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刚下船,程卿和章先生就听到了天子皇诏:册立嫡出的皇长子为太子!
  皇帝经过数月的斗争,终于争赢了宗室和朝臣,确定了孟怀谨的皇长子身份,将孟怀谨册立为太子。
  诸皇子夺嫡结束了。
  风雨飘摇中的大魏王朝,终于迎来了储君。
  储位定,王朝可以不陷于内斗中消耗实力。
  别说普通民众如何欢喜,京城各方势力,俱都松了一口气。
  哪怕皇太子仍居宫外旧宅,也无人指责他,普通民众甚至对皇太子抱有很大希望——这位太子养在民间,想来最识民间疾苦,将来继位后,定是一位仁君。
  码头上的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章先生眼神中都是阴郁。
  程卿完全能理解章先生为啥不爽。
  先前黄侍郎用自己的一条命,让京畿重地的民众又想起了“毓章太子”。
  上了年岁的人,还记得毓章太子的仁厚,章先生勾起民众对毓章太子的怀念,是要为大业打下民心基础。
  谁知狗皇帝选了孟怀谨做太子,还给孟怀谨打造了一个好形象,让普通民众都期待起在民间长大的皇太子。
  两个都有仁君的苗头,一个是活着的现任太子,一个是死去二十多年的毓章太子,普通民众又不像章先生一样难忘旧主,当然会支持孟怀谨——别说百姓,便是程卿也觉得,孟师兄继位是一件好事,孟师兄和狗皇帝是截然不同的人。
  权力交接又稳又快,朝廷才能更好去援驰西北,将盘踞在西北的北齐大军赶跑!
  章先生一直说自己是在拨乱反正,眼下怎么看,都更像是在倒行逆施。
  第689章 :脑补身世(1更)
  孟怀谨……不,在外人眼里,他现在是皇太子萧怀谨了。
  他仍然住在刚进京时买下的宅子里,这本是对皇帝的无声抗议,却被人解读成不慕荣华,谦逊低调,是未来的明君、仁君。
  不得不说,这也太讽刺了。
  要知道在不久前,便是同样的一批人,还觉得孟怀谨不近人情,是大理寺的“冷面少卿”呢!
  舆论的风向转变得这么快,皆是因为孟怀谨身份地位的变化。
  人还是那个人,一旦有了尊贵的身份,所有的事都似有了合理的解释,包括孟怀谨二十多岁不娶妻,以前没少被人议论,说他古怪。
  现在那些人觉得孟怀谨不随便娶妻是理所当然。
  彼时身份未明,娶妻只能低娶,或者有权贵看在孟怀谨的长相才学和前程上嫁女给他,也需孟怀谨主动亲近讨好——那怎么行呢,不受封皇太子,也是嫡出的皇长子,就该自矜自持!
  如今孟怀谨被册立为太子,想要把女儿嫁给孟怀谨的人实在太多了。
  最想占的位置当然是“太子妃”,除了太子妃这个正妻,还有妾的位份。
  这些人没有立刻行动,是因为皇帝病危了!
  皇帝的身体本就是强弩之末,撑了几个月,和朝臣、宗室斗智斗勇,都是为了孟怀谨继位铺路。如今孟怀谨的身世为朝臣、宗室认可,顺利走完了册封太子的程序,皇帝终于撑不住了。
  这一日,骆竣请孟怀谨进宫“侍疾”。
  皇帝身边有那么多伺候的宫人,不至于要让孟怀谨亲手擦脸端药,只是皇帝这一病倒,许就是这几日光景,孟怀谨这个太子当然需要在场,如果山陵崩,太子会在第一时间顺利继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