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国时期, 楚国。
  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 刚选了一处低洼地带的宝地, 搭完“立体农业”的框架。
  还没有开始播种。
  他听见耳畔传来缈缈仙乐之时,便知道今日又有天幕的视频直播了。
  抬头一看。
  嚯, 良种选育、种子处理。
  许行欣喜若狂地仰面望向天幕,他已经透过这个标题, 看见一片更加美好的未来了。
  【良种选育, 首先是选出农作物、林果、畜禽等农业生物的优良个体, 然后进行繁殖。另外就是培育新品种。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春秋时期,范蠡抬起头。
  他现在辞官经商,也曾从事过多种经营,其中便包括良种培育、淡水养鱼等等。
  范蠡不知道的是,后人对他也有“农学家”的评价。早在为官之时,他就认为——
  “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
  “故民众则主安,谷多则兵疆。”
  范蠡非常重视农业,尽管已经不在越王勾践身边为官,却也依旧延续经营。
  海产、盐业、饲养五畜、良种培育。
  他都有所涉猎。
  天幕讲起“良种选育”,范蠡非常感兴趣。
  【良种选育的措施,可以追溯到非常遥远的时代,早在周族先祖后稷之时,就有“嘉种”之说,还有“司稼”一职,负责调查各地的品种资源,指导人们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品种。】
  春秋时期,孔子的诸位弟子围在一起看天幕。
  弟子们听到这里,十分有感触。
  因为在他们儒家的《诗》当中,就有追述周族先祖后稷那时候的“嘉种”。
  嘉种,也就是良种。
  战国时期,魏国。
  魏惠王与魏相白圭一同在外看着天幕。
  白圭这时候还没有弃官从商。
  也没有去往西方的强秦,看见商鞅变法、重农抑商,而反对他们的政策。
  此时此刻,白圭在魏国为相。
  他也是一位注重农业生产之人,还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自称治水超过大禹。
  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
  在后期白圭经商之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