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靖侯老夫人心领神会,只笑道:“过年前蕙丫头才回过王府,回来才说你也怀上了,我正和安富侯夫人一个想法呢,这要是你怀上了,谁来给蕙丫头接生呢?”
  丫鬟只扶着刘七巧坐了下来,又上了一杯茶,众人才都坐定了下来,刘七巧便开口道:“当着这么多老太太的面,七巧便不拘谨了,只问一问各位老太太的看法。”
  众人素来知道刘七巧古灵精怪的,也不知道她要说些什么,便都带着几分期待,开口问道:“七巧你倒是别卖关子,先说说看。”
  刘七巧便道:“如今大户人家的太太奶奶们生产,少不得要找好的稳婆上门,还要找好的奶妈上门,一早就候着,可若是稳婆不给力的,生孩子的中间出了什么小差错,便是请有能力的人去了,只怕到了的时候,也都来不及了,说句实话,这大出血死的人,不过也是半柱香的功夫。”
  众老太太听刘七巧这么说,纷纷点头称是,便是年轻一点的精忠侯夫人,也只开口道:“少奶奶说的很有道理,很多人就是救治不急,才死的,其实若是当时有个大夫在身边,没准也就不会死了,稳婆毕竟只懂接生,病不懂怎么治病。”
  而且其中还有一点,也是刘七巧觉得大多数情况下至少能做到的最坏情况,那就是一尸两命。在现代一尸两命是很少的,医生总能想个办法,保住大人小孩其中的一个,而且这种情况往往是在大人小孩两人都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完成的。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像以前刘七巧家在顺宁路上的邻居家张嫂媳妇,那就很明显是健康的孕妇,健康的孩子,就因为吃了子满堂,再加上接生的失误,差点儿就导致了一尸两命。
  “那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接生服务,那边有稳婆,有大夫,且设施就跟家里头没什么区别,可以让产妇住在那边生产,也可以一直住到月子结束,若是你们家里头孕妇,你们愿意送她过去吗?”刘七巧接着问道。
  正巧眼前的安富侯夫人和安靖侯老太太家里都有孕妇,问她们这个问题,那是最好不过的。
  众人见刘七巧最后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也微微发愣了。安富侯夫人便问道:“有什么地方能比家里头还好?家里头一呼百应的,丫鬟老妈子一堆,若是出门,少不得还要搬箱捣柜的,怀了孩子的人,是不能搬家的,这是老例了。”
  其他两个老太太听了这话,纷纷点头称是,倒是精忠侯夫人拧眉想了想道:“我倒是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家里虽然前呼后拥的,可丫鬟和老妈子谁都不是大夫,若是出了点什么事情,少不得又要去请大夫,这来来去去也少不得要一个时辰,若是小事情还好,若是大事情,等大夫来了,只怕尸体也凉了。”
  安靖侯夫人说着,只继续道:“诚国公府三房三少奶奶的孩子,就是月子里呛奶死的,等大夫赶过去的时候,小孩子都已经没气了,这要是大夫就在身边,万万出不来这种差错的,不然他们家三房三少爷还能有个遗腹子,这会儿什么都没了。”
  安富侯夫人闻言,只挑了挑眉梢道:“她们家三房两个寡妇,如今又多了一个从小就克死了父母的,倒是凑一块儿了。前几日诚国公府的老太君做寿辰,我瞧见了那从山东来的小丫头,长的那叫一个标致,不过大概也是长的太好看了些,所以从小就克死了爹妈。”
  刘七巧听见她们几个又聊起了八卦来,深怕她们把话题给带走了,只又开口,接了精忠侯夫人的话道:“就是这个问题,多少小孩子因为家里头人没带好,月子里就死了的,又有多少夫人、太太因为没坐好月子,落下一生病根的,产后这一个月,对于产妇和孩子来说,那都是尤为重要的。”
  刘七巧说着,便从怀中拿了一本小册子出来,递给了安富侯夫人的丫鬟。这是杜若誊抄的她写的《产妇坐褥期照料指南》,上面写了很多产妇产褥期照料的注意事项,还有一整套完整的照料指南,是刘七巧从金陵回京城的路上,在船上整理好的。
  安富侯夫人翻开书本瞧了两页,她原本只是随意的看了肯,可等她多看了几页,忽然就有了兴趣,只开口问道:“怎么你这上头写老母鸡汤都不能喝吗?这不是最补身子的吗?产后虚弱,喝母鸡汤自然是最好的。”
  刘七巧便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孩子生下来自有奶妈喂养,自己有没有奶水也是无所谓的,所以喝老母鸡汤也无所谓,还能好的更快些,可有些稍微一般的人家,是要自己喂养孩子的,若是喝了老母鸡汤,奶就会少,得喝公鸡汤才行。”刘七巧说着,只又继续道:“其实我倒是希望少奶奶们生了孩子,头几天能自己喂一点,虽然头几天自己身子没什么力气,喂奶可能会累一些,但是头几天的奶,那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我们选奶妈的时候,也会去瞧她下奶的色泽,若是奶水太稀的人,只怕我们也看不上,可其实每个人的奶水,在不同的阶段都是会有改变的,产妇刚生完孩子那几天的奶,是最好的。”
  这一点刘七巧原本以为几位老太太未必能想明白,没想到安靖侯老太太倒是知道的,只开口道:“这一点我懂,刚生产那几天的奶叫初.乳.,我年轻时候得过一场病,快病死的时候,当年杜老太医还在,给我开了一副药方,又命人说每日要喝一碗牛初.乳.,我病歪歪了整整一个多月,这才稍微好了些,后来我家的孩子,我都给他们喝牛.乳.,我家在京郊有个庄子,别人家用来种地,我家就用来养牛,为的就是每日能有牛.乳.喝。”
  “就是这个道理,老太太果然是懂的,其实人和牛的初.乳.,说起来道理是差不多的,最开始那几天最营养,若是不给孩子喝,那才糟蹋了呢!”刘七巧是个母.乳.喂养提倡者,虽然她到时候还是会找一个奶娘,不过她主要还是怕自己这刚刚长起来的小馒头不能满足将来娃娃的口粮==。
  安富侯夫人听到这会儿,也有些明白了,便只非常言简意赅的问道:“七巧,那我只问你这一句,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地方,你会在哪儿看着吗?杜太医也会在哪儿?”
  刘七巧见安富侯夫人的思想有些进步了,只急忙回道:“我自然会去看着,我原本是想着有空的时候,将杜家的那些稳婆都集合起来,好好的培训一番的,只是如今怀了身孕,也经不起这么累了,但若真的有那么一个地方,那边定然不只只有一个稳婆,而且是很多个稳婆;也定然不止只有一个大夫,而是好几个。”
  刘七巧顿了顿,只继续道:“上回给安富侯少奶奶治好病的胡大夫,自然也会过去的。”
  ☆、264|5.16|
  众老太太脸上的神情由一开始的略微怀疑,变成了现在稍稍有些淡定。安靖候老夫人又道:“七巧你的想法不错,可是大雍从来没有这个惯例,哪有生孩子去别人家生的?况且月份大了,自然是不能舟车劳顿的,万一路上出什么事情,生在路上可就不好了。”
  刘七巧知道老太太们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但是至少可以让她们慢慢接受起来,也没着急。刘七巧正想再说几句,那边杜老太太倒是先开口了,孙媳妇想这事情,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但是作为自家人,她还是要积极响应的。
  “舟车劳顿是不太方便,可是路上出意外的几率,总是比生产时候出意外的几率小一些的,若是生产时候出什么意外,那可就不得了,我觉得七巧的想法挺好的,若是能在一个稳婆众多,又有很多大夫的地方生孩子,别说产妇,就是家属心里头也放心很多。”
  精忠侯夫人只端坐在一旁又听了半刻,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才很赞同的开口道:“老夫人说这句话极是,其实我生孩子那会儿,就是心里头害怕,其他也没什么,偏生那时候没有人能帮得上忙,虽说稳婆和丫鬟们都是极好的,可终究没有大夫在身边时候那种放心,若是我再生第二个,倒是想少奶奶说的地方试试的。”
  产妇本身生产的时候,就是处于一个极度害怕的阶段,这时候有专业人士在身边给她安慰和鼓励,那是最好的良药。就比如陈尚书家少奶奶生那一胎的时候,若不是刘七巧一直再那边鼓励她,只怕她也是坚持不下来的。
  安富侯夫人想了想,只开口道:“七巧这是打算开医馆了?以后就不上门给人接生了吗?”安富候夫人只端着茶盏轻叩杯盖,扭头瞧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杜老太太道:“老姐妹,你这个孙媳妇不光会接生,还会做生意呢,我这会儿想了想,就凭她这送子观音的名号,只怕到时候想去她那儿接生的人也不会少的。”
  刘七巧闻言,只哈哈笑了起来道:“我算什么送子观音,胡大夫才是有本事的,我不过就是一个接生婆而已,且这事情我也只是拿出来问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少说也要等我这一胎生了下来之后才有空闲的。”
  杜老太太连忙点头道:“就是这个话,如今你可什么都不要再管了,我也不让你管,你连家务都放下了,要是再来操心这事情,我可就不同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