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再把其他的田垄也看了。”刘珍儿看着几乎无垠的田庄坚定道,她需要更为详尽的数据。
  之后,一行人走走停停,刨土数芽,就这样忙了一上午。结果很不乐观,出芽率平均下来居然只有十之四五!
  老管事见刘珍儿的脸色越来越差,不由小心道:“女史不要急,这已经很好了,要知道就是春天下种,都有一半的地是要补种的,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我知道,你们都尽力了。”刘珍儿点头,但还是忧虑不减:“只是这样的话,朝廷要把这些作物在大庆全境推广,怕是种子不够啊。”
  老管事种这些地都拿出了浑身本事,再让他提高出芽率也是无能为力了。
  “种在屋里的那些出芽率的很多。”这时,一个汉子突然开口,见所有人都看着他,才开始补充道:“我看那些种的浅的,好多都生根了。”
  刘珍儿立马道:“走,我们去看看!”
  每个屋里都烧着数量不等的炭盆,一进屋,刚刚觉得有些冷的人,一下子就暖和了起来。
  屋里虽然也分了田垄,但因为是要移植出去的,所以种的很密。稍微挖开一看,里面果然生了很多雪白的须根。
  刘珍儿蹲下仔细看了一下,生了根的比率达到了十之七八!
  看来温室育种的方法还是可行,刘珍儿的心里放松了些,又把每个房间都巡视了一遍。虽然结果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有十之七八。
  刘珍儿立马吩咐敬忠:“回宫把这个事儿禀报给殿下。”
  据刘珍儿所知,不光是她所在的这个庄子在试种。其他很多王公大臣也在家里试种,就是户部官员,下朝之后也要去帝籍田观察试种这些作物。
  现在她这里有了进展,得快速回禀殿下甚至陛下,让户部官员也改进育种方法,免得浪费时间和种子。
  敬忠得了命令,立马坐了马车回宫。
  这边,刘珍儿继续和老管事讨论,室内的苗如果长好之后,该怎么移栽。
  移栽时,再小心,都难免会伤了根,再加上室内外的温度差异,移栽的苗成活率也是个大问题。
  “女史,你不是说过枯叶和蚕沙也能增肥吗?”老管事又道:“我发现枯叶虽然比不上厚草,但也能保暖,到时候在田里多加几层草枯叶就行了。”
  “确实,枯叶多了也能保暖。”听到有方法解决,刘珍儿的心情好了些。
  老管事点头,又有个精瘦的农人道:“我看女史大人盖了草在田上,阻隔了本该打在土上的霜,让种子出芽多;移栽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往上面盖草。”
  刘珍儿凝神细听,仔细分析这方法的可行性。
  “盖草?怎么盖?把苗压断了怎么办?就算压不断,它见不到太阳怎么长?”见女史大人真的认真听他们的意见,一下子所有人的心都热了起来,参与了话题,讨论的热火朝天。
  那个精瘦的汉子脑子转的飞快:“屋子里的那些种子出芽的多,不就是上面盖了一层房顶,四处不透风,保了暖吗?在外面也可以这样干!”
  “这怎么干?!你还能在这么大一片田上修座房子不成?”其他人都不相信。
  那精瘦的汉子笑的很自得:“当然不用修房子了,小苗才多高?”
  “你的意思是搭一个小棚子?”刘珍儿灵光一闪,猛地想到了蔬菜大棚。
  精瘦的汉子惊了一下,眼神中满是敬佩:“还是女史大人懂得多,我的意思就是搭一个矮棚子。”
  “可,这么大一片地,只是搭棚子也要花很久吧?”先不说用草搭在棚子上能不能保暖,先说把这么大一片地搭成棚子,都是个大工程。
  老管事现在也反应过来了:“草不重,用竹篾弯插在地里就可以撑起来。”
  “你们先示范一下?”老管事说了半天,刘珍儿心里还是没有概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