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截止到现在,李定国、李岩、黄得功等人已经在青州府的皇明军事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对于基础的新式军事知识,众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并且已经全盘接受了学院中教授的新式思想,对于朝廷推行的新政、军改之策,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在众人已经是刘衍新政、军改的坚定支持者。
  所以刘衍面对如今南方各省严重缺少可用之才的局面,便将众人全部调出来做事。
  “本公给他们一个做事的平台,具体能走多远,就看各人自己的本事了。”
  对于刘衍的方略,国防部尚书田辉叙没有异议,其余众人也没有异议,财政部尚书岳明也当即说道:“属下尽快拿出一个钱粮的调配方略,并且与民政部协调,尽快征调民夫参战。”
  刘衍点头说道:“此战,朝廷大军兵分三路,西路主将为四川总兵官秦良玉,中路为湖广道总兵官李定国,东路为山东巡抚颜继祖,三支大军互不统属,各自对阵当面之敌。”
  “同时,征调国防军第十军进驻湖广道,征调国防军第十一军进驻江西道,国防军第十二军余部返回北京城驻防。”
  刘衍对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国防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就是此战的压舱石,负责在后方督阵,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参战扭转战局,此战的主力还是各地的驻防军各部。”
  田辉叙说道:“阁老的意思是,以战练兵,以此战来检验各地驻防军的训练成果,以及军改之策的真实效果?”
  刘衍说道:“正是此意!不过国防部要有所预备,给国防军第十一军发下命令,在驻防江西道的同时,要严密监控福建的动向,一旦郑芝龙有参战的迹象,国防军第十一军要立即放弃广东方向的警戒,直接向东杀进福建,围剿郑芝龙所部!”
  刘衍自然不会因为看好郑成功,就彻底放弃对郑芝龙的警觉,所以必要的准备还是必要的,只要郑芝龙胆敢参与此番的叛乱,刘衍就不介意直接出兵平定了福建。
  当然,刘衍心中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与郑芝龙开战的,毕竟朝廷的新式水师还没有建成,一旦在陆战中郑芝龙战败,一定会凭借海上优势撤到台湾,甚至是以日本、南洋、台湾为一个整体,封锁大明的东南沿海,这是刘衍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希望郑成功能够劝住郑芝龙,不要干啥事,否则就别怪本公手下无情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南北大战
  随着国防部下达了动员命令之后,李定国、吕大器、颜继祖、秦良玉等各部纷纷南下。
  四川道、江西道、浙江道、湖广道,虽然朝廷对外宣称的是三路大军,可实际上调动的却是四支大军,因为还有吕大器所部的浙江道兵马,虽然这支兵马的主要责任是监视和牵制福建的郑芝龙部,可也是一路大军。
  随着各路大军开始快速集结,装备部、财政部调集的钱粮和兵备,以及民政部调集的大量民夫也随之南下集结,天下为之震动,两广、云贵的叛军,以及“盘踞”在福建的郑芝龙,全都被朝廷以武力平乱的决心所震惊。
  湖广道,靖州城。
  在知府衙门内,湖广道总兵官李定国坐在上首,长沙营参将刘良佐、宝辰营参将高杰、永衡营参将黄得功、黄德营参将艾能奇等人齐聚一堂,除了几人之外,湖广道的其余几营兵马,并没有集结在靖州城这边,而是被李定国部署在州府、永州府、郴州一带,负责阻击广西和广东叛军的进攻,守卫主力大军的侧翼。
  此战,李定国这一路的进攻主力,便是在座几个参将手中的兵马了。一共四个驻防营,再加上李定国的镇标营数千精锐,主力大军共有七万余人,兵力堪称雄厚。
  此时在大堂上已经展开了一副贵州舆图,李定国招呼众人上前观看,说道:“诸位,本镇先说一句题外话,咱们湖广道的驻防军各部主将,都不是朝廷的核心将领,本镇原先是流寇,艾参将也是流寇,其余诸位都是原先南京朝廷的将领,咱们在朝中一些人的眼里,都是不受待见之人。”
  “所以此战,咱们一定要打出一番声势来,要让那些看不起咱们,或者不相信咱们的人彻底闭嘴,要用实打实的战绩让刘阁老知道,他没有用错人!”
  刘良佐、高杰、黄得功、艾能奇闻言心中振奋,原本众人在接到国防部任命的时候,都是欣喜若狂,可是随之当众人走马上任之后,湖广道的那些文官都是阴阳怪气,甚至有人直言不相信众人能够击退叛军,甚至还有好事者要向朝廷上书,建议朝廷要提防李定国这个“流贼余党”!
  所以李定国等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誓要以一场漂亮的胜仗来堵住所有人的嘴。
  刘良佐抱拳说道:“请总镇授予方略,此战我等定当死战!”
  “我等定当死战!”
  “好!”
  随即李定国便说道:“贵州总兵徐家明已经集结了贵州卫所兵八万七千人,以及各地土司兵五万八千人,合兵十四万五千人马。目前根据军情部提供的情报,以及各部夜不收送回来的消息显示,贵州的叛军从麻阳县出发后,先是全军分兵两路进攻,一路杀向辰州府城,一路进攻邻近的宝庆府。而后风闻我军已经集结南下,叛军便又在贵州黎平府重新会师,目前十几万叛军就在黎平府一带布防,看样子是要在黎平府一带与我军决战。”
  “所以......”
  李定国顿了顿,看向众人,大声说道:“我军的战场就在黎平府,本镇决议率主力大军直扑黎平府,扫清叛逆!”
  “愿随总镇扫平叛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