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后面关于割地赔款,以及驻军、开放经商的条款,二人却不敢答应,这要是答应下来,二人可就是朝鲜国的千古罪人了!
  刘衍见二人犹豫了起来,说道:“怎么,有意见?”
  李希君纠结了许久,还是不敢说什么,李光咬着牙说道:“启禀阁老,这份条约太苛刻了,还请阁老看在先王先错后降,并且追随阁老奋战的份上,网开一面!”
  刘衍没有说话,只是冷笑着盯着李希君和李光,看得二人心中发毛。
  李光咬着牙再次说道:“驻军和赔款的事情,朝鲜认下了,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凑齐钱粮。只是割地,能不能少一点,通商的话,让朝鲜多少收些赋税?”
  刘衍脸上的冷笑也没剩下多少,眼神越发的冰冷。
  李光和李希君直接跪在地上,二人再不敢说什么,只是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这时,刘衍的声音传来:“本公也是心善,那就看在义子的面子上,赔款的数额降低到白银一百二十万两,粮食一百五十万石。”
  “至于割地的范围,以大同江为界,本公可以将大同江以南的平壤、成川、中和三地留给朝鲜国,平安道大部和咸镜道必须割让给大明!”
  “而通商之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听了刘衍的话,李希君和李光都是松了一口气,能够将平壤争取回来,也算可以给朝鲜国上下一个交代了,毕竟平壤在朝鲜人的心中,就好比南京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地位,是不能失去的。
  于是李希君和李光纷纷叩拜行礼,说道:“是,我等听令便是。”
  两天之后,年仅七岁的朝鲜新国王李澄在条约上签字画押,刘衍也代表大明帝国在条约上签字,并且盖上了大明内阁首辅印章。
  这份条约因为是在汉城王宫内签订的,所以后世也称之为《汉城条约》。
  这份条约标志着朝鲜国从此以后成为大明帝国的“输血库”,朝鲜的商业和手工业、开矿业等产业,全面遭到大明商贾的冲击,为大明帝国带来了大量的白银流入,以及大量的税收。
  同时,这份条约也标志着大明帝国开始向外开拓,将势力向外拓展的第一步!
  第六百九十九章 德川家光的奋斗
  八月二十五日,日本江户城,天守阁。
  此时刘衍已经代表大明与朝鲜国签订了《汉城条约》,消息传出来之后,明军各部数十万将士欢声雷动,随即在汉城周边开始了为期五天的休整,刘衍定下九月初一大军班师回朝。
  而德川家光却是惊怒交加,自己一手打造的五十万出征大军,竟然在朝鲜转悠了一圈,一点好处都没捞到,直接被明军驱赶了回来,而且还赔上了大批的钱粮,以及两万多精锐足轻士兵。
  这样的局面对于幕府来说,是非常动摇威信的,对于德川家光来说,也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于是一场关乎日本命运的会议,在天守阁内将此番出征朝鲜的将领全部召集起来议事。
  山城淀藩初代藩主永井尚政,丹后国宫津藩初代藩主内藤忠重,幕府大老、若狭国小浜藩初代藩主酒井忠胜,将军府老中松平信纲,武藏国忍藩藩主阿部忠秋,亲信家将堀田正盛,小姓组番头太田资宗,亲信家将阿部重次,武蔵国忍藩藩主、同时是川越藩的初代藩主松平信纲,下野国壬生藩藩主阿部忠秋等人纷纷赶来。
  众人已进入天守阁正殿内,就看到了德川家光铁青的脸色,众人心中都是暗暗叫苦。
  当众人落座之后,德川家光便冷声说道:“此番出兵朝鲜,乃是我日本进军大陆的第一战,可是结果却令人难以接受,难道明军当真如战报所言,是那样的难以战胜吗?”
  说完,德川家光的目光便看向此番领军主帅酒井忠胜。
  酒井忠胜“嗨”了一声,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此番我率军在砺山城与明军对峙,原本是准备在此处与明军展开决战,一战定胜负!”
  “可是当我和诸位见到了明军的军容之后,便立即收起了决战之心,而蒙生了退意。”
  德川家光问道:“为什么?你们都是日本最勇猛的大名,是日本人的骄傲,难道都被明军的军容给吓住了吗?”
  酒井忠胜老脸一红,随即低头说道:“嗨!我们正是被明军强大的实力所震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