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张瑄的预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国忠心里冷笑,嘴上却沉声道,“陛下,张瑄大军镇守潼关阻抗安禄山叛军主力,此刻怕是鞭长莫及了。”
  杨国忠有句话还没好意思说出口来,“还是继续逃吧,现在看来,逃回长安,倒是安全一些。”
  李亨无语。
  公孙良这个时候犹豫了一下,又躬身施礼轻轻道,“陛下,最近臣听说,张瑄病体沉重主动上表陛下请求退隐,不知是真是假……”
  公孙良这话一出口,杨国忠的脸色就变得很精彩。
  张瑄被皇帝逼迫要辞官退隐撂挑子的事儿,早已传播得沸沸扬扬,但皇帝这里却还是莫名所以。
  李亨愤怒地挥着手,“胡说八道!胡说八道!速速传诏张瑄,朕不管他是真病还是假病,都不得擅离职守。若是丢了潼关,朕要他的脑袋!”
  李亨有些口不择言了,甚至爆了粗口,大失皇帝体面。
  李亨霍然起身,大声道,“传朕的旨意,命杨涟率军死守陇朔边防,防御吐蕃,不得让吐蕃人进犯我疆土半步!同时号令陇朔各州军马,由张巡统率抗拒史思明叛军进犯!”
  “朕明日便与满朝文武南下回师长安……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了!”
  李亨拂袖而去。
  他身边的掌令太监赶紧呼喝了一嗓子——“陛下退朝!”
  ************************************
  潼关。
  一直静静在府中养病的张瑄,终于还是在诸将的拜求下升堂议事了。
  听闻吐蕃攻陷吐谷浑故地,唐军惨败昔日辉煌的战果化为泡影,张瑄忍不住拍案而起,当众骂出声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至德元年的年末,呼啸的西北风掠过潼关的关墙,发出巨大的声响。气温极低,严寒无比,而堂上尽管有两个火盆,但还是让人觉得站不住腿脚冰冷。
  封常清和郭子仪等大将的脸色都不好看。
  占领吐谷浑故地曾经是陇朔大军最大的荣耀所在,可如今这份荣耀,竟然诡异地化为泡影,岂不令人嗟叹!
  李光弼竟然守不住两宁州?封常清觉得无法理解。
  要知道,两宁州和青海一线有李光弼和杨涟的八万兵马,竟然……
  封常清等人并不知道,李光弼在吐蕃人犯边之前就被皇帝召到了灵州接受册封,远离了防卫驻地,而他手下的副将凌岚又骄傲轻敌,战术出现极大失误;而另一方面,刚刚战胜吐蕃攻占吐蕃王庭的李光弼部,心气很盛,所谓骄兵必败,大抵也不算意外。
  “大帅,吐蕃犯边,吐谷浑故地大半失陷,令人嗟叹。如今朝廷命杨涟死守青海一线,而安禄山叛军大将史思明又率军奔袭灵州——末将得到军报,陛下已经从灵州启程,回师长安了。”
  郭子仪出班大声道。
  “陛下又回长安了?”张瑄忍不住嘴角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来,声音里蕴藏着的某种嘲讽让李豫和李倓无比的难堪。
  “陛下回长安也好。”张瑄轻轻一笑,“吐蕃人进犯不必放在心上,赤柱目前没有余力犯我疆域,顶多是夺回吐谷浑故地罢了。而至于史思明,他或许能拿下夏州和朔方,但要拿下灵州,几乎不太可能!”
  “本帅早就防备史思明绕过河东进犯灵州了。”张瑄挥了挥手,“两个月前,本帅就传书回纥可汗,请回纥可汗率军驻守灵州外围,若是史思明叛军奔袭灵州,回纥军马必出兵助战。”
  “灵州有张巡在,本帅放心。”
  张瑄这话一出口,郭子仪等人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灵州不仅是陇朔的中心城池,藩镇治所,还是他们这些将领的家眷聚集地。若是灵州失陷,他们的家眷和家财必然难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