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苏采青不这么想而已, 所以她还是得跟着苏采青一起干。
  王朝英打了个哈欠, 抬手看了看手表, 说:“都这么晚了。”
  苏采青头也没抬地说:“你的那部分做了的话,就先回家去吧,剩下的我来就行了。”
  王朝英嗯了一声,说:“姐,我看这事儿也挺麻烦的,以后咱们还是请人做吧?”
  苏采青嗯了一声, 说:“我也有这个想法,明年开了门店,还要帮着尾巴开拓北方市场,肯定会更多事儿,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着账目了。找个会计来管账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只是,要找到一个合意的会计,怕是不容易。”
  王朝英立马说:“是啊,我怀疑现在许多老会计都没有姐你厉害。”
  苏采青算账的能耐,王朝英可是见识得够多得了。
  “好了。也不用太着急,反正先寻摸着,肯定能找到的。实在没现成的,咱们自己找个好苗子培养就是了。”
  这话倒是让王朝英马上安心了:“那我明年应该不用面对这些数字了。”
  为了逃避算账,也是很努力了。
  服装厂那边,苏采青带着苏小壮和王朝英,亲自把从机械厂买的新设备,运到了以后,看着技术员把新设备安装好,就没管那么多了。
  什么裁撤员工的事儿,都交给吴厂长去做了。这种事又繁琐又得罪人,外人干没什么便宜不说,不被烦死就是幸运的了。
  门店装修的事儿,苏采青依旧交给苏大壮和苏小壮兄弟负责,乡下的房子在十一月就盖好了,后面就是屋内粉刷、安装窗帘电线之类的事儿,装修的事儿没有那么繁琐,因此完成的也快。
  新房子要晾一晾才能住进去,一家人也没急着搬家,苏大壮就先跟着苏小壮去上海干活去了。
  各司其职地忙到了十二月底,苏二柱打电话告诉所有子女亲戚,搬家的吉日他选好了,一月的时候,大家都要回去搬家。
  大家早就对住新房子有很大的期待了,终于定下了搬家的时间,自然都是兴高采烈的。
  苏采青也终于可以联系家具厂,将之前看好的家具都下单买了。
  这次回去,不仅是租了一辆中巴车,还带上了几辆大卡车,队伍也是浩浩荡荡地,十分惹眼。
  苏根妹看了看坐在车上,叽叽喳喳兴奋地不行的张云冰几个,有些不确定地问苏采青:“姐,她们几个快要期末考试了,这样会不会耽误时间啊?”
  苏采青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那几个孩子,摇头说:“放心好了,两三天的功夫,耽误不了多少的。读书重在平时的努力和积累,这考前抱佛脚,效果也不大。”
  这点苏根妹倒是很认同,她上了大半年的夜校,感觉这读书,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事儿。
  “再说了,搬家这样的大事儿,他们当然要参加了,要是错过了,还不知道多遗憾呢!”
  这种事儿,能让他们有一种自己是家庭一份子的参与感,更能够感受到家带来的关爱和温暖。
  苏根妹不太懂这些,不过她也其他哥哥姐姐一样,觉得五姐说的话肯定是对的。
  而且苏采青不仅把孩子们全带上了,连梁启恒都给拉上了,为的就是记录这个难忘的时刻。
  车一开进村子,就有噼里啪啦的鞭炮放起来了,比人家迎接新娘子还厉害。
  大家伙儿一看那红白的中巴车,就知道是苏家五闺女,拉着那一堆孩子回来了。
  这放鞭炮的,正是苏二壮,他提前一些回来了。
  后面跟着一车又一车的大车,看得许多人是眼花缭乱。
  不怪苏采青买的多,光是床和床垫,她就买了十好几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