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会喜欢他 第12节(2 / 4)
果然,在老师面前,优等生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和不同阶级的人形同陌路,最好互不相识。
简宁内心一阵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杨老师看女生低着头默不作声,感觉今天的学习教育做到位了,便挥挥手让简宁回教室去了,然后转头和陶江讨论起一道物理题。
简宁怅然若失地走出办公室。
回了班里。
“诶,老班找你说什么了?”方岛向她打探道,却没捕捉到她的闷闷不乐。
简宁本想和方岛诉苦,但看到徐京琼的后背靠着方岛桌子,显然在偷听他们讲话,于是挂上一抹掩饰的笑容:“老师让我好好努力,他很看好我!”
半真半假的一席话,自己听着都觉得荒唐。
“那老班还挺看重你,不错嘛。”方岛信以为真,“我以为他会训你一顿呢。”
简宁苦笑:“怎么可能啊。”
徐京琼没听到自己想听的话,于是将后背缩了回去。
虽然杨老师没说什么重话,但足够让简宁气馁。
最近三番五次地在别人面前丢脸,已经让她抬不起头来了。
不过,有一件事让她留有期待。
昨天,简宁的一位初中好友给她发消息,说今晚放学来找她一起回家,一解多日不见的思念之情。
好友在市里的另一所高中——五中就读,五中是一所众所周知的中学,不过这种周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尤其是家长们。
传说,五中鱼龙混珠,名声一向不好,学生胡作非为,女生涂脂抹粉,男生游手好闲,用大人的话来说是流里流气。
所以当简宁走出校门,看到好友穿着五中校服,在行知中学门口等她时,发现每个路过的同学,都会从头到脚打量一遍这位五中学子。
不顾异样的眼神,简宁一把勾住朋友的脖子:“你来啦?”
好友也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简宁挽上她的胳膊,准备好好唠唠最近发生的事:“行知中学的人都是魔鬼啊!”
突然,一道凌厉的女声响起:“前面那两个!”
有人喊她们?简宁停住脚步。
“你哪个班的?放学不抓紧回家,还在外面放风!”一个消瘦高挑的中年女老师追上她们,粗跟皮鞋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简宁认出这是高一的年级主任于老师,她礼貌地鞠躬问好。
周围有不少同学驻足看热闹,能围观年级主任在大庭广众下发脾气的机会可不常见。
“放学赶紧回家,回家认真复习功课,别整天想着玩。”于老师冷漠地扫了眼简宁旁边的女生,见她身着五中校服,又盛气凌人地说道,“和其他学校的同学要保持距离,你看看行知中学哪个同学和外校的人混在一起。”
“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别总想着狐朋狗友。”教训完简宁,于主任蹬着那双黑皮鞋哒哒哒走远了。
这话听在简宁心里,只觉得刺耳和讽刺。
原来行知中学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总喜欢以分数论人品,用成绩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返回顶部↑
简宁内心一阵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杨老师看女生低着头默不作声,感觉今天的学习教育做到位了,便挥挥手让简宁回教室去了,然后转头和陶江讨论起一道物理题。
简宁怅然若失地走出办公室。
回了班里。
“诶,老班找你说什么了?”方岛向她打探道,却没捕捉到她的闷闷不乐。
简宁本想和方岛诉苦,但看到徐京琼的后背靠着方岛桌子,显然在偷听他们讲话,于是挂上一抹掩饰的笑容:“老师让我好好努力,他很看好我!”
半真半假的一席话,自己听着都觉得荒唐。
“那老班还挺看重你,不错嘛。”方岛信以为真,“我以为他会训你一顿呢。”
简宁苦笑:“怎么可能啊。”
徐京琼没听到自己想听的话,于是将后背缩了回去。
虽然杨老师没说什么重话,但足够让简宁气馁。
最近三番五次地在别人面前丢脸,已经让她抬不起头来了。
不过,有一件事让她留有期待。
昨天,简宁的一位初中好友给她发消息,说今晚放学来找她一起回家,一解多日不见的思念之情。
好友在市里的另一所高中——五中就读,五中是一所众所周知的中学,不过这种周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尤其是家长们。
传说,五中鱼龙混珠,名声一向不好,学生胡作非为,女生涂脂抹粉,男生游手好闲,用大人的话来说是流里流气。
所以当简宁走出校门,看到好友穿着五中校服,在行知中学门口等她时,发现每个路过的同学,都会从头到脚打量一遍这位五中学子。
不顾异样的眼神,简宁一把勾住朋友的脖子:“你来啦?”
好友也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简宁挽上她的胳膊,准备好好唠唠最近发生的事:“行知中学的人都是魔鬼啊!”
突然,一道凌厉的女声响起:“前面那两个!”
有人喊她们?简宁停住脚步。
“你哪个班的?放学不抓紧回家,还在外面放风!”一个消瘦高挑的中年女老师追上她们,粗跟皮鞋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简宁认出这是高一的年级主任于老师,她礼貌地鞠躬问好。
周围有不少同学驻足看热闹,能围观年级主任在大庭广众下发脾气的机会可不常见。
“放学赶紧回家,回家认真复习功课,别整天想着玩。”于老师冷漠地扫了眼简宁旁边的女生,见她身着五中校服,又盛气凌人地说道,“和其他学校的同学要保持距离,你看看行知中学哪个同学和外校的人混在一起。”
“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别总想着狐朋狗友。”教训完简宁,于主任蹬着那双黑皮鞋哒哒哒走远了。
这话听在简宁心里,只觉得刺耳和讽刺。
原来行知中学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总喜欢以分数论人品,用成绩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