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张瑄的三个子女(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87章张瑄的三个子女
  李亨脸色一变。
  旋即摇了摇头道,“张瑄其人狡诈,他定然不会回长安的。”
  李光弼眉梢一扬,却没再说什么。其实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太可能成功的事情,但除此之外,皇帝还能怎么做?
  李亨的神色变幻半天,终于还是拿定了主意。他决定赌一赌,他就不相信,张瑄部下都是朝廷兵马,难道就对朝廷无一丝效忠之心?
  他缓缓挥了挥手道,“传旨……叛乱初定,朝中真是用人之际。册封张瑄为太师、中书令兼礼部尚书,速速回京辅朕理政,不得有误。册封楚王李豫为平叛行军大总管、李光弼为平叛行军副总管、范阳大都督,节制封常清、仆固怀恩和郭子仪部进攻范阳;颜真卿拿下虎牢关有功,赦免其战败之罪,册封其为河南行军大总管,节制河南兵马镇守潼关和河南。命张同率羽林卫速速回师长安,拱卫朕躬。”
  李光弼大喜,跪倒谢恩。
  只是李光弼心里微微有些担心,皇帝这番直接下诏夺去张瑄的兵权,让张瑄回长安任人宰割,张瑄会束手就擒吗?
  不过,在李光弼看来,皇帝的诏令公开下达,除非张瑄立即起兵造反,否则他就不能抗旨。
  而就算是张瑄起兵,李光弼也不相信,十五万兵马全部都会从贼。只要有半数肯接受朝廷调遣,受他李光弼的掌控,他未尝就没有跟张瑄一搏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若是能飞速入范阳收拢安禄山的叛将残兵,李光弼觉得自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归拢出一支强大的力量来,将来与张瑄抗争就有了本钱。
  李光弼立即出宫,率军奔驰潼关。
  而李亨的几道诏书传出宫去,向各镇而去。
  留在家里养病的陈希烈得到消息,听说皇帝竟然要公开夺去张瑄的兵权,不禁仰面长叹一声。
  李亨这是在逼迫张瑄提前造反啊!
  陈希烈已经隐隐感觉出,随着李亨和张瑄关系的恶化,张瑄篡唐已经势不可挡。而作为一个政治上的老油条,他深知张瑄的能量和手段,若是张瑄铁了心跟李亨争夺天下,李亨怎么可能是张瑄的对手。
  因此,陈希烈辞官归隐,不准备再搀和进去了。将来若是张瑄成功,他肯定还会有东山再起的一日;而万一张瑄失败,他也不至于接受牵连。
  而杨国忠知道这件事以后,在府中纵声狂笑起来。
  杨国忠倒是要看看,张瑄究竟敢不敢反?皇帝这道诏书,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将张瑄推到了万丈悬崖边上,将一把刀子横在张瑄的脖颈上——张瑄会引颈就戮吗?
  杨国忠非常期待。
  而若是张瑄起兵跟朝廷决裂,走上了安禄山同样的道路,这大唐天下可真的算是彻底乱成了一锅粥。经此兵祸战乱,恐怕天下没有十年恢复不过元气来。
  李亨的圣旨往洛阳而去。而这个时候,张瑄却命郭子仪镇守洛阳,大军就地休整,没有继续出虎牢关进攻范阳。当然,在此之前,南霁云和雷万春、李嗣业奉命率神策军、神武军追击安庆绪,先后拿下临漳等数县,安庆绪率残兵逃向河东,准备与史思明部合兵一处。
  而张瑄本人则率三千护军西进雍州,与苏扈冬、李腾空的女军相会。
  苏扈冬和李腾空保护张家家眷和张瑄身边一些心腹将官的亲眷抵达雍州,准备出潼关,去洛阳。
  其实封常清已经派军接应过来,但张瑄还是有些不放心,亲自率军过来。
  原因无他,因为崔颖和杨三姐的预产期到了,生产在即,张瑄不想出一点岔子。
  雍州城现在被张瑄控制,张家族人在雍州自然安然无恙。
  张瑄率军奔驰进雍州城门,直奔家人暂居的一座商人府邸。雍州刺史韦明勃率雍州属官迎候在府邸门口,见张瑄纵马驰来,面色凛然地迎上前去,高呼道,“下官韦明勃,拜见王爷!”
  张瑄翻身下马,挥了挥手,百余彪悍的军卒肃然下马。
  张瑄上前一步,笑了笑道,“多谢韦大人的关照,本帅家眷在雍州,给韦大人添麻烦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