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第246节(2 / 4)
“洗胃了吗。”
“洗过了,你以为这屋里的那是什么味?”
“昏迷状态下洗的?”
科本狐疑地望了望波特,忽然意识到面前并不是什么内行:“你该不会以为,得不到病人的配合就没法洗胃吧?”
“呃……当然……不会。”波特还真没帮昏迷的人洗过胃,但听科本的语气也知道自己暴露了水平,只好赶紧找其它话题掩饰,“这毒怎么不仅能让人的血液变质,还能叫人的体温降低?这是它的副作用吗?如此剧毒,怎么能随意乱放,叫人偷了去?”他板起脸问道,旋即想到了之前女王问起时自己没能答上的问题,“此外,它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
“体温降低不是毒药……而是魔法的副作用,总司令大人其实早该没命了,只是被梅丽珊卓女士的法术强行续到此时罢了,但魔法能维持呼吸和心跳,却不知为何保不住体温。毒药被偷确实是我的责任,我没法也不打算推卸,这毒是我在学城与人合作研究炼金术时无意中调配而出,由于无法发现它除杀人外的其它作用,被博士们禁止外传……名字嘛,我叫它‘陌客之吻’,因为此毒到目前为止尚无解法……”
两位相关人士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进行起了医术和毒理上的交流,陪同而来的弥桑黛则默不作声地靠近床边,站到医士刚才的位置上,开始履行她的使命:判断艾格是否假装中毒,确保医士不被欺骗蒙蔽。
她首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艾格的脸颊四周,捏了捏他的鼻子,确定其并非他人易容而成;再把手探入被窝内轻触他躯干,确认了那吓人的低体温并非仅局限于手臂而是全身一致;再按住他胸膛,静静感受了片刻艾格的生命体征,最终皱着眉停下了手。
总司令不仅浑身冰凉,而且心跳呼吸也微弱缓慢到了绝不正常的程度,虽不知这是不是中毒的症状,却确实像极了随时都会断气的模样……
难不成,艾格大人当真同样是受害者,自己错怪他了?
眉头紧锁,弥桑黛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好半刻之后,才不甘心地想出了最后一个测试方法。
“像”要死了,毕竟也还是没死——说不定这是红袍女的某种假死法术,能让人在实际毫无危险的情况下,却看起来随时都会没命呢?
自己也许应该掐他一掐,或是拿针刺上一刺——无论他装死装得多么逼真,在生理上受到剧烈刺激的瞬间,也是绝对会本能地做出反应的!
心生计策,但小文书在动手前还是最后斟酌了一番:她力气极小,也没有带针,而守夜人总司令却是出了名的异鬼杀手,冠绝七国的硬汉之一,若只施寻常手段,说不定他还能硬抗……测试的机会很可能没有第二次,必须找出个万无一失,绝不会出现问题的方案,才能下手去实施!
脑筋一转,弥桑黛很快有了主意。
她出身奴隶阶级,幼时所交的朋友自然也尽是奴隶,而有一位“床奴”朋友曾告诉过她:男人身上有个地方,无论怎么练都是最大的弱点,哪怕是铁骨铮铮、可以面不改色地将剑捅进自己心脏的死士,这处要害受袭也绝没法无动于衷……除了绝对有效果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袭击这地方,既不需要力气,也不用借助工具!
……
第558章 “一线生机”(下)
与瓦里斯和培提尔在同一个城堡里呆上半个月,艾格便深切地体会到:与这两根搅屎棍朝夕相处、亲身见证乃至参与他们的阴谋诡计……和穿越前在书本或屏幕上隔着一个次元俯瞰他们兴风作浪,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随着作为敌人的瓦里斯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而原先的盟友小指头也发觉他这“小弟”并不乖巧——虽然明面上他依旧手握重兵雄踞临冬城,但在并不能利用这种优势的情况下,艾格实际上正处在前狼后虎腹背受敌,最危险的政治环境中!
到这一刻,艾格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今中外权势者们的上位之路必然会伴随着“铲除异己”。
因为你永远猜不到:对头们是否在策划什么阴谋、准备何时开始行动、得手后又会如何处置自身……在彼此立场相对、利益不一的情况下,这种猜疑绝无法通过时间稀释或经由沟通消除,只会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想拖着猜疑链的分量负重前行,那结局其实就仅有那唯一且注定的一种了。
在小说里、戏剧中和史书上,艾格见过了太多和自己一般聪明甚至更厉害的角色,只因为一招之失、半步之差满盘皆输身首异处的例子。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正因为所知所晓的教训多且重,才比常人更怂。
正是这种怂,促使着艾格在付出一通宵的不眠后,赶工安排出了一场连他自己都感觉仓促的行动——对付非常之敌,就得用非常手段。他要利用这记不可思议的先发制人,一锤定音,消灭所有会掣肘自己对女王影响和控制的因素。
而之所以会将尚无矛盾的培提尔也算计进去,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已向其表露过杀意,但凡瓦里斯出事,小指头必定会知道是他动的手;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艾格不想当那灭狡兔后被烹的走狗,既然不愿在对付完太监后再费心思去处理因失去共同敌人而失去团结理由的前盟友,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一锅端了。
既然已经夸口“一劳永逸”,自然要贯彻到底!
……
这场惊人的冒险要完全成功需经历诸多考验,而其中最关键也最困难的有两点。
其中头一个是“如何让瓦里斯和培提尔在有所提防的情况下喝掉毒酒”,这一条,他已经依靠一系列让人困惑和惊吓的操作顺利得手,无需再赘述。 ↑返回顶部↑
“洗过了,你以为这屋里的那是什么味?”
“昏迷状态下洗的?”
科本狐疑地望了望波特,忽然意识到面前并不是什么内行:“你该不会以为,得不到病人的配合就没法洗胃吧?”
“呃……当然……不会。”波特还真没帮昏迷的人洗过胃,但听科本的语气也知道自己暴露了水平,只好赶紧找其它话题掩饰,“这毒怎么不仅能让人的血液变质,还能叫人的体温降低?这是它的副作用吗?如此剧毒,怎么能随意乱放,叫人偷了去?”他板起脸问道,旋即想到了之前女王问起时自己没能答上的问题,“此外,它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
“体温降低不是毒药……而是魔法的副作用,总司令大人其实早该没命了,只是被梅丽珊卓女士的法术强行续到此时罢了,但魔法能维持呼吸和心跳,却不知为何保不住体温。毒药被偷确实是我的责任,我没法也不打算推卸,这毒是我在学城与人合作研究炼金术时无意中调配而出,由于无法发现它除杀人外的其它作用,被博士们禁止外传……名字嘛,我叫它‘陌客之吻’,因为此毒到目前为止尚无解法……”
两位相关人士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进行起了医术和毒理上的交流,陪同而来的弥桑黛则默不作声地靠近床边,站到医士刚才的位置上,开始履行她的使命:判断艾格是否假装中毒,确保医士不被欺骗蒙蔽。
她首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艾格的脸颊四周,捏了捏他的鼻子,确定其并非他人易容而成;再把手探入被窝内轻触他躯干,确认了那吓人的低体温并非仅局限于手臂而是全身一致;再按住他胸膛,静静感受了片刻艾格的生命体征,最终皱着眉停下了手。
总司令不仅浑身冰凉,而且心跳呼吸也微弱缓慢到了绝不正常的程度,虽不知这是不是中毒的症状,却确实像极了随时都会断气的模样……
难不成,艾格大人当真同样是受害者,自己错怪他了?
眉头紧锁,弥桑黛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好半刻之后,才不甘心地想出了最后一个测试方法。
“像”要死了,毕竟也还是没死——说不定这是红袍女的某种假死法术,能让人在实际毫无危险的情况下,却看起来随时都会没命呢?
自己也许应该掐他一掐,或是拿针刺上一刺——无论他装死装得多么逼真,在生理上受到剧烈刺激的瞬间,也是绝对会本能地做出反应的!
心生计策,但小文书在动手前还是最后斟酌了一番:她力气极小,也没有带针,而守夜人总司令却是出了名的异鬼杀手,冠绝七国的硬汉之一,若只施寻常手段,说不定他还能硬抗……测试的机会很可能没有第二次,必须找出个万无一失,绝不会出现问题的方案,才能下手去实施!
脑筋一转,弥桑黛很快有了主意。
她出身奴隶阶级,幼时所交的朋友自然也尽是奴隶,而有一位“床奴”朋友曾告诉过她:男人身上有个地方,无论怎么练都是最大的弱点,哪怕是铁骨铮铮、可以面不改色地将剑捅进自己心脏的死士,这处要害受袭也绝没法无动于衷……除了绝对有效果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袭击这地方,既不需要力气,也不用借助工具!
……
第558章 “一线生机”(下)
与瓦里斯和培提尔在同一个城堡里呆上半个月,艾格便深切地体会到:与这两根搅屎棍朝夕相处、亲身见证乃至参与他们的阴谋诡计……和穿越前在书本或屏幕上隔着一个次元俯瞰他们兴风作浪,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随着作为敌人的瓦里斯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而原先的盟友小指头也发觉他这“小弟”并不乖巧——虽然明面上他依旧手握重兵雄踞临冬城,但在并不能利用这种优势的情况下,艾格实际上正处在前狼后虎腹背受敌,最危险的政治环境中!
到这一刻,艾格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今中外权势者们的上位之路必然会伴随着“铲除异己”。
因为你永远猜不到:对头们是否在策划什么阴谋、准备何时开始行动、得手后又会如何处置自身……在彼此立场相对、利益不一的情况下,这种猜疑绝无法通过时间稀释或经由沟通消除,只会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想拖着猜疑链的分量负重前行,那结局其实就仅有那唯一且注定的一种了。
在小说里、戏剧中和史书上,艾格见过了太多和自己一般聪明甚至更厉害的角色,只因为一招之失、半步之差满盘皆输身首异处的例子。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正因为所知所晓的教训多且重,才比常人更怂。
正是这种怂,促使着艾格在付出一通宵的不眠后,赶工安排出了一场连他自己都感觉仓促的行动——对付非常之敌,就得用非常手段。他要利用这记不可思议的先发制人,一锤定音,消灭所有会掣肘自己对女王影响和控制的因素。
而之所以会将尚无矛盾的培提尔也算计进去,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已向其表露过杀意,但凡瓦里斯出事,小指头必定会知道是他动的手;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艾格不想当那灭狡兔后被烹的走狗,既然不愿在对付完太监后再费心思去处理因失去共同敌人而失去团结理由的前盟友,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一锅端了。
既然已经夸口“一劳永逸”,自然要贯彻到底!
……
这场惊人的冒险要完全成功需经历诸多考验,而其中最关键也最困难的有两点。
其中头一个是“如何让瓦里斯和培提尔在有所提防的情况下喝掉毒酒”,这一条,他已经依靠一系列让人困惑和惊吓的操作顺利得手,无需再赘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