女人也要受教育,但事实上根本没有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女子学校和收女人的学校,全都是外国人办的女子学校。直到近几年才有男女混校出现,但报纸上紧跟着就是大肆声讨男女混校带来的道德沦丧。
  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反而不能做。那些人只敢骂一骂自己的国人,对外国却连动一根手指头都不敢。
  考虑到现在的治安情况和环境压力,苏纯钧认为不应该允许女子学校开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