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燕燕 第3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波情报中,“兰花”的身份有了一定的揭示。
  首先,这个被捕的共**是一个男性,他是一个教师,平时写点文章,有许多师生朋友,他所掩护的这个人,必定不会是超出他的这个圈子的人。
  而教师的身份十分的优越,教师可以清贫度日,所以他可以接触社会上的穷苦人士,他可以自己逛大街,也可以自己买菜做饭。
  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共识,又让他可以越过阶级,与比他身份高、比他富贵的人交往,学校与报社都可以提供这种社交环境。
  这个人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父母亲人,生活中也没有雇个保姆下人,他口中的“兰花”一定不是他平时可以常常见面的人,但两人的接触,又可以顺理成章,不会引人怀疑。
  经过重重推演,对这个人的再三调查,对“兰花”的身份推测如下。
  年轻的男性或女性,非常有魅力,受过教育,有一定的家庭背景,生活优沃,读书识字,并且小有名气。
  而且,可能是已婚身份。
  因为这个人是男性,“兰花”若是单身女性,男女之间的交往会非常容易被人记住,已婚女性被默认有更多的社交自由。
  而已婚的男性也更容易隐藏自己的身份。
  并且,“兰花”应该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假如他的社会地位不高,所处的位置不重要,那就不会受到如此严密的保护。
  已婚,有学问,有魅力,有社会地位。
  这些条件进一步缩小了怀疑的范围。
  苏纯钧和祝玉燕夫妻就这样成为了重要的嫌疑人。
  针对他们夫妻的调查也开始秘密展开。
  赵书理并没有接到通知,但他却从其他渠道得到了消息。
  他暗示了苏纯钧。
  苏纯钧没有表态,却开始安排祝玉燕离开。
  深夜,他握着祝玉燕的手,对她温柔的说:“我准备好了,你可以坐船先去英国,再转道美国,然后从印度回来,然后再去找妈妈他们。”
  祝玉燕知道最近国**内部在搞审查,她记得国**很喜欢搞这个,好像因此处死了不少人。
  既然苏纯钧这么说,显然是到了比较危险的时候了。
  她反握住他的手:“你不跟我一起走?”
  苏纯钧严肃的说:“我们肯定是要一起走的,让你一个人走,我可不放心。不过,我的目标太大,所以你先悄悄躲出去,等你离开后,我自己一个人更方便安排。”
  有点道理,但也挺没道理。
  祝玉燕不想搞电影里“你不走我也不走”那一套,她对走不走没有问题,只要她跟苏纯钧在一起就行,她想把这个计划搞得更完美一点,这样两人走了之后会更安全。
  她说:“那我想在走之前搞一个大事,把水搅混些,你觉得如何?”
  苏纯钧对搅混水很感兴趣,“你详细说一说。”
  第408章 敲山震虎
  苏纯钧早就发现了,祝玉燕是一个天赋型的选手。
  从她还是个在家里跟着家庭教师一起上课的女学生起,她的聪明和机灵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