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娶她身边的丫鬟都不够格好不好?
  王媒婆跟许家也算打过交道了,而且她自忖自己带来的人选应该是最出色的,“老太太过的桥比咱们走的路还多呢,我也不跟您玩那些花忽哨,大家这不是想着,大小姐以后可是要像您一样顶门立户的,这娶进门儿的姑爷,可不就是这种挑法儿嘛!”
  嫁女儿当然希望姑爷越能干,家里越富裕越好,但招女婿,那就得挑这种家里不济,孩子老实忠厚的了。
  “就是,老太太,您别看这些孩子出身贫寒,但是个个相貌堂堂,我说这家,孩子还上过中学呢,识文断字儿的,也能算账!”又一个媒人陪笑推荐。
  姜老太太今天把这些人叫过来,目的根本不是给薛琰挑上门女婿,所以压根儿也没叫她出来,“别,那么好的孩子你们留给别人家吧,我家静昭年纪还小,婚事怎么着也要等过了二十再议,所以以后大家就不要再为她的婚事操心了。”
  这,她们大清早就跑到许家门口等着,结果就等到这么句话?
  “老太太,年纪小可以先定下啊,咱们也好慢慢看看孩子的人品不是?而且,大小姐以后也得有个帮手,这也得慢慢教啊,”王媒婆想的足够深远,她手里可是捏着一个任何人都拼不过的好人选呢!
  要不是这些同行们的鼻子比狗还灵,搞得她没机会单独见姜老太太,这事儿早就有结果了。
  王媒婆往姜老太太跟前凑了凑,从她丢到桌子上的贴子里扒拉出自己的,“老太太,您再看看这孩子,白家的!”
  姜老太太当然看见白家的了,这是白志邦的二孙子,可正因为是白家的,她才绝不会同意呢,姓白的是什么人她再清楚不过了,自己真招了他孙子当孙女婿,恐怕以后许家的家产都得姓了白!
  “我当我眼花了呢,这志邦兄弟也太客气了,啧啧,”姜老太太都没接那贴子,“你替我捎个话儿吧,就不劳白会长替我们许家操心了。”
  说完她不再听王媒婆啰嗦,“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把我的意思一次跟大家说清楚,省得我以后啥事也不用干了,就成天相看你们带来的小伙子了。”
  姜老太太站起身,“老梁啊,替我送送大家。”
  姜老太太极会做人,既然把媒人们都集合了,也不会叫她们白跑一趟,太多的没有,一人五毛钱,比她们做一门亲挣的还多呢!也省得这些人的嘴,出去说许家的坏话。
  ……
  只是这招亲的浪潮并没有因为姜老太太的当众表态彻底平息,没办法,许家大小姐现在就是整个洛平人眼里的梧桐树啊,只要站上去,不管你之前是什么人,都能立马变凤凰啊!
  不止是姜老太太跟郭太太,现在薛琰也不敢随便出门儿了,只要她上街或者往许家铺子里,总会被人窥伺甚至打讪。
  这些人倒也不全是对许家女婿这个名额有企图,只是薛琰这个许家大小姐这阵子名声太响了,大家难免会有好奇之心,不过等看到她的样貌之后,好奇的目光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对于那些“对自己有意思”的人薛琰也能理解,人嘛,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力,但她一点儿也没有“甘为人梯”的觉悟。
  “奶奶,我也快开学了,干脆就提前去汴城算了,”为了不被围观,薛琰已经好几天没有出过门儿了,反正马上要开学了,还不如她直接回汴城去。
  姜老太太这几天也是不胜其扰,她虽然话放出去了,但也架不住有人百折不挠啊,就像那个白会长,都领着孙子亲自过来了,还说什么孙子也要去汴城读书,将来叫他跟薛琰一起走。
  看到这种热粘皮姜老太太头都大了,上门女婿首先就在家底薄好拿捏,招个白家子,她没事找事呢?
  “行,你走吧,悄悄的,”姜老太太无奈的点点头,“那个白鹏举你也认识的,看见他记得离远点,那孩子好坏咱不太了解,但白志邦可不是什么地道人。”
  “你要是跟白鹏举走的近了,没准儿白志邦还会生出什么事儿呢,小心赖上咱!”姜老太太一脸不屑道。
  薛琰差点没笑出声,“我知道了,放心,我绝不会叫姓白的沾上的!”
  白鹏举完全继承了白家人的特点:“白”、“胖”。
  就那么个十五岁的小胖墩儿,给她当女婿?她又不开幼儿园。
  听说女儿要走,郭太太什么精气神儿都没了,“这些人真是太坏了!咱们说要给静昭相看了吗,就带着人跑来?成何体统?”
  关键还弄的女儿得提前离家,“娘,这些人家咱们都记住,将来先绝不从这些人里给静昭挑女婿!”
  “嗯,娘说的对!这些人全都淘汰!”最好永远别给她“挑女婿”!薛琰还没开始享受生活呢,“女婿”这种物种,还是让他离的远远的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