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桓公安慰:没事,我们可以课后补。
  管仲、鲍叔牙、宁戚,他们全部都亲自加入到抄课堂笔记的行列里去。
  就算一时没记全,也可以后面再互补。
  众人手忙脚乱之余,看见天幕上的画面已经发生变化了,那是一个纺工操作的动画。
  在光幕里,纺工正在操作珍妮纺纱机。
  之前的珍妮纺纱机结构图,在天上停留得不算太久,于是,许多人都没能完整绘制下来。
  他们纷纷捶胸顿足,恨自己手速不够快。
  但愿后面,还有可以参考的!!
  再不济,他们只能看看24h光幕里有没有哪位好心人再给他们提供一下抄录图了。
  比如那些皇帝、国君,他们总是记得比较全!
  天幕之上,纺工伸出手摇动大轮子。
  【纺工在操作的时候,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大轮子的转动,会带动所有纱锭的转动。如此一来,预先经过处理和粗纺的棉花,就得到了拉伸、拧绞,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伴随着天音的解说,这个过程倒是好理解。
  动画也比图片更为清晰直观,只见珍妮纺纱机上的纱锭,全部都转动起来。
  棉花,正在被拉伸、拧绞。
  秦始皇看见细节处的“棉”,对这种原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就是他没见过。
  还有之前的红薯、玉米等等。
  难道这棉花,也像是原产南美洲的红薯那样,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
  棉花,它好用吗?
  至于天幕上正在解说的珍妮纺纱机,嬴政与很多人一样,也没有怎么搞懂。
  但这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交给臣子去完成就好了,他也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
  相比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等人。
  秦始皇这边,包括战国时期的许多人,他们对天幕的理解,倒是会更加容易一点。
  战国众:我们有手摇纺车。
  锭子,已经开始使用了。
  【我们详细地看一下纺纱的过程。】
  【纺纱需要用到锭子,又称为纱锭。它是一种间隙地装在锭杆上的、筒型的套子。锭杆,是一根细杆,上面带有钩子。】
  【锭杆装配在小转轮上面,手摇大转轮,就可以通过绳套,带动小转轮。】
  等到天幕展开叙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臣子布衣们,方才若有所思、恍然大悟。
  他们理解了锭子、锭杆、小转轮、大转轮、绳套等等。但还没等消化完,天幕又往下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