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点东西啊!!
  范蠡:好耶!听起来就很方便!
  正当大家纷纷感慨“转轮排字盘”的妙处之时,战国时期,许行关注的是“农学家”的称呼。
  天幕说,王祯是一位“农学家”。
  身在战国时期的许行,是诸子百家里“农家”的代表人物,也曾师从墨翟的弟子禽滑釐。
  许行: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到现在,总觉得我们农家有点寂寂无闻。允悲.jpg
  他记得从秦汉之后,诸子百家还剩余的不多,似乎就剩六家,很多家都没落下去了。
  许行:没落的,估计也有我农家吧……
  也正是因此,他听见天幕说起“元代的农学家王祯”之时,才会十分激动。
  激动之余,他又想:
  那估计也只是研究“农业”的吧?
  许行的眼底,闪过一丝光亮后,又倏然有些黯淡下来。他并不是专门研究农业的。
  他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
  许行认为,贤明的国君应当与百姓一起耕种,所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他反对国君在自己仓库里储存米榖、积聚财货等等,这是在伤害百姓以供养自己。
  即所谓,“仓廪府库,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许行反对不劳而获,也不赞同经商之人当中间商赚差价,这是居中剥削、抬高物价!
  范蠡:?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子贡:?我也打出一个问号。
  许行:这世上无论是谁,君臣百姓,男男女女,人人都应当亲自参加劳动。
  如此,不用刑罚政令,而能成治世。
  嬴政:你确定不用刑罚政令?
  刘彻:你确定?
  子贡也曾通过天幕,与后世的子思门人的弟子孟轲,有过一些偶然的交流。
  孟轲,便是孟子。
  孟子说,大儒家陈良的弟子陈相,跟他弟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去往滕国。
  两人拜许行为师,摒弃了他们儒学的观点。
  当时孟子游历滕国,刚好遇到陈相,与他展开了一段农儒论战,就围绕着许行讲。
  子贡:陈相,完全没论得过孟轲嘛。
  许行:“……”你们这分明是以大欺小,你怎么不叫孟轲的弟子来跟我的弟子论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