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庆和帝话一落,总管太监立马领命跑了出去,只看圣上的脸色,他就意识了事态的严重,丝毫不敢耽搁。
  “父皇和众位大臣有要是商议,儿臣就先告退了。”即使心里谋划了很久,即使他心里有各种应对灾情的想法,他此刻也必须告退。皇长子的身份尊贵,但也敏|感。
  庆和帝却没有立即同意,转身看着儿子问道:“农书上的内容是你发现的?”
  “……是。”赵永泽心里闪过很多种说法,但最后只答了这一句。
  庆和帝脸色稍稍好看了一点:“既然如此,你也留下来听听。”
  拒绝和同意两种想法瞬间在脑海里博弈了几十次,赵永泽还是恭谨的领命了。
  不久,总管太监就领了四个穿着补服的大臣过来。
  四个大臣还要行礼,就被庆和帝阻止了:“免礼,永泽说一下你发现的事情。”
  赵永泽以为他只是个旁听的,没想到还要让他说,也不怯场,当即把农书上的内容和这段时间的天气异常说了出来。
  本来还有老臣在隐晦的打量评估皇长子,但皇长子的话一出,他们就知道被叫过来的目的了。
  “你们就都没有发现天气异常?”庆和帝像是很随意的问了这么一句。
  几个阁臣听了俱是心中一跳,工部尚书是农家出身,这时必须得站出来了:“微臣今日便感觉天气不对,但不敢确认,已经命人去翰林院找农书了,想着确定了就禀报陛下。”
  总管太监立即命人去翰林院取书。
  庆和帝又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三位。
  “微臣惭愧,实在是没有研究过农书。”
  “微臣老迈,感受不到细微的天气变化了。”
  “风调雨顺十多年了,微臣确实没想到……”
  赵永泽想,这些大臣应该确实不知,毕竟他们任上出了大灾,对他们名声地位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没理由隐瞒。
  庆和帝挥手打断了几人的话:“直接说应对方法。”
  春天冷,导致作物歉收。这个问题在这个靠天吃饭的时代,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但阁臣就是阁臣,即使心里没底,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
  “先要提前准备好赈灾粮,以备不时之需。要把贪官污吏整治一遍……”
  赵永泽见半天都在说灾后的事情,没人提出减轻灾害的方法,不由仗着年纪小开口了:“既然粮食是怕冷长不好,就种不怕冷的啊?”
  “哪有这么简单,殿下你不知道……”老阁臣还没说完,就被工部尚书打断了:“殿下这方法可行!”
  老阁臣顿时被噎住了,脸红着有些下不来台:“哪里有春天耐寒的作物?又怎么说服百姓改种没种过的粮食?”
  “有了方向就很好了。”工部尚书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后,又一本正经道:“我们大庆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肯定能找到耐寒的作物。”
  第27章 谶言
  自阁臣翻出所有农书和以往历朝的灾年记载时,就再不敢心存侥幸,全力为对抗来年的灾情做准备。
  天灾从来都不是小事,在确定了‘大寒不寒’的地区时,所有阁臣更是心惊,各自发动手下的幕僚寻找减轻灾情的方案,最后又在御书房商讨了几次。
  这几次的商讨,赵永泽也在旁听,这时没有人再因为他年纪小,就轻视他的话了。不过赵永泽见这些阁臣还是很有能力,制定的方法也很详备,便不再插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