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闻言都是神色凝重,武蔵国忍藩藩主、同时是川越藩的初代藩主松平信纲说道:“那咱们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支付明国和朝鲜如此数额的钱粮?”
  酒井忠胜思索再三,最后说道:“告诉明军主将,我军可以将囤积在济州岛的钱粮物资交给他们,至于其他的,一概没有!”
  此时日军将济州岛作为大军钱粮物资的中转地,在岛上修建了不少的囤积所,钱粮虽然没有刘衍要求的那么多,但是也不在少数。
  众人听了酒井忠胜的话,脸色都变得很难看,此战日本幕府调集全国精锐出兵朝鲜,没想到一点好处都没拿到,却反而陪进去这么多的钱粮,想起来真是窝火。
  酒井忠胜看着众人的表情,说道:“诸君不要气馁!此番只要我大日本的精锐能够安然撤回国内,各藩在将军大人的率领下奋发图强,一定可以向明国讨要偿还的!”
  “嗨!”
  次日,刘衍再次受到了酒井忠胜给出的条件,此时李倧也在中军大帐内,用非常虚弱的语气询问了几句,刘衍便对李倧说道:“本公准备答应日军的条件,囤积在济州岛的钱粮分给殿下一半,如何?”
  李倧虽然心中不情愿,可是却不敢驳了刘衍的面子,只能点头答应。
  第六百九十七章 突袭济州岛
  数日之后,刘衍与酒井忠胜达成停战协议。
  按照这份协议,明军与朝鲜军撤出忠清道,向北退入京畿道和江原道一带,并且保证不会对驻扎在朝鲜国境内的日军发动突袭。
  日军则限期在十五日之内从全罗道、庆尚道撤军,并且释放所有强行征召的朝鲜仆从军及朝鲜百姓。
  同时作为赔偿,日军将放弃囤积在济州岛的钱粮补给,由明军北洋舰队负责接收。
  对于这份停战协议,后世大明的史学界褒贬不一。
  有的学者认为,当时身为数十万明军精锐统帅的刘衍过于谨慎,在占据战场优势的情况下,应该以几十万朝鲜军为先锋、数十万明军精锐为主力,不惜代价与日军在朝鲜南部展开决战。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在当时的局面下,瀚海都护府正遭遇大规模的瘟疫,西域各部因此实力大增,暗地里小动作不断,而大明的国库也因为持续的大战,以及各种大规模的投资而逐渐枯竭,在这种局面下,刘衍没有拿数十万明军精锐、以及大明的中兴局面作为赌注,与日军在朝鲜境内展开决战,是老成谋国之举,并没有什么差错。
  这两种论调自明军从朝鲜撤军之后便开始不断争执,直到几年之后刘衍率军东征日本的时候,才逐渐平息下来。
  而此时,酒井忠胜根本顾不上许多,当刘衍、李倧率领将近百万的大明、朝鲜联军向北撤退的时候,酒井忠胜立即下令日军各部向全罗道最南端的长兴府撤退,各部配属的朝鲜仆从军也立即就地解散,以节省大军的物资消耗。
  日军各部主将也率军从朝鲜各地飞速向南撤退,生怕明军会突然撕毁协议,对己方发动突袭。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朝鲜全罗道和庆尚道各处,几乎都能看到向南飞速撤退的日军兵马,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七月底左右。
  到了八月初一,酒井忠胜已经率领主帅所部五万兵马抵达了长兴府,此时在长兴府南面的港口上,大批的日本安宅船和数不清的运输船频繁进出,正在将大批的日军士兵和物资运送出去。
  “幸好!”
  酒井忠胜松了一口气,此时各部的斥候在北面数十里的范围内搜查,并没有发现明军南下的踪迹,看来明军真的信守承诺,并没有趁机发难。
  “看来明国刘衍当真是君子。不!”
  酒井忠胜心中暗道:“刘衍更是枭雄,此人明白,即便是发兵追击,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彻底击溃我军,明军一样要承受巨大的伤亡,战事也会拖延下去,这对明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酒井忠胜心中暗暗庆幸:“真是幸运啊,虽然不知道明国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终归是被我占到了便宜,否则此战日本注定战败的!”
  “不行!”
  随即酒井忠胜目光一寒,暗道:“返回国内之后,一定要向将军大人力谏,要在全国各藩大力铸造大铳,加大日军各部装备的火器数量,并且打造大安宅船,以便能够和明军相抗衡!”
  这一次虽然并没有与明军直接爆发激战,但是明军各部装备的上万火炮,以及明军之中人人披甲的精良,给日军各部主将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虽然日军各部将领有很多人都非常的骄狂,但是有一点是所有人的共识:不管明军伤亡大小,此战的最后胜利者一定是明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