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瓦特制造出的这种单动式蒸汽机,它的冷凝器与汽缸是分离的,以蒸汽的压力作为动力,驱动机器的运转。它的发明,实现了将蒸汽动力变为机械动力的第一步。】
  春秋末期,墨子划出了重点。
  蒸汽机,以蒸汽的压力作为动力,以此驱动机器的运转,变蒸汽动力为机械动力。
  墨子开始有些明白了。
  听了这么多,他对“蒸汽动力”与“机械动力”等词汇,也开始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虽然是推断、猜测,但也差不离了。
  至于这冷凝器、汽缸等等,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命名、字面意思,来推测其含义。
  墨子渐渐冷静下来,沉着应对。
  后知后觉,他这才想到,后人利用蒸汽的压力作为动力,这也太神奇了吧!
  瓦特:有一说一,我不是你的后人。
  墨子:可恶,秦始皇已经拼出世界地图了,等我们造了蒸汽机、汽船……
  嗯哼!!
  以上,均来自于墨子的想象。
  【又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瓦特在1782年又制造出了复动式蒸汽机。】
  【复动式蒸汽机,将活塞紧紧地装在汽缸里,同时装有一种联动装置,蒸汽会依次从一个汽缸进入另一个汽缸。通过传动机,活塞原本的上下运动变为了圆周运动。】
  动画里是一个简易却清晰的结构模型。
  蒸汽从蒸汽锅炉进入,经过蒸汽管路与滑阀室进入汽缸,汽缸里的活塞开始进行往复运动。
  活塞的一面进气,另一面排出废气。
  通过活塞杆,活塞与连杆相连接,而连杆又与曲柄轴相接,结构精巧、运转自如。
  飞轮以圆周运动而转动着。
  这也是与以往蒸汽机的不同之处。
  圆形的飞轮,通过几条轴,连接着偏心轮、曲柄等等。看起来,就像水碓、筒车。
  不过,水碓与水转筒车里的圆形部件,是用来提供动力的。而蒸汽机的飞轮是接收动力的。
  在各个不同的时空里。
  许多人看见蒸汽机上面的飞轮,都不由得与先前的水碓、水转筒车联想到一起。
  少部分人,已经有些看懂了。
  大秦,嬴政立于高台之上,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身边的臣下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记录着。
  到了这时候,嬴政已经放弃了对于那些名词的理解,而是专注于设备本身。
  ——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联!
  在自动屏蔽复杂信息之后,看着动画的蒸汽机的运转,反而觉得流程更加清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