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一期我说道,当时华国式微,夏朝文化发掘出了遗址实物,但是因为当时没有找到文字记载,所以不被外国学术界承认那就是夏朝文明。在殷墟甲骨文解读之前,商朝也是同等待遇。商这个朝代,在当时也属于神话传说。直到甲骨文的发现。”
  “当然,当时甲骨文在世界上还是有争论,许多外国学者认为咱们的甲骨文也不是文字,只是符号。”
  萧悦在直播间投影了三个文字,分别是甲骨文、钟鼎文,和现在楷书中的“宫”字,观众们瞬间刷屏,全是感叹号。
  萧悦又投影了“卜”、“于”、“井”、“人”等字,弹幕中除了一片“哇”“嗷”“天啦”的语气词和无数感叹号之外,最多的字眼就是,“我认识”。
  我认识这些字,我居然认识这些字,我居然认识甲骨文?!
  萧悦道:“甲骨文的破译很艰难,但有些文字破译很简单。没办法,谁让我们华夏文明没有断绝,文字一脉相承,现在所用的汉字就是当初甲骨文演变简化未来的,一些文字从甲骨文开始就没怎么改变。”
  “前段时间不是有外国学者说我们文字作假,古文字和现在用的文字一个样吗?”萧悦摇摇他的猫脑袋,用轻蔑的语气道,“地球四大古文明,只有华夏没有断绝;地球的古文字,只有华夏沿用至今。怪我们啰?”
  第35章
  学术界对“文字”的定义是十分严格的,特别是标志着文明起源的原始文字。
  首先,文字必须是确定是“原始”,它所出现的时间必须确定。即它出现的实物是已经确定年代的石刻、石碑、金属器具等文物,且能证明那些文字的确是当时就已经刻上的;
  其次,它脱离了图案的范畴,拥有完整的体系和规律,比如甲骨文,它的用笔、结字、章法都已经很稳定——曾经学者质疑大麦山原始文字为普通表意符号,而不是文字,就是因此缘故。后来华国学者找到了更多的类似“符号”,将其总结破译之后,才得到认可。
  从某种方面来说,甲骨文并不是原始文字,而是成熟的文字了。它的体系已经十分成熟。这样的文字,当然不可能凭空出现。它之前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成熟。
  从《史记》上记载的故事推测,文字可能是在黄帝时期,就由黄帝的官员整理、统一、规范各个部落的原始文字,形成了甲骨文的前身。
  萧悦讲解甲骨文,是从甲骨文本身的文字入手,来讲解殷商时期的一些故事。
  比如几乎所有甲骨文都有一个“贞”字,而“贞”字前面的字各不相同。“贞”代表占卜,经过学者研究,确定“贞”前面的无意义字应该是占卜者的名字。甲骨文发现了128位“贞人”,通过了贞人的更替时间,确定了商朝的存续时间的确和《史记》中记载几乎一致,从此《史记》中关于商朝年代这一记录不再是“传说”,而是事实;
  比如有许多甲骨文中都有“妇好”这两个字。“妇好”这个名字在甲骨文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她是武丁六十多个妻子中,唯三的皇后之一。她是部落首领、女将军、大祭司,战功赫赫,平时住在自己的封地中,替武丁镇守一方。正是因为甲骨文中出现了许多她的记载,才在妇好墓被发现的时候,许多谜团迎刃而解。妇好是谁?为什么作为女子她墓葬中有许多象征兵权的陪葬品?这些都在甲骨文中有记载。文字和文物相呼应证,成了研究商王朝最宝贵的资料;
  比如从“册”这个字,可以得知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和竹简,并且已经有了专门的官员管理竹简。可惜竹简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保存下来,殷商文明实在是太遥远了,殷墟又经历了多次盗掘,甲骨因坚固又没有“价值”才保留下来,值钱的东西全都被盗墓贼偷走,许多青铜器陶器都成了残片,如果当年就算有竹简,要么被盗墓贼当柴火烧了,要么在墓葬被盗的时候暴露在空气中腐坏了;
  ……
  ……
  通过萧悦解读甲骨文,商朝尘封的过往就像是画卷一样,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
  对许多观众而言,他们听说过甲骨文,知道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但是并不知道甲骨文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商朝崇尚鬼神,大事小事,每隔几天都要占卜。通过甲骨文,几乎可以还原那段时期商朝贵族的生活。
  感谢盗墓贼看不起这些碎骨残渣,让考古学家能够这些甲骨残片,拼凑出一个辉煌的王朝,终止了二十世纪初,许多学者认为华夏文明并没有五千年,而是始于西周这一“疑古”思潮。
  萧悦通过甲骨文,还原了部分殷商的风貌之后,又讲述了一些关于甲骨文发现和保护的过往。
  起初,甲骨文是被作为药材,药店说有字的甲骨不要,出售药材的人将字磨掉,售卖给药商,然后磨成粉末吞进肚子里。“人吞商史”,多少解开历史谜团的机会,毁灭在无知的人手中。
  最先从药材中发现甲骨文,从而收集研究甲骨文的是清光绪年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
  可惜甲骨文虽然被发现了,研究仍旧一波多折。
  因为那是清晚期,是华夏百年屈辱的时刻。
  王懿荣重金收购带字甲骨,还未深入研究,就遇到八国联军侵华。身为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在清皇室放弃抵抗仓皇离京逃跑的时候仍旧坚持留下抵抗,在八国联军攻破京城时,与家人遗言,“吾义不可苟生!”,写下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服毒坠井自尽,年方五十六岁。
  王懿荣并非是自尽的唯一一位官员。首辅徐桐上吊殉节;清朝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崇绮,掩护慈禧之人北逃离开之后,听闻妻子瓜尔佳氏和儿子葆初点燃房屋,全家留京男女老幼静坐屋内以身殉国之后,留下“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绝命词,自缢身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